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13983250545
微信:ycsh638
QQ:469764481邮箱:ycsh6318@163.com
13年才能完成繁殖!面临灭绝的动物--中华鲎
中华鲎”,因为头部和胸部有极其发达的马蹄形背甲,所以又被称为“马蹄蟹”,是一种极其古老的生物,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三亿多年前的泥盆纪。
最早被记录是被唐代的刘恂在《岭表录异》中写道:鲎鱼,其壳莹净滑如青瓷碗。如今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浙江、福建、海南等沿海地区
它的身体呈黑褐色,这种颜色可以让她融入到海洋里,避免被其他海生物捕食。
“中华鲎”拥有三双眼睛,中嵴前段有一单眼,外嵴则是有一对复眼,这两双眼睛可以让它在只有微弱光芒的海底捕捉到其他生物的一举一动。
而它的第三双眼睛则是在肚皮下,这对眼睛非常重要,可以让它不放过任何一个食物。
捕捉食物当然不能只靠它的眼睛,还有细长的尾巴,尾巴又叫“尾剑”,摆动起来犹如长鞭,不仅仅可以起到保护的作用,更重要是中华鲎如果在水中不小心摔倒,这时候就可以通过尾巴将身体摆正是维持身体平衡重要器官。
她的腹部有六对附肢,这些附肢各执其职,比如鳌状附肢上有很多小凹痕,这些凹痕可以让它感知周围和捕捉食物。其余附肢可以让它在水中游泳和陆地上行走
两侧有若干锐棘,锐棘的主要作用是让它在复杂的海水中保持稳定,当然不仅仅只有这样,在遇到天敌时,可以通过收缩身体,将锐棘朝向敌人,虽然没什么攻击力不过可以起到防御作用。
中华鲎身上最有价值的是它身体内的血液,因为大多数动物的血液是红色,而它却因血液中含的铜离子所以它的血液并非红色而已独特的蓝色,这种现象还是比较罕见的。
其实它体内的“凝固蛋白原”可以快速检验出细菌体内的毒素,让他们在细菌多的海底环境内生存,细菌进入身体后快快速凝固,避免中华鲎感染病毒。
常用于用于医学领域,医学领域的专家利用这一点开发鲎试剂,专门用来检测体内病毒和细菌,当然他的作用不止一次,像医疗用品是否有细菌感染,它也可以检测到。中华鲎身上的宝可不止它的血液,它的外壳可以提炼出至于伤口愈合的药品,尾巴具有止血的效果,可谓浑身是宝。
中华鲎衍生物壳聚糖具有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并且安全无毒不致敏,同时具有抵抗真菌、肿瘤、血栓、胆固醇的功效专家会取中华鲎其体内百分之三十的血液然后放生,对于损失百分之三十血液的中华鲎,自身的免疫力已经下降,而且也会丧失生育能力。
中华鲎主要生活在二十到六十深的沙质浅海区,同时也喜欢盐度较低的河口。这样良好的环境会带来丰富资源,比如中华鲎爱吃的软体动物及环节动物等等。
它们会用头部附肢进行捕食再用两端的鳌型附肢进行将食物送到嘴里,一次需要摄入自身体重的百分之十,用于满足身体所需的能量。只有摄入多量的食物他们才度过食物匮乏阶段活到下个季节。
中华鲎同行雌雄成体常在一起,也是为了他们繁殖做准备,中华鲎的繁殖周期为十三年,对于生长缓慢的中华鲎,这十三年对于一直他刚好是一个成熟期。
每年的四月到八月是中华鲎的繁殖期他们会从海底游到沙滩上雌鲎扒沙作窝。每个窝里雌鲎的两个生殖会同时产卵,每次产100到630个。
再有潮水冲刷泥沙进行覆盖,大概生产十几个坑后,鲎才会再次回到海里,尽管他们一次会产很多卵,但成活的概率极低,潮起潮落会将卵冲到海中,沙滩上的螃蟹和天上的鸟类也会以中华鲎的卵为食。
他们的生长过程也极其苦难,由于中华鲎的生长速度慢,在生长的过程中除了要面对天敌,气候的威胁,还需要蜕皮16到17次才能存活。一旦中华鲎族群受到重创,至少需要几十年时间来恢复,在加上它漫长的繁衍周期,一不小心就容易灭绝。
由于中华鲎的经济医用价值巨大,所以会有许多不法分子捕捉中华鲎,采其血液,导致中华鲎数量急剧减少。我国自2001年在广东已经建立七个中华鲎自然生态保护区,于2021年将中华鲎纳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并将每年的6月20日设为“国际鲎保育日”。
中华鲎作为古老而有珍贵的海洋生物在维护海洋生态平衡和维护人类物种多样化做出重大的作用,同时在医学领域也造福着人类。保护不应单指一种生物,每种动物都有存在的必要,不仅仅是为了保护这些生物,更是为了人类自己的家园能够更加美好。积极参与保护“中华鲎”的宣称和行为,让这位海洋里的活化石继续在海洋里繁衍与人类共创美好家园。
信息来源:
百度百科
抖音博主麦粒动物园
声明: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上列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本站所发布文章为原创的均标注作者或来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许可转载的请注明出处。本站所载文章除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E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一线"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