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13983250545
微信:ycsh638
QQ:469764481邮箱:ycsh6318@163.com
基因转殖鱼养殖需慎重!
“基因转殖鱼”最初是为了防止人类对渔业资源过度捕捞为目的而诞生的,同时,又是大大提升商业性水产养殖的最佳方法。然而,瑞典研究人员表示,担忧转基因鱼类进入大自然环境中可能会引发诸多问题,并对生态平衡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瑞典歌德堡大学研究系“基因转殖鲑鱼之生态风险评估企划”的其中一项研究,且获得了第六期欧盟架构计划项下之“居里夫人行动:国际离职院士计划”超过 20.263万欧元的研究经费。ERATS旨在研究人工养殖场内的转基因生物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了解与商业性“基因转殖鱼”类产品相关的潜在生态风险。
经过将其他生物的基因植入鱼体的方式,研究人员已经能制造出比普通鱼成长更快或更具抗病性的鱼类,称之为“基因转殖鱼”。基因转殖是指将某生物的基因或遗传物质经由自然移植或某些基因工程技术植入至其他生物体内。
被挑选的基因经由微注射将细菌繁殖、隔离、净化并引进至作为宿主的鱼卵内。被移植的基因包含了核酸序列和遗传码所需的必要特性,迄今为止,据有关报道已有鲑鱼、鲤鱼及鲶鱼等近20项鱼类经过基因改造技术攻关。
这个领域的进展亦使得研究人员得以制造出更能抗寒的鱼种,即该鱼种在较寒冷的环境中更易生存繁殖。 就商业性养殖渔业的前景而言,专家相信“基因转殖鱼”能带来更高的产出量。 但是,同时也担忧这类鱼种可能会为自然环境带来风险及负面影响,
例如: “基因转殖鱼”有抵抗环境毒素的特性,可能因此将环境毒素累积在体内,并为消费者带来不利的影响,而鱼体内含量较高的成长荷尔蒙也可能对消费者造成影响 。 虽然全球大部分国家禁止从事“基因转殖鱼”的商业性养殖渔业,但欧盟及美国的有关单位已经接获和批准孓部分申请案件,并正对这类活动进行评估。
声明: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上列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本站所发布文章为原创的均标注作者或来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许可转载的请注明出处。本站所载文章除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