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13983250545
微信:ycsh638
QQ:469764481邮箱:ycsh6318@163.com
鱼塘底泥发黑的原理
在池塘底泥表面,即泥与水的界面上如果有一层棕色的膜,则表明池塘底部有溶氧,说明我们池塘底质处于比较好的状态。如果底泥表面是黑色的膜,则说明池塘底部缺氧,越黑说明缺氧越严重,底质越恶化。
那么,底泥发黑的原理是什么呢?当底泥表层缺氧时,会形成亚铁化合物并产生黑色。而在大多数池塘底部,表层几厘米以下的底泥会产生墨黑色的泥层,黑色泥层越厚,代表池塘老化越严重,到后期会产生大量的硫化氢。
池塘底泥对养殖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合理厚度的底泥,一般20-30厘米,可以给池塘里的微生物、藻类以及鱼类的生长提供丰富的营养和微量元素。但是,一旦淤泥过多、发黑严重,对整个养殖的影响也非常大。不仅会消耗掉池塘绝大部分氧气,而且还会给池塘有害的寄生虫、细菌提供繁殖和生长的温床。如果天气变化过大,池塘水体对流,大量底泥上翻还会造成水变,导致氨氮、亚硝酸盐升高,还会对引起鱼虾蟹中毒、缺氧,比如小龙虾、螃蟹大量上岸,鱼趴边,往往都是这种情况引起的。
声明: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上列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本站所发布文章为原创的均标注作者或来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许可转载的请注明出处。本站所载文章除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