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地址:庆市川区道(原双竹镇)
13983250545

信:ycsh638

QQ:469764481
邮箱:ycsh6318@163.com

螃蟹的形体构造:特殊结构造就了别具一格的形象

发表时间:2025/10/13 20:15:27  来源:蟹考记  浏览次数:15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讲水产里的故事,用养殖人的语境,给你送来一个真材实料的匠心精品文章!

螃蟹,在分类上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Decapoda),也就是说它们都是十条腿的动物,最前面的一对足特化成了螯足(大钳子),其他4对为步足,有些种类的最后1对步足或全部4对步足末端延展为桨状,既能爬行,也善于游泳。有时也能看到少了1个大钳子或少了2~3条步足的螃蟹,它们很可能是因为打架断掉了,或者遇到危险比如被捕食者咬住不放时弃足逃生。好在螃蟹的腿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有机会在下次蜕壳时将断掉的足重新长出来。大多数蟹类背扁腹平,身体由头胸部、腹部以及附肢组成。

在外观上,大多数螃蟹的雌、雄个体的配色和花纹没有明显的差别,只有少数螃蟹有明显差异,比如雌性远海梭子蟹(Portunus pelagicus)的头胸甲呈单调的墨绿色,而雄性个体的头胸甲则呈蓝绿色,并搭配漂亮的白色花纹,俗称“蓝花蟹”;通常情况下,同龄的螃蟹成体中,雄蟹的个头要比雌蟹大;大部分螃蟹种类雌性和雄性的螯足外形相似,但同龄成体的螯足,雄性通常大于雌性,一些特定的类群比如招潮蟹家族,在螯足上能看到明显的差别,雄蟹是“一大一小”两个差异悬殊的钳子,雌性则是一对对称的小钳子;最后就是腹甲形状的差别,雄性腹甲通常呈三角形,而雌性腹甲较宽大,呈长卵形或圆形。打开腹甲看内部,通常雄性的第4腹甲(腹甲共分为7节)上有1对圆形的突起,而雌性的第5腹甲上有1对生殖孔。

坚硬的外壳是螃蟹强有力的保护盔甲,但同时又限制了螃蟹的生长,因而螃蟹长大的过程需要通过一次次的蜕壳来实现。蜕壳过程通常分为4期:蜕壳前期,钙从老壳中转移至血液,新壳逐渐在老壳下形成;蜕壳期,螃蟹带着柔软的新壳从老壳的头胸甲和腹甲交界处破壳而出,并迅速吸收水分;蜕壳后期,螃蟹多躲藏起来不吃不喝,等待新壳逐渐钙化变硬后,才开始觅食;蜕壳间期,新壳继续硬化,同时组织生长到与新壳相匹配。此时,蜕壳的全过程才算完成。

头胸部外壳称之为头胸甲,又叫背甲,头部与胸部结合而成,形状因种而异,质地坚硬,保护着其柔软的内部器官。表面高低不平,分若干区域,这些区域与肝、胃、心、肠、鳃等内脏器官逐一对应;边缘包括额缘、眼缘、前侧缘、后侧缘以及后缘;底壳由7节对称的腹甲组成,其中第1~3节通常愈合在一起,俗称蟹肚,中间是腹甲沟。头胸甲和腹甲就是蟹的骨骼,也叫外骨骼。外骨骼真皮层里含有不怕高温的虾红素,所以大部分蟹煮熟后,看起来是红色的。

(蟹的背面)

河蟹在其前端配备了一对锐利的眼睛,而侧面则长有两对蟹齿,这些蟹齿非常坚硬,是河蟹捕食和自卫的得力武器。螃蟹最前面的附肢被称为螯足,其表面覆盖着密集的绒毛,用于夹取食物和防御敌人。螯足之后,河蟹还配备了四对步足,这些步足侧扁而细长,是河蟹移动的主要工具。值得一提的是,河蟹的腹肢已经退化,这一特点使其在水中游动更加灵活。

不同的蟹有不同的心,例如河蟹一般为六角形。蟹的循环系统:先由心脏将血液压出,通过数条动脉流经全身,向各组织供应养料与氧气,同时将二氧化碳与代谢产物吸收变成静脉血,接着通过胸窦进入鳃血管,与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气体交换,静脉血变回动脉血,再汇入心腔流到心脏,如此循环往复,完成呼吸过程。鳃是蟹的呼吸器官,两侧共6对,分鳃轴和鳃叶,互相并列,状如眉毛,灰白色,而陆蟹为适应陆地生活,鳃腔扩大,功能如肺,形态有所变化。

(蟹鳃呼吸示意图)

心脏上方是胃,大多数呈三角锥形,分贲门胃和幽门胃。贲门胃是囊状物,内壁有钙质齿和梳状骨形成的咀嚼器,又叫胃磨,功能是贮存和磨碎食物,故囊内往往有死鱼烂虾、浮萍水藻;幽门胃则与中肠相连,并向腹部后肠延伸,后肠末端即为肛门,开口于腹部第7节。

(蟹胃)

雄蟹有两个乳白色的精巢,位于胃的两侧,精巢下方各有一个输精管。输精管前端细,后端大,为储精囊;储精囊后方是副性腺,分泌乳白色的粘稠物;射精管与副性腺汇合后,胸部第8节生成阴茎,长约0.5厘米,开口即生殖孔。精巢、输精管、副性腺以及射精管就是“白膏”。

雌性生殖器官包括卵巢和输卵管,卵巢呈H形,成熟时是酱紫色,俗称“红膏”。卵巢有一对很短的输卵管,输卵管末端各附一个纳精囊,开口即生殖孔,位于第6胸节。

(生殖系统)

肝胰脏,俗称蟹黄,是蟹重要的消化腺,左右两叶,由很多细枝状的盲管组成,有一对肝管通入中肠,输送消化液帮助食物消化。健康的肝胰脏为橘黄色。

(肝胰脏示意图)

腹部,大部分蟹的腹部退化而折于头胸部下方,俗称脐,共有7节,前3节有些愈合在一起。仔蟹阶段,蟹脐都是尖的,呈长条状。长大后,雄性腹部变窄,呈等腰三角形,叫尖脐;而雌性腹部变宽,近似半圆,俗称团脐。但也有几种螃蟹,无论公母,蟹脐都一样。

(蟹的腹面)

附肢分布在头部、胸部、腹部三处,不同位置有不同功能,不同功能又有不同形态,但都由原肢、内肢、外肢组成。和虾一样,除了第一头节没有附肢,而是一对带柄的复眼,其他体节均有一对附肢。

头部附肢有2对,分别是第一、第二触角。第一触角为双肢型,十分短小,内有平衡器;第二触角为单肢型,也十分短小,基部下方有出水孔,即尿液排泄孔。两对触角均具触觉与嗅觉功能。第二触角外侧的复眼,视角可达180°,具有再生功能,但如果眼珠和眼柄都损坏的话,就只能在眼窝中长出一只触角,而不是新眼。

(头部)

口腔内的口器,从里到外依次为大颚,第一、第二小颚,以及第一、第二、第三颚足。其中,大颚用来撕裂食物。口框形状是螃蟹分类的主要依据之一。

胸部两边有5对附肢,又叫胸足。其中,第一对特别强壮,有捕食、挖掘、防御功能,称为螯足,基部上方是入水孔,一般雄性螯足比雌性大;后四对称为步足,具有爬行、游泳、挖掘功能。胸足由近体至末端分为底节、基节、座节、长节、腕节、掌节(前节)、指节。胸足都有再生功能,步足还有辨味本领。

(步足与螯足)

腹部的附肢,雄蟹有2对,单肢型,位于第1、2腹节上,呈管状和棍状,已演变为交接器,又叫生殖肢,交配时用于输送精荚;雌蟹有4对,双肢型,位于第2~5腹节上,内肢密布细而长的刚毛,30~40排,用以抱卵,外肢刚毛则粗而短,起保护卵群的作用。腹部的附肢也是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

(腹部附肢)

蟹类的腹神经节非常灵敏,当人或其他生物靠近9米,它们就都躲起来了。此外,河蟹的刚毛也有触觉功能。

(综合:新发现杂志,蟹考记)

(注:本网易号"养鱼第一线"欢迎您的光临!本文原创仅供参考和交流!内容和图片大多来源于网络资料,如有异见请告知,侵权可删,欢迎指正和留言讨论,如有不同见解或者内容补充请私信或留言或评论分享!)

声明: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上列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本站所发布文章为原创的均标注作者或来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许可转载的请注明出处。本站所载文章除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站(可搜索)"养鱼E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一线"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电脑网址: http://www.yc6318.cn 地址:重庆市永川区卫星湖街道  手机网址:http://m.yc6318.cn
重庆市永川区双竹渔业协会,重庆市永川区水花鱼养殖专业合作社,重庆市永川区丰祥渔业有限公司

本站微信:ycsh638,QQ:469764481,邮箱:ycsh6318@163.com

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所载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E线"微信公众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一线"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ICP备案/许可证号渝ICP备2020014487号-1

渝公网安备50011802010496号

诚信共建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