联系我们
地址:庆市川区道(原双竹镇)
13983250545

信:ycsh638

QQ:469764481
邮箱:ycsh6318@163.com

鱼类的适宜水温与水生经济动物的关系

发表时间:2025/07/17 10:32:04  来源:西南渔业网  作者:梁洪  浏览次数:35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讲水产里的故事,用养殖人的语境,给你送来一个真材实料的匠心精品文章!

用养殖人的语境,让你在短时间内享用一份精品!

水生经济动物基本是属于变温动物,它们的体温随着水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与恒温动物相比,水生经济动物的生热过程缓慢,生热数量较少,而且水温的增减,很快通过皮肤中的微血管和鳃血管传播到全身。幼鱼的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得更快,对温度变化的反应更敏感。

一、鱼类的适温

绝大多数鱼类体温较水环境温度略高0.5~1.0℃,只有极少数海洋鱼类,比如金枪鱼、鼠鲨类能保持比水温高得多的体温。在水温为6~30℃的范围内,大型蓝鳍金枪鱼的红肌温度可保持在26~32℃,成为维持游泳能力的能源,这种热量是由脂肪转化提供的。金枪鱼这种维持保温的能力与红肌中具有动脉和静脉形成的“血管网丛”有关,它是防止身体热量散失的屏障。还有少数鱼类比如鲈鱼、太阳鱼等,在受到外部的惊吓时,体温也略微升高。

不同的鱼类能在极其不同的水温中生活。美洲的斑鳉鱼是栖息在温泉中的小鱼,能够在52℃的水温中生活。鲤鱼、鲫鱼、乌鱼能够忍受0℃的环境,它们在外界结冰的情况下,只要体液不冻结(血液的冰点低于水)就能成活。

(图源:世界不能没有橘子小狗)

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鱼类对温度的变化具有适应性,不同种类具有不同的适温幅度。鲤鱼、鲫鱼在水温0~40℃时能生存,称为广温性鱼类,因此分布地区也较广泛。冷水性鱼类和一些热带鱼、亚热带鱼类对水温的适应范围较小,称为狭温性鱼类。例如,鲑鳟鱼类在水温超过20℃时就不易生存,鲮鱼在水温降至7℃左右时会陆续死亡,因此,它们的分布范围受到限制。

一种鱼类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对水温的适应性也有差异。鳟鱼的成鱼虽能在0~20℃的环境中生活,但它们的卵只能在0~12℃的环境中发育。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也是广温性鱼类,但它们的卵和鱼苗在18~25℃的水温幅度内才易成活。

由于各种鱼只适应在一定范围的水温中生活,因此,鱼类的分布随地域而异,也随着季节更迭而变动。一个地区的鱼类品系组成与该地区的温度条件有关。

动图

二、水温与水生经济动物的关系

水温的变化对鱼类各个生活周期的影响很大,水温是鱼类与非生物环境条件关系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水温与水生经济动物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水温与摄食和营养

许多水生经济动物,特别是生活在温带的水生经济动物,摄食强度存在着季节变化,这与相应的气温、水温的变化密切相关。比如温带地区的鱼类在夏季强烈摄食,冬季停止或显著减低摄食强度。

鳡鱼在冬季月平均水温为4.7~9.1℃时仍就摄食,但食量仅占其体重的3.2~4.9%,而春末夏初水温升高到22.7~30.6℃时,多数个体强烈摄食;鲫鱼在水温达到8℃以上时开始摄食;体重600克的石斑鱼在28℃的水温条件下,摄食速度和日粮数量要比19℃时多一倍。

许多水生动物的摄食活动随着四季外界温度的变化而相应增减。罗氏沼虾的最适摄食温度为24~30℃,当水温下降到16℃时停止摄食;中华鳖的最适摄食温度为25~30℃,20℃以下或34℃以上时食欲下降,15℃以下停止摄食,10℃以下进入冬眠状态;牛蛙的最适摄食温度为24~30℃,当水温低于10℃以下时开始冬眠。

由此可以看出,水生经济动物摄食量的变化,实质上是水生经济动物对饵料的消化、吸收、代谢速度快慢的反应。比如鲤科鱼类的消化率在16℃时为73.9%,当水温上升到22℃时,消化率增至81.8%。另外,多数水生经济动物与陆生恒温动物不同,每年有停食或减食时间,体内贮存的营养物质有面临耗尽的可能。

2. 水温与生长

水生经济动物的生长快慢有各自的特点,但就同一种类来说,在适宜温度范围内,生长快慢与水温有关。生活在平均水温较高的水域中的暖水鱼类,其生长明显快于生活在平均水温较低的水域中的鱼类。比如长江湖口地区的二龄和三龄青鱼,在自然状态下平均体长可达331厘米和582厘米;而黑龙江流域的同龄青鱼,其平均体长只能达到110厘米和230厘米,生长显著缓慢,这与两地区的全年平均气温分别为8℃左右和2℃左右有关。

水温对生长的影响,根本的原因还是与摄食和营养有关。水温较低的地区,食料生物大量出现时期较晚,持续时间短,因而鱼类的肥育季节短促。当然,水温控制着水生经济动物的代谢强弱,影响摄食的数量,而生长快慢与摄食多少有直接关系。例如,生长在海南的鳖不会进入冬眠,而生长在四川的鳖一年中有近1/3的时间在冬眠,有近半年的时间不能正常摄食生长,因而在四川养鳖的效益远远不如在海南养殖。

3. 水温与繁殖和发育

水生经济动物的繁殖都有季节性,说明它们的繁殖活动与温度变化密切相关。例如,草鱼、鲢鱼、鳙鱼和青鱼等四大家鱼,只在春季水温达到18℃左右时才开始产卵繁殖;大马哈鱼的产卵水温则在12℃以下。一定的水温对鱼类产卵是一种刺激,不过春季产卵的鱼类要求升温,秋季产卵的鱼类则要求降温。又如,发情交配时的气温为20~32℃;中华鳖只有当水温上升到20℃时才发情交配,交配后两周雌鳖开始产卵;性成熟的中华绒毛蟹(河蟹)在每年的12月到翌年3月,水温在5℃以上时才在咸淡水中发情交配。总之,各类水生经济动物的繁殖都受水温的制约。

水温对水生经济动物的发育有非常显著的影响。在天然条件下,水生经济动物的胚胎发育效果与当时的水温是一致的,过低或过高都会延缓发育速度或使发育停滞。例如,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类水体中均产的鳤鱼在水温为25.6~29.1℃时,孵化时间为12小时35分,在18.7~23.8℃的水温条件下孵化时间加倍;草鱼苗在水温16.1~23.0℃的条件下,13天后体长只有8.3mm,而在水温23.6~26.0℃的条件下,只需要3天就可以达到这一体长;卵孵化出一个幼体所需的积温为36000℃·h(度·时),即水温(气温)30℃的条件下约需50天,如温度为25℃时,则需要60天(鳖卵的最佳孵化温度为28~30℃)。

以上实事说明,水生经济动物的生长、发育都必然受到水温、气温的严格制约,也就是说,温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水生经济动物生长发育效果的好坏。

在一些鱼类的早期发育阶段,水温的急剧变化,即使在适温范围内都可能造成死亡。培养在鱼缸中的鳡鱼和鳤鱼的健康鱼苗,当水温由20℃猛升到25.6℃时,4~5小时后即全部死亡;同样条件下草鱼苗和鲢鱼苗则可忍受,没有死亡现象。这说明不同种类的鱼类对水温的反应不同。因此,养殖业中的苗种在转运、换水时,必须十分注意水温的控制,使温度差不致过大,水花鱼苗不得超过2℃,苗种不得超过5℃。

4. 水体的温度与气温有一定关系

通常情况下,气温会影响水温,气温越高水温越高,如图1所示。在一年中平均气温高于平均水温,如图2所示。

图1 某水体某年气温与水温的关系

图2 某水体年平均气温与水温的关系

5. 水温通过影响其它环境因素给养殖业带来有利或有害的影响

水温的重要性不仅表现在对水生经济动物的直接影响上,还表现在通过影响水中各种物质的分解速度、各种水生生物、水生微生物的生活活动,对水生经济动物形成有利或有害的环境条件。

例如,水温较高时,水体中的有机物质分解速度加快,水质易肥,水体中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快速生长繁殖,为水生经济动物提供更多的天然饵料,这是有利的一面;但这时各种病原微生物、水生昆虫等的活动加强,往往又是疾病的高发季节,形成有害的一面。

6. 同一水体不同深度水温不同

经测定,同一水体在不同季节不同水层,其水温有所不同。在最热季节,水越深温度越低,越浅温度越高;相反,在最低温季节,水越深温度越高,越浅温度越低。

作者:梁洪

(备注:知乎号"渔人刘文俊"欢迎您的光临!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不标题党。本文内容和图片大多来源于网络资料,如有异见请告知,欢迎指正和留言讨论,如有不同见解或者内容补充请私信或留言或评论分享!)

声明: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上列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本站所发布文章为原创的均标注作者或来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许可转载的请注明出处。本站所载文章除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站(可搜索)"养鱼E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一线"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电脑网址: http://www.yc6318.cn 地址:重庆市永川区卫星湖街道  手机网址:http://m.yc6318.cn
重庆市永川区双竹渔业协会,重庆市永川区水花鱼养殖专业合作社,重庆市永川区丰祥渔业有限公司

本站微信:ycsh638,QQ:469764481,邮箱:ycsh6318@163.com

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所载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E线"微信公众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一线"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ICP备案/许可证号渝ICP备2020014487号-1

渝公网安备50011802010496号

诚信共建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