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地址:庆市川区道(原双竹镇)
13983250545

信:ycsh638

QQ:469764481
邮箱:ycsh6318@163.com

高洪波告别荣昌:60岁厅官的“网红”修炼记

发表时间:2025/10/14 07:58:20  浏览次数:19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讲水产里的故事,用养殖人的语境,给你送来一个真材实料的匠心精品文章!

2025年5月22日,在重庆举行的第七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重庆市荣昌区委书记高洪波在宣传荣昌特产。(视觉中国/图)

2025年10月12日,60岁的高洪波正式卸任重庆市荣昌区委书记一职,履新重庆市政协联络委员会副主任。

离别早已注定,年初,他已任重庆市政协常委。

离开前,高洪波毫无意外地出现在短视频里。天还未亮,他戴着头盔、一身骑行服,扶着车站在荣昌区政府大楼前说:“我从 2019年12月30日到荣昌,到2025年10月12日,正好2112天。今天我骑自行车离开荣昌,开启我新的生活。”

前一日,高洪波用晨跑向荣昌作别,跑了10.11公里,以记录离任日期10月11日。这天,据官方报道,荣昌区原任区长万容已接替他出任区委书记。荣昌区委副书记廖传锦,也已公示拟担任区长人选。

在荣昌当地干部看来,领导班子的稳定交接,是对荣昌打造网红经济的肯定。

而网红经济的打造和高洪波密切相关。

2025年4月,草根网红“卤鹅哥”林江蹭外国网红“甲亢哥”的流量回到荣昌后,高洪波随即策划了系列官方行动,让荣昌持续“出圈”——这个位于重庆市最西端,常住人口只有六十余万人的小城,在今年“十一”假期前 5 天,接待游客突破 150 万,同比增长 16.76%,再创新高。

实际上,自今年初以来,网上就开始流传关于高洪波的一系列视频。“开这么多药店干什么,把药店管起来”,让民营企业家坐上主席台中央,喊话公职人员带头消费,这些言论有的赢得网友叫好,有的一度引发误解甚至批评,异议者中不乏本地干部。

高洪波对此的反应是:“我只能说干部对网络还是太谨慎了。”

正是在这种普遍“太谨慎”的大环境下,高洪波用自己下场、带头示范的方式,发动、动员下属和当地自媒体人士,践行他蓄积已久的理念。这是一次艰难的尝试。但高洪波似乎成功了,因为荣昌火了。然而,自2025年6月底,他带头下馆子冲上热搜后,网上关于他的视频少了许多。

如今,当再次引发全网关注时,主政荣昌3年多的高洪波已转身离去。

“真懂流量”

相比于五一、端午期间的风风火火,到了荣昌文旅最热的“十一”假期,高洪波很少露脸、喊话,游客的视频里也难觅其踪影。

在“荣昌发布”的官方公众号里,他最近一次成为新闻主角是9月23日,他和时任区长万容调研水污染防治工作。

高洪波乐见其成。2025年6月底接受南方周末记者专访时,他就说:“荣昌最大的IP不是他‘卤鹅哥’,也不是我高洪波,是荣昌人,也是荣昌城。”

直到这次骑行告别,高洪波才重回大众视野。事实上,骑自行车离开荣昌,并非他最初的打算。据了解,高洪波原本想用车把自行车拖回家,但车身太大且无法折叠。为避免折腾,他索性直接骑回重庆主城区。

不出意料,这个行为又拉来一波网友关注,叫好的调侃的,各种声音都有。

五个月前,2025年5月12日,南方周末记者初次见到高洪波,这位个头高大、眼袋浮凸、声音略显嘶哑的区委书记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们可别恶意解读我。”

随即,他转身对着身后的宣传部副部长高声道:“我最近又被网暴了。你们得出来解释、要回应。”

起因和一段他在年初公开会上的讲话有关。视频中,他对当地“药店扎堆”的现象向干部们发出拷问,“药店十家,健身房只有一家,开这么多药房干什么?”紧接着说“要把药店关起来”。不少网友在评论中斥责高洪波霸道,一句话就让商家关门。

“我说的是‘管起来’而不是‘关起来’。”高洪波解释,“有些药店骗医保被我们查到了,你说该不该管?我普通话不标准,哪能把读音分得这么清楚嘛。”

年初的曝光让高洪波和荣昌小有名气,但尚未彻底出圈。

到了2025年3月底,荣昌人林江带着卤鹅从重庆前往成都,在成都站成功投喂“甲亢哥”后,一路追随,从成都到重庆,再到香港,由此一跃成为全国皆知的“卤鹅哥”。

去香港前,林江跟荣昌区委网信办、区商务委主要领导都发了微信。“然而,区文旅委一条有关我的视频都没发过。”林江觉得,官员们对流量仍不够敏感。

更大的背景是,荣昌全力打造网红经济、孵化自媒体达人,要求“每个干部都成为网络发声者”已持续了两年。

在泼天流量面前,保守可以预见。此时,高洪波也在观望,但更多的是一种等待,等待一个契机的出现。

时机来了。当林江因衣着夸张、露脸太多、投喂蹭流量遭遇网暴时,荣昌的文旅部门在社交媒体上被网友频频“艾特”:卤鹅哥是替荣昌宣传,“荣昌文旅在哪儿?”

高洪波下决心接招,事后他总结这一招为“顺势而为”。他回忆,那时区主要领导都在外出差。四大班子“一把手”中只有他在荣昌。

“他是否和区长或其他班子成员商量,我不知道。”荣昌区委某常委当时也在外考察,“如果自己在,虽有风险,但也会支持。”

高洪波给林江打去电话,安慰他不要怕,并派出一个7人小组,带着卤鹅、麻饼、花椒鸡等特产奔赴长沙,充当林江的现场后援团。

7人小组的人员安排颇有讲究。“去的人中公职人员极少,领队也并非公职人员,是当地网商协会的一个负责人。”当地一位干部向南方周末记者透露。

新的挑战随之而来:林江爆红带动卤鹅销量倍增,几位卤鹅企业老板提议要举办仪式欢迎林江回家,党委该如何表态?

起初,林江与后援团订了从长沙直飞重庆的机票,老板们说要去接机。高洪波有更深层的考虑:“几十个人举着牌子跑到江北机场,影响不好。”于是让他们退掉机票,换乘两站高铁回来。

高洪波原本打算也去荣昌北高铁站。下属劝他,现在情势不明,网上也有人还在骂林江,上面也未表态,建议他别去。他采纳建议,也没派任何一位领导干部去。

“我并不是怕。如果要去,也没人能拦我。”高洪波考虑到,他如果去了,聚光灯下全是自己,岂不是抢了林江的风头。

但当天晚上,高洪波用一顿火锅犒劳了回到荣昌的林江,并用自己的专车送他回家。

接着,荣昌区领导班子在“顺势而为”后,祭出第二招“借势而上”,轮番出镜,和林江一起直播。直播间里,高洪波喊话全国网友:欢迎到荣昌来旅游,停车场免费、公交免费、景区门票也免费。几日后,他又宣布五一期间开放机关食堂接待游客。

“高洪波是真懂流量。”一位熟悉高洪波的下属如是评价,他心中早有了这些主意,但不会一股脑全部抛出,而是随着流量起伏变化,慢慢放“料”。

“让事实来说话,用结果来证明”

曝光越多,压力也随之而来。

有系统内部的,有区里老领导给高洪波发消息“木秀于林”,刻意不提后半句“风必摧之”。

也有外部的,“五一”期间荣昌区开放机关食堂,第一天午饭就吸引三千多名游客就餐。“大V”胡锡进发了条微博,说网上对政府“挤占民间餐馆生意空间的质疑,是值得政府倾听的”。

这些质疑高洪波看在眼里,他的态度是“不争论”。“有争议并不意味着否定。干部如果思想都保守,怎么可能创新?”

在他看来,不可能一个事情所有人跟你看法一致。“最后让事实来证明,我们做得对不对。”

这并非高洪波第一次面临舆论质疑。

2025年1月,高洪波在荣昌区经济工作会上喊话全区公务员,“要带头消费、带动消费、带领消费”。

他的这番言论,此前并未在领导班子会上吹过风。前述区委常委事先不知情,但并不意外。“像这样的话,他不时就来几句,大家都习惯了。”

会后,融媒体中心制作了会议的同期声切片。视频上了热搜,点击量迅速破亿,批评声不断。有人说这是变相鼓励公款吃喝,也有人“阴阳”公务员福利好。还有网友紧盯高洪波的衣着配饰。

过高的曝光引发上面关注,让区里注意风险预警、管控好底线。荣昌区委一处级干部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当时大家挺紧张,都清楚舆情的风险。

应对行动很快铺开。他们向上解释,这只是倡导而非硬性规定,目的是惠及民生,为了本地餐饮商户和小摊小贩生计。

后来,有班子成员私下里劝高洪波:“这样的话还是要少说。”他却回应说:“这也怕,那也怕,那大家还敢不敢做事?”

在一位区领导看来,高洪波并非随意表态。他提到,2024年底中央接连放出消息,要大力提振消费,“这本就是在执行中央政策”。

高洪波的敏感性还体现在一个细节上。他爱运动,喜欢游泳、跑步、骑车等可以独自完成的项目,却很少参与集体运动。高洪波解释,约人一起太麻烦。但据了解他的人猜测,背后还藏着另一层考虑,避免有人投其所好搞“围猎”。

尽管争议不断,视频始终未被删除。这样的事多了,荣昌的干部们养成了一个习惯,只要不触犯底线、规矩,就让网友们争论。一位干部甚至对南方周末记者说:“评论里一点负面信息都没有,那就是假的。有争议,才会有传播度,这是互联网的规律。”

2025年6月底,高洪波因“请客吃喝”、晒出账单,再次成为焦点。

当时,荣昌请来一位移动管理营销学专家,高洪波和专家一起直播。

直播结束后,有人建议找个环境好点的饭馆。高洪波摆摆手,坚持要找家开了10年以上的“苍蝇馆子”。他的想法很实在:小摊小贩收入本就不高,他们去消费,商家收入也就上去了。他还特意邀请了本地一、二、三产业的创业者,一共二十多人。

进店后,高洪波说了句话:“我请吃饭,谁埋单谁不许吃饭。”说完,他先付了2000元。

这个细节后来被媒体注意到。有人说这是高明的做法,先定下用餐标准,避免被攻击“胡吃海喝”。

高洪波后来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也想借这个机会给区里其他干部起个示范作用。“让大家放宽心,违规吃喝不是吃喝违规,荣昌没有层层加码。”

“你敢不敢干,再说能不能干”

2025年以来,荣昌迎来泼天流量,当地干部不仅没有栽跟头,反而获得一片赞誉。

这一轮,高洪波和荣昌赌赢了。但在当地干部看来,荣昌较为开放的生态并非全来自高洪波,前几任领导班子功劳也不小。“你们也别把高洪波吹得那么神。”类似的话,南方周末记者在当地官场多次听到。

譬如,高洪波履新荣昌前,一些网络沙龙、自媒体人士培训会已有举办,“只不过不像后来提得这么响。”上述处级干部说。

该干部口中的“后来”,指的是2022年7月,高洪波从荣昌区长转任书记后。他总说:“数字社会,干部怕用‘网’怎么行?”

为了鼓励干部“触网”“用网”,这位干部记得,2022年底高洪波找他们谈话,强调除了管控负面舆情,还得打造自己的亮点,要求加大力度培育“网红”,推动“干部出镜、荣昌出名、文旅出圈”,“老板出镜、企业出名、产品出圈”才行。

起初,干部们顾虑重重,怕犯错,担心一旦被网络放大出现负面舆情,就会被追究责任。于是,有人以不懂网络为托辞,应付了事。高洪波找领导干部谈话,第一句先问“你敢不敢干,再说能不能干”。

荣昌区委组织部一干部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组织部门在干部群体中发布“蜗牛榜”,专治不作为、慢作为。不仅如此,荣昌区每季度第一个月的党政部门“一把手”例会上,总会筛选出一些“一把手”作反面发言。“这就相当于在全区做检讨。”她说。

更多时候,高洪波带头下场做示范。他不惧镜头,允许自媒体人直播,抽空参加自媒体人士的培训会,把前任书记创设的机关单位“春晚”改为直播,拉上班子成员一同登台唱歌。

他还开设了名为“荣昌老高”的个人账号。刚开始时,他也略显“笨拙”,不知道有打赏功能,收到平台分成的九百多元后,赶紧关了打赏,为避嫌还自掏腰包捐2000元给慈善机构。

慢慢地,干部们对自媒体人士也变得包容。林江走红前,曾跟拍过高洪波参加“铁人三项”比赛的视频。他把视频发到网上,高洪波手臂上的号码牌被网友误当成文身,引来骂声一片。有关部门只是让他删掉视频,并未追究其他。“书记的视频后来还是照常发。”林江说。

在下属眼中,高洪波作风不强势,讲道理,说话直接。

一位领导班子成员说,有一次,高洪波批评她思想不前卫,但批评中又夹带着玩笑,“你看你思想比你岁数还老。”“感觉班子成员里没人怕他。大家也比较畅所欲言。”

2025年5月13日,在“四大班子”领导共同参加的夏布小镇扩容提质专题会上,南方周末记者经历了这样一幕。

作为当地3A级景区的夏布小镇,“五一”期间接待游客近90万人次,游客量首次超过洪崖洞名列全市第一。会上,有部门提出围绕小镇创建5A 级景区,获得广泛响应。

但也有分管领导插话提醒同事,创建5A级景区并不容易,“不是把基础设施建好了、面积扩大了,就能创建5A。”这番话引起了一些小声议论。

会后,该领导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自己并非“泼冷水”,而是有些领导干部对创建5A机制不够了解。

高洪波随后在会上回应说:“提得很好,但我们还是要敢想敢做。”

事后,南方周末记者向高洪波提起这事。他一笑置之:“这不正说明我们班子团结民主,所以她才敢发言嘛。”接着他又说,“像这种级别的班子会议,其他地方会让你们媒体参加吗?我们不怕。”

急迫感

前述专题会上,荣昌区文旅委主任汇报“端午消费月”系列活动,活动共25场,分布在2025年5月15日至端午节半个多月间。会后楼道里有干部窃窃私语“活动真不少”。自“五一”以来,他们几乎没有调休过。

高洪波后来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他的动机,“如果我们不做动作,流量马上就掉下来。当官的不能总坐在办公室吹空调。我们躺平不做事,经济就死了。”

对待工作,高洪波有一种急迫感。他的名言在当地干部圈广为流传,“在岗一分钟,奋斗六十秒”。下属调侃他说“在岗一分钟,奋斗六百秒”。

这种急迫感的产生或与高洪波的经历有关。

他刚参加工作时是一名刑警,此后长期在公安系统工作,2003年升任重庆市人大办公厅副主任,38岁成为副厅级干部。

此后,高洪波辗转重庆市江北区、北碚区,2019年底任荣昌区区长,跻身正厅级。2022年7月,在57岁生日前,他成为荣昌区党政“一把手”。 在仕途中第一次获得独当一面的机会,也是最后一次。“我当区长是全市年龄最大的,当书记也是年龄最长的。”

干部们评价高洪波的仕途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在与南方周末记者交流中,高洪波至少4次说到“时不我待”。这既像是对荣昌说的,更像是对他自己说的。

网络的及时性、交互性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高洪波的需求。数据在某种程度上证实了他决策的正确。

高洪波在6月底时给南方周末记者举了一连串数字:2025 年4月以来,荣昌登上热搜热榜200多次,全网曝光量超600亿次,是去年全年的50多倍;接待游客超过1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58亿元;快递单量、包装材料等增长超过15倍;餐饮业增长210%、住宿业增长180%;新增就业8800人,居民存款一个月增加了63亿元……

自高洪波“火”了后,关于他频频露脸的争议不断。很多人说他搏出位,是另类的“网红”官员;也有人说他已不能再升迁,少了顾忌和包袱,自然敢说敢做。一位接近高洪波的区委干部坦言,高洪波一贯如此,很努力地想在荣昌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

南方周末记者在高洪波办公室不止一次问他,如果不是快卸任,你还会这么一往无前吗?

正在签文件的高洪波停下笔、抬起头,盯着南方周末记者说:“我之前已经回答过你了。年龄对我来说不算什么。组织要用我,我就好好做;如果只让我当个副区长、副书记,我照样做。”随后用方言补充了一句,“我要咋个说你才信嘛?”

如今,因为年龄,高洪波退居“二线”。卸任前3个月,他对南方周末记者说,“我在荣昌工作5年多,在这里跑步上万公里,喜欢边跑步边观察这座城市,看它一点点变好。”

10月12日凌晨5点多,高洪波在朋友圈里发了一条动态:“从今天起,开启每天坚持锻炼一次的模式,要么游泳,要么骑车,要么跑步。”

随后,他跨上自行车,凌晨出发,辞别荣昌,历经5个小时,骑行110多公里,于中午时分到达重庆市江北区。在告别视频里,他还说:“适当时候,我也可以骑自行车再回到荣昌。”

南方周末记者 杜茂林 南方周末实习生 黄馨悦

声明: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上列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本站所发布文章为原创的均标注作者或来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许可转载的请注明出处。本站所载文章除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站(可搜索)"养鱼E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一线"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电脑网址: http://www.yc6318.cn 地址:重庆市永川区卫星湖街道  手机网址:http://m.yc6318.cn
重庆市永川区双竹渔业协会,重庆市永川区水花鱼养殖专业合作社,重庆市永川区丰祥渔业有限公司

本站微信:ycsh638,QQ:469764481,邮箱:ycsh6318@163.com

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所载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E线"微信公众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一线"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ICP备案/许可证号渝ICP备2020014487号-1

渝公网安备50011802010496号

诚信共建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