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地址:庆市川区道(原双竹镇)
13983250545

信:ycsh638

QQ:469764481
邮箱:ycsh6318@163.com

上海海洋大学:在绿色水产养殖中的贡献与时代使命

发表时间:2021/07/30 18:14:19  浏览次数:2046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千百年来,我国淡水养殖的鳙、鲢、青、草、鲮等主要淡水养殖鱼类的鱼苗都是从长江、西江等河川捕捞的,渔农必须到鱼苗产地购买,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且无法保证购回鱼苗的成活率。如果能够用人工方法繁殖池养家鱼的鱼苗,那么,鱼苗问题就彻底解决了。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上海海洋大学水产学科获A+(并列全国第一)

半个世纪多以来,中国的水产养殖人攻克了一项又一项技术难题,让西北边陲的农村也能告别“吃鱼难”。在回顾中国水产养殖业对世界、对中国作出的贡献之际,我们为上海海洋大学对中国水产养殖业作出的积极努力感到由衷的骄傲。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上海海洋大学前身江苏省立水产学校校门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朱元鼎教授(右一)

长期以来,上海海洋大学始终坚持不渝把论文写在祖国的江河湖泊与世界的大洋大海上,坚持在”产—学—研”结合中形成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办学传统。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王素娟教授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王素娟教授(右三)在舟山虾寺检查海带生长情况

20世纪50年代~60年代,上海海洋大学组织广大教师和学生走出校门,深入渔村、生产第一线。上海海洋大学根据水产业发展需要及国家对学校的要求,及时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和科研方向,组织科技攻关,坚持为生产第一线服务。王素娟教授等的海带与紫菜的培育、体细胞育苗、超微结构的研究;黄琪琰教授等的鱼类暴发病防治、草鱼出血病研究等项目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上海海洋大学教师春夏秋冬奋斗在基层,在池塘养鱼学领域屡树功勋,学校为“四大家鱼”人工选育及推广贡献了力量。团头鲂(俗称武昌鱼)“浦江一号”的选育,中日合作淡水鱼类的加工研究等填补了国内的空白,为满足人们群众对鱼类食品的需要作出较大贡献。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谭玉钧教授(中)

1957年,上海水产学院(现上海海洋大学)谭玉钧教授受命负责江苏省和浙江省的家鱼繁殖,当时外国专家断言“家鱼不可能在中国繁殖成功”。谭玉钧不信这个邪,在实践中提出了一条与外国专家不同的技术路线,最终在1960年解决了鲢鱼、鳙鱼的人工繁殖问题。谭玉钧教授还建立了池塘养鱼学理论与模式,在江南地区率先研究起家鱼人工繁殖技术,并且成功推广,使江南地区家鱼养殖得到迅速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水产品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水产养殖业逐步从传统对象向以虾、蟹、鳖、贝、名贵鱼类等名特优水产品为对象的特种水产养殖转变,使我国的水产养殖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在特种水产养殖的苗种生产和养成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的同时,工厂化育苗和养成的都市型渔业也迅猛发展。这些变化给水产养殖学科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新命题。水产养殖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人才培养质量及规格等方面的改革也因此势在必行。

在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的一段时间里,上海海洋大学合并了淡水和海水养殖两个专业,创建了水产养殖专业,拓宽了专业面,为学科的发展挖掘了新的潜力。同时上海海洋大学还建立了特种水产养殖课程,帮助学生们走出校门结合生产实际,形成并推广“产学研”结合新模式,如同上海市金山区漕泾对虾养殖公司创建了股份制企业——上海市申漕特种水产养殖公司,聘请具有大专以上具高级职称的企事业负责人担任校外生产实习的指导教师,另在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新疆等地建立了几十个“产-学-研”基地。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谭玉钧教授主编《淡水养殖》

上世纪80年代,全国各地新开发了一大批商品鱼基地。但这些新渔区首先缺少的不是大学生,而是能说会干的养鱼技工。为此,谭玉钧教授等冲破“名教授办技工培训班是大材小用的干扰”,在各地开办起针对养鱼技工的培训班。他说:渔区需要,就是我们应该做的工作。在农业部、无锡郊区等有关方面的支持下,他在无锡渔区创办了无锡养鱼技工培训班(一年制),并亲任培训班主任,编写培训班教材,组织学校有关教师赴无锡授课,招收全国各商品鱼基地的学员。培训班从1982年~1991年连续十年举办了十期,学员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和部队、武警农场等单位,为全国渔区培养了3~6级养鱼技工近1000名。这些技工带着所学的池塘养鱼高产高效技术,回到自己的渔场,直接参与和主持科学养鱼实践。培训班的开办为解决人民的“吃鱼难”问题和专业技术养鱼人才短缺问题作出重要贡献。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王武教授

自上世纪90年代起,王武教授等针对崇明区蟹种培育成活率低的技术难关,承担了长江口中华绒螯蟹蟹苗的开发利用项目,在崇明区陈家镇养殖场开展试验研究,通过3年研究,创建了“综合强化法培育蟹种新技术”——简称“四个一工程”(即一亩水面,放养一斤蟹苗,生产蟹种一万只,盈利一万元),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为推动崇明区蟹种培育作出了重要贡献。为防控河蟹病害,学校承担了河蟹健康养殖方面的技术研究工作,并成功建立起成蟹池塘健康养殖模式。成永旭教授团队先后主持“一龄蟹种性早熟机理的研究”和河蟹生态育苗的研究”,均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特别是土池生态育苗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大大提高了育苗的质量和经济效益。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上海海洋大学与苗栗县政府、台湾海洋大学举行中华绒螯蟹及鲟龙鱼水产养殖技术与推展交流合作签约仪式

进入21世纪,环境和资源保护成为新形势下的关注重点,传统水产养殖业也面临着新的发展要求。上海海洋大学及时调整科研方向,倡导健康养殖,封闭式循环高密度养殖、保护近海渔业资源,大力开展远洋渔业。学校与企业合作,在浙江、新疆、云南、三峡库区等地建立了环保型的、水资源可重复利用的、全人工控制的高密度养殖“产、学、研”基地;与中国远洋渔业公司合作,建立了从近海到大西洋的海上流动“产、学、研”基地,推动我国渔业可持续发展。

王武教授于上世纪80年代在对江苏省无锡市河埒高产鱼池水质,尤其是溶解氧供求变化规律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借用经济学“债”的范畴,提出了水产养殖中“氧债”的概念,为高密度水产养殖技术的突破,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2005年,农业部表彰了全国农业科技入户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渔业行业有两个渔业科技入户先进集体、25个先进示范户、22名先进个人受到表彰。农业部渔业科技入户首席专家王武教授,因其出色的工作被评为22名先进个人之一,系高校系统首位入选者。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李思发教授荣获GAA(全球水产养殖联盟)终身成就奖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李思发教授(中)和他培育成功的“新吉富”罗非鱼

2008年5月,世界水产养殖大会在韩国釜山召开。会上,上海海洋大学李思发教授因在水产养殖领域的突出成绩和杰出贡献被授予世界水产养殖学会终身成就奖。这是世界水产养殖学会1969年首次授奖以来,中国水产科技工作者第一次获此殊荣。

聚焦种质挖掘,创制水产“芯片”

近年来,上海海洋大学选育出了坛紫菜“申福1号”、缢蛏“申浙1号”、三角帆蚌“申紫1号”、角帆蚌“申浙3号”、团头鲂“浦江2号”、中华绒螯蟹“江海21号”等水产良种。其中,缢蛏“申浙1号”新品种助力长三角成为全国海水双壳贝类良种创制与绿色养殖新高地、现代水产种业与绿色养殖技术策源地。


(来源:中国水产杂志社 作者:郑卫东 内容摘选)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订阅号头条@渔人刘文俊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头条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电脑网址: http://www.yc6318.cn 地址:重庆市永川区卫星湖街道  手机网址:http://m.yc6318.cn
重庆市永川区双竹渔业协会,重庆市永川区水花鱼养殖专业合作社,重庆吉永水产品养殖股份合作社,重庆市永川区丰祥渔业有限公司
本站微信:ycsh638,QQ:469764481,邮箱:ycsh6318@163.com

ICP备案/许可证号渝ICP备2020014487号-1

渝公网安备50011802010496号

诚信共建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