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13983250545
微信:ycsh638
QQ:469764481邮箱:ycsh6318@163.com
农村发展破局之道,不在农田改造而在农民如何增收!
发展农业,保障粮食安全,核心不在花巨资搞高标准农田改造和乡村美化,核心应该是把这笔巨款用于“造血式”帮助农民成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补贴农民购买“五险一金”。当出现农民靠种地致富,能享受较高数额的退休金的局面,农民自己知道怎么改造农田和美化乡村!
一,要说爱你不容易的“高标准农田改造”工程。
在农村大地上,高标准农田改造工程可谓如火如荼地持续开展着。从理论上看,这应该是一项旨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的利民举措。但我们身边的现实,实在是不尽人意,甚至可能是相反。
在不少地区,尤其是像我们西部山区和丘陵地带,不少地方搞所谓的高标准农田改造,就是简单粗暴的小田改大田、异形田改方田等操作形式。有的根本不顾地形条件,盲目推平、扩大、整形等,结果导致田块质量大量出现参差不齐。特别是我们丘陵梯田梯土地带,粗暴改造后的大田、方田,同一块地填起来的地方积水严重,人踩上去很可能出现安全隐患,靠背面的地方土层浅薄甚至无土层,大好的山丘良田沃土搞得无法耕种,反而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农业生产,种地农民对此真的是苦不堪言。
就本人到农村亲眼所见一些农田改造,就是把小田合成大田,把过去老辈人因地制宜开垦的异形田土,依靠强大的机械推成规范形状的田块,刚推出来,看到宽大、规范的土地,确实好看,但种地本来收入微薄,加上改造后的田土,前一两年耕种困难,许多改造后的农田反而被撂荒,无人问津而变得荒草遍地。
更不要说那些令人痛心的不规范操作,国家为高标准农田改造投入的巨额资金,实施过程中并没有真正用到刀刃上。部分非农公司在改造过程中,通过各种不规范甚至不正当手段,赚取或者套取利益,而高标准农田改造,农民不仅未能从中获得利益,反而因改造后的土地难以耕种,收入不增反降。原本期望通过改造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美好愿景,如今却成了泡影。
二、粮贱伤农,阻碍农业发展
当前影响我国农村发展的,应该不是常规农田还是改造后的高标准农田问题,而是种地收入不能保证农民正常生存下去的问题。推行了几年的高标准农田改造的客观事实,虽然农田的外观暂时发生了好的变化,但由于存在简单粗暴的改造方式,高标准并未收到高质量的效果,更没有解决农民增收的根本问题,土地依然被撂荒,农村发展依旧停滞不前。
农村的高质量发展,不仅是一个系统工程,更牵涉到“无农不稳”的大问题。发展农业,需要我们找准方向,对症下药。与其像现在耗费巨资进行高标准农田改造,却让资金流入非农公司的口袋,让农民只背着“受实惠”名而毫无实惠,个人觉得倒不如把钱花在刀刃上,扶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让农村集体带领农民种地致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农村的内生动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确保国家长治久安。
500毫升矿泉水售价普遍在2元左右,而500克的小麦呢,售价仅在1.2元左右,这种"水比粮贵"的极其荒诞的现实,才是阻碍中国农业健康发展、农民增收的核心,真的不是农田需要改造。
三、农业的出路在哪里?
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中国农村的发展之路到底该怎么走?个人觉得,中国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肯定不在于大规模的农田改造,而应该是如何解决农民种地增收,能过上富裕生活的问题。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连接农民与市场的桥梁,具有强大的组织和带动能力。通过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可以整合分散的土地资源,实现规模化经营,降低生产成本;可以集中资金和技术,开发、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设备和种植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还可以统一品牌、统一销售,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的收入。
因此国家当前投入农业的资金,应该暂停或者大幅度缩减农田改造和新农村道路和外墙美化等的投入,投巨资培植和补贴农村集体经济,让集体组织成为健壮的瓜藤,农户就是一个一个的金瓜,也可以让农村集体经济工厂化、企业化,每个环节都有真才实学的本土专家坐镇。也就是“种子、农药、化肥、生产、经营、销售等各个环节,都形成专业的事情由专业的人去做,也就是不管是买还是卖,都有话语权。
只有让农民真正从土地中获得足够的收益,他们才有积极性去投入农业生产,农村的发展才有动力,原本撂荒的土地也重新焕发生机,这个时候,农民自身有改造农田、美化乡村的客观需求了,国家再投入资金按照国家集体个人共同出资,搞高标准农田改造,搞新农村建设,才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诸方受益的壮举。
农民的收入大幅提高的前提下,国家资金补贴、村里集体经济的收益分出一部分,农民自筹一部分,用于两个方面的建设,第一是对以从事农业生产为职业或者为主业的农民,购买“五险一金”,确保农民退休后,有较高退休金过上好日子;第二,进一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修建道路、水利设施,建设新农村,让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四、无农不稳,农村实体化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压舱石
推想中的情景哈,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高标准农田改造应该是一些“大专家”大资本共同设计的“金蛋”构想,为农村集约化、机械化做准备,但我国目前真的是条件不具备,不成熟,吃相难看,操之过急。现在乡村投入太多去搞美丽乡村,农民在家养活不了自己,农村空心化,搞得多漂亮也没有人享受,就像没有鸟住的金丝鸟巢,没有实际意义。还有,就按照一些“大专家”设计农村盲目集约化后,大量闲置农民涌进城,给城镇就业带来严峻形势不说,一旦经济因自然灾害、瘟疫、转型、意识形态问题等因素引起发展停滞,失去了农村这个压舱石,长远看,社会全民保障不完善的情况下,为社会稳定留下后患。
中国目前的农村问题,应该是把高标准农田改造的巨额资金,用于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使其为以钱生钱,造血式发展农业,和大幅度补贴农民购买养老金和医保,提高农民的生存质量问题!
总之,农村土地政策,是设计师设计好了几个几十年不变的,如果对这个政策的高瞻远瞩性不理解,回忆一下为什么中国会出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历史事件,大家一切都明白了!
来源:濑溪河
作者:渝西逍遥客
(所有图片来源于网络)
(备注:本网易号"养鱼第一线"欢迎您的光临!本文原创仅供参考和交流!内容和图片大多来源于网络资料,如有异见请告知,侵权可删,欢迎指正和留言讨论,如有不同见解或者内容补充请私信或留言或评论分享!)
声明: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上列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本站所发布文章为原创的均标注作者或来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许可转载的请注明出处。本站所载文章除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E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一线"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