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地址:庆市川区道(原双竹镇)
13983250545

信:ycsh638

QQ:469764481
邮箱:ycsh6318@163.com

牡蛎及其牡蛎养殖

发表时间:2021/06/24 18:41:56  浏览次数:4628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讲水产里的故事,用养殖人的语境,给你送来一个真材实料的匠心精品文章!

牡蛎牡蛎属(Ostrea)贝类的总称。俗称蚝、海蛎子。属软体动物门、双壳纲、珍珠贝目、牡蛎科。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其软体部含蛋白质45%~57%,脂肪7%~11%,肝糖19%~38%,碘含量高于牛奶、鸡蛋。此外尚含有多种维生素及铁、铜、锰等微量元素。肉除鲜食外,也可制成干品“蚝豉”或罐头,加工牡蛎的汤可提炼“蚝油”。据《本草纲目》记载,牡蛎可作药用,多食能细洁皮肤、治虚弱、解丹毒。其贝壳可作为烧石灰、水泥、乙炔的原料及禽畜饲料。

牡蛎是海产经济动物中开展研究最早最全面的种类之一。18世纪已开始研究牡蛎的分类,19世纪开始研究牡蛎的生物学、胚胎学。1918~1938年英国纳尔逊(T.C.Nelson)、1926年永格(C.M.Yonge)研究了牡蛎的摄食和消化机理;1921~1937年奥顿(J.H.Orton)研究了欧洲牡蛎的生殖行为、贝壳形成与生长规律等。1956年中国张玺、楼子康研究了僧帽(褶)牡蛎的繁殖和生长。各国学者还研究了牡蛎人工杂交、遗传育种、三倍体及生态、生理与抗原性等。

种类与分布 世界主要的经济品种有食用牡蛎(Ostrea edulis Linnaeus)、欧洲牡蛎(O.angulata Lamarck)、希腊牡蛎(O.lurida Carpenter)、美国牡蛎(Grassostrea virginica Gmelin)、长牡蛎(C.gi-gas Thunberg)和澳洲牡蛎〔C.commercialis(Ire-dale and Roughley)〕等。中国有20种,已养殖的主要品种是褶牡蛎(O.plicatula Gmelin)、近江牡蛎(O.rivularisGould)、大连湾牡蛎(O.talienwhanen-sis Cross)、密鳞牡蛎(O.denselamellosa Lischke)和引进的长牡蛎等。

除极地和寒带的少数地区外,牡蛎分布于世界各地沿海,栖息在中潮区至水深数十米处。种类生态因地而异。水平分布主要受温度、盐度支配。中国主要养殖牡蛎品种的地理分布和垂直分布见表。

形态构造 可从贝壳形状、鳞片排列、有无放射肋、韧带槽长短等识别牡蛎的外部形态特征。

褶牡蛎 贝壳小而薄,体型多变化,但大多呈三角形或长条形(图1)。右壳薄而脆,平如盖,表面有同心环状鳞片多层,无放射肋,壳面多为淡黄色,杂有青色和紫褐色条纹,固着的左壳较大,凹陷很深,具粗壮放射肋。颜色大多比右壳淡。壳内面灰白色,韧带槽狭长,前凹陷极深。

中国主要养殖牡蛎的分布

近江牡蛎 贝壳大型、坚厚。体型多变,有圆形、卵圆形、三角形和长形(见彩图233)右。壳略扁平,较左壳小,表面环生薄而平直的黄褐色或暗紫色鳞片。左壳具凹陷,大而厚,背部有附着面。壳内面白色边缘为灰紫色和褐色闭壳肌痕甚大,位于中央背侧。韧带槽长而宽牛角形,紫黑色。

图1 褶牡蛎

长牡蛎 壳大,呈长三角形或窄长方形,但也有长圆形个体(见彩图226)。右壳扁平,环生波纹状薄鳞片。左壳稍凹,鳞片较右壳更粗大,壳顶附着面小,韧带槽宽大而长。贝壳内面白色,闭壳肌痕大,棕黄色。

大连湾牡蛎 壳较大,中等厚度,略呈三角形(图2)。右壳扁平,壳面具波纹状鳞片,放射肋不明显,壳面黄白色相间。

密鳞牡蛎 壳厚大,通常近于圆形或卵圆形(见彩图227)。左壳略大而凹,右壳略小而平,表面密生薄而脆的鳞片,放射肋不甚明显,边缘呈波纹状。韧带槽三角形,壳顶内两侧有小齿数枚。

牡蛎的软体部为左右外套膜所包被;鳃两对,较发达。唇瓣呈三角形与口相近。食道大,后接带有晶杆及胃楯的多皱褶胃,肠自胃的腹后方至腹部闭壳肌下方上折,经弯曲转向后方,末端游离,开口为肛门。心脏在围心腔内,位于闭壳肌前方。有脑脏等若干对神经节。肾脏左右各一,肾管开口于腹嵴末端即闭壳肌腹部与生殖孔相连的泄殖孔。

图2 大连湾牡蛎

生殖习性 牡蛎的繁殖方式有两种:①幼生型。精、卵在亲贝鳃腔中受精发育,面盘幼虫期后游向海中。雌雄同体者为主,卵及初生幼体均较大,但产卵量少,以密鳞牡蛎、食用牡蛎为代表。②卵生型。精、卵排到海水中受精发育,雌雄异体者为主,产卵量大,卵及初期幼体均较小。褶牡蛎、近江牡蛎、长牡蛎、大连湾牡蛎等大多数种类都属于这一种。

牡蛎发生后一年性成熟。繁殖期因种类而异;同种牡蛎由于所处海区条件不同繁殖期也有差异。即使在同一海区的同种牡蛎,每年的繁殖期也会因环境因子的变化而提前或延后。牡蛎的繁殖期在春末或夏季,繁殖盛期因种类而异,大连湾牡蛎在辽宁沿海为6月底至7月中;褶牡蛎在山东青岛沿海为7~8月;近江牡蛎在广东沿海为6~7月。大多出现在水温上升至最高点前后而盐度又是全年最低的月份里。在整个繁殖期内集中排放精、卵数次,每次持续两三天。急剧的温度、盐度变化可诱发产卵、排精。产卵量按种类、个体大小、栖息环境、分布密度不同而有差异,一般在数百万粒至1亿粒左右。幼虫发生与变态固着见图3。

图3 长牡蛎的发生

栖息环境 中国养殖的牡蛎对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强,多栖息在海水温度变幅较大的环境中。除大连湾牡蛎外,大多数适温范围均在3~32℃之间。对海水盐度的适应则有一定范围。如近江牡蛎和长牡蛎的适宜盐度为10‰~30‰,多栖息在河口附近。大连湾牡蛎和密鳞牡蛎多生活在盐度为25‰~35‰的海区。褶牡蛎的适盐范围处于上述两者之间。

生长 牡蛎的生长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一年生型。贝壳在发生后一周年内基本成型,以后增长极慢,如褶牡蛎;另一种是多年生型。贝壳在发生后的若干年内仍能不断增长,如长牡蛎、近江牡蛎等。生长速度快慢同环境条件有关,体型大小则因种类而不同。如生活在中国东南沿海的棘刺牡蛎(O.echinata),其最大壳长仅3~5厘米;而长牡蛎的最大体型则可达30厘米。牡蛎软体部的重量增减同生殖腺或肝糖贮存组织的季节消长有联系。通常在产卵期前夕肉体最肥,在产卵期过后软体部消瘦。

食性 牡蛎主要滤食海水中的微细浮游生物及有机碎屑等。以浮游植物为主要饵料,摄食的动物性饵料不到10%。摄食种类因季节及生长海区不同而有差别。褶牡蛎饵料中以硅藻为主,其中圆筛藻、脆杆藻、海链藻和舟形藻约占总摄食量的68%,此外还有其他硅藻、丝状海藻、海绵骨针及有孔虫等。牡蛎在幼虫阶段一般只能摄食直径10微米以内的微小颗粒;前期幼虫摄食更少。摄食强度不受潮汐、昼夜变化的影响。

牡蛎养殖历史悠久,古罗马在两千年前就开始养蛎,中国明代也已插竹养蛎。世界牡蛎产量最大的国家是美国,其次为日本、中国、韩国和法国。澳大利亚、墨西哥、菲律宾、新西兰、加拿大、荷兰和挪威也有牡蛎生产。由于牡蛎养殖单产高,成本低,养殖方法简便,在中国沿海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海水养殖业。1986年中国牡蛎养殖产量已达5.5万吨(按带壳重量10∶1折算)。

苗种生产

一般通过半人工采苗或人工育苗途径获得牡蛎苗种。

半人工采苗 于自然海区适时投放人工采苗器以获得苗种。

采苗预报 关键在于准确掌握牡蛎繁殖盛期,为此,应提前观测牡蛎性腺发育状况,当性腺Ⅰ期(性腺形成期)的亲贝占群体70%左右、Ⅱ期(性腺增殖期)亲贝约占20%时,可着手准备采苗。其次,必须了解浮游幼虫各发育阶段的数量变动情况。通常,当壳顶后期的幼虫平均数量达到60个/米3时,投放采苗器。同时在采苗区每天设置毛玻璃或扇贝壳制成的实验附苗器,当蛎苗附着量大于0.5~1个/厘米2时,立即发布采苗预报。这时投放采苗器,便可获得较好的采苗效果。日本曾采用海水积温作预报指标,按公式计算出牡蛎幼虫附着所需天数,发布采苗预报。

采苗方法 牡蛎采苗场一般应选择坡度较小、风浪平静的内湾。采苗区域多选在中潮线至低潮线附近。收到采苗预报后,应迅速投放采苗器。采苗器种类较多,有石块、石条、水泥预制件、贝壳串、竹竿、木条及旧轮胎割制的胶皮条等。采苗器每公顷用量因器材不同而异。采苗器的排列方式有分散式、行列式、桥式、伞骨式、框架式及垂下式等。不论哪种形式,都应当有1~1.5米的排行间距,以便于操作和管理。低潮线附近底质较松软,受风浪及潮流影响大,采苗器易淤陷或被浮泥覆盖,行距要大,以备迁移。反之,底质较硬处则间距可适当缩小。

人工育苗 通过室内设施,采用人工采卵受精培育技术而获得苗种。

催产孵化 以卵生型长牡蛎为例,主要技术环节有:①清池。先用海水充分浸泡,使pH值稳定降至8.4以下,再用含50毫克/升高锰酸钾的海水消毒,然后用过滤海水清洗。②培养饵料。于亲贝产卵孵化前,开始大量培养等鞭金藻、单鞭金藻、环沟藻、角刺藻、骨条藻、扁藻、小球藻或三角褐指藻等单细胞藻类,以备投喂幼虫。③亲贝暂养。从海区取回贝壳完整、性腺饱满、即将临产(经轻微刺激便能产卵)的健壮亲贝,彻底清除贝壳上的附着物,再置于静水槽内暂养。④催产。用阴干、升温、流水等诱导方法促使亲贝排放精卵。⑤洗卵孵化。卵受精后,要及时清除水槽内粪便等污物,并用新鲜过滤海水反复洗卵两三次,以除去多余精子。经十多个小时后,将上浮的胚体全部移入培育池中饲育,弃去水池底层发育不良胚胎和死卵。

苗种培育 幼虫培育密度依水温、水流、溶氧量等条件及幼虫发育阶段而定。在一般设备条件下,D形幼虫为10~20个/毫升,壳顶期则少于5个/毫升;有流水和充气条件的,可适当增加培育密度。D形幼虫期,单细胞藻类的投喂密度为0.5万~5万个细胞/毫升,多种饵料混合投喂优于单种饵料。流水培育优于静水培育;但前期幼虫生长较慢,因此采用静水培育,每天添加新鲜海水一次,水量为原培养水体的1/2~2/3。当幼虫壳长达到100微米左右时,改用流水。为防止培育过程中因代谢产物、残饵及有机碎屑等污物沉积腐败造成水质恶化,应经常倒池。亦可降低培育光照,控制有害生物滋生和加入抗生素或臭氧(小于0.5毫克/升)抑制细菌繁殖。进入稚贝期后,如有害原生动物过多,可用过氧化氢(H2O2)来抑制。此外,在培育池底部装散气石充气,以改善水质,并使幼虫分布均匀。当幼虫长到300微米左右,足基出现黑色眼点时,应陆续投放采苗器,幼虫在1~2天内便可变态附着。投放采苗器时要降低池内水位,以提高幼虫的附着密度。同时要采取上下倒置和调整采苗器阴阳面的办法使蛎苗固着均匀。通常每平方厘米附着一个蛎苗即可。出池后,再放入第二批采苗器继续采苗。各国采用的牡蛎采苗器有塑料盘(德国)、塑料网(美国)、螺旋线状和环形采苗器(前苏联)等。日本、美国也采用颗粒3毫米以下的贝壳碎片作蛎苗附着基以培养单体牡蛎。英国用同种牡蛎的提取液涂抹采苗器,以吸引幼虫附着,提高附苗量。

养殖

按养殖器材设置场所不同,可分成三大类。

滩面养殖 养殖器材设置在坡度较小,底质稳定,水流通畅,但流速不大(50~100厘米/秒)的潮间带滩面上。滩面养殖因器材种类和设置方式不同,又可分成:①地播养殖。一种传统养殖方式,多选用较大蛎壳作采苗器材,插植在较硬滩面上养成。美国、法国将四周围起或筑浅池蓄水,以延长摄食时间,也可避寒越冬。养殖期间应进行疏植、移垛。②插竹养殖。将附有蛎苗的竹竿(称蛎竹)以2~4根为一束,直插或斜插入泥滩上,每150束为一排,每公顷插竹12万~15万根。为避免蛎竹折断亦可以20多根竹为一堆,一端插入滩中上端聚拢成伞骨形,五六堆组成一排,进行插堆。每公顷可插15万~22.5万根。③投石养殖。又分石块养殖、桥石养殖和立石养殖。石块养殖是在涨潮时用船将附苗的蛎石,按顺序投放,退潮后再整理成梅花式或行列式排列,注意顺流排设以防淤泥沉积。桥式养殖是将长1米、宽0.2米、厚约7厘米的石板叠成“人”字形,数块为一组,组间用石板搭桥连成长列。也可数块成堆叠放,造成石板相互遮荫,有利蛎苗成活。过一段时间后再互换阴阳面,使石板各面蛎苗生长均匀。立石养殖是将1~1.2米长,10~20厘米宽的长方形附苗条石竖立插植在滩面上,石条埋入滩底30厘米左右。此法几乎不需日常管理,比平养法更有效地利用水层空间④水泥制件养殖。用水泥制成棒状、板状、瓦片状、三角形或“L”型采苗器、轻质方块采苗器等。养殖方法与投石法相同。

在潮间带滩面养殖中,由于牡蛎苗附着过密及饵料不足等原因,时常达不到商品规格或互相拥挤自动脱落造成减产。为此在养殖过程中应采取疏苗措施,当壳长不足1厘米时,应用钉板,间隔地清除部分过密蛎苗,同时清除养殖器材上的其他附着生物,促进蛎苗生长。

海底养殖 养殖器材多设置在潮下带海底,分架式和集装箱式两类。

架式 分为棚架和栅架两种:①中国浙江省的棚架结构是由长3.5~4米水泥桩和长2.5米的直梁、横梁等组成,在海底平行海岸方向打三列水泥桩,桩高2米,上端架横梁连接成棚架,再在棚架上架设竹竿,将已附苗的胶皮条悬挂在竹竿上。每个棚架面积约100米2,可挂采苗皮条500根。②中国广东省银坑沿海则采用栅架式养蛎。由钢筋水泥支柱和横梁组成上下两层的栅架式结构。牡蛎幼虫直接附着栅架上。每公顷45排,每排连接12个栅架。此法抗风能力强,使用期限长,但支柱笨重,架设不易,成本较高。

集装箱式 德国开发。采用长方形钢制框架设置海底上,架内叠装100个多孔塑料盘(55.5厘米×35.5厘米×6厘米)。这种框架底部留有50厘米高的框脚,使蛎盘与海底间隔一段距离,避免底层牡蛎盘受淤泥覆盖。收获时可用装有绞车的船或浮吊吊运框架。此法可避免蛎盘干出,防止敌害、冰冻、风浪侵袭、淤泥覆盖和缺氧等不利环境因子的影响。

美国则采用网片养殖牡蛎。方法是在沿岸海底打桩,桩顶露出海底15~30厘米,桩上横设几排防锈钢索或塑料绳,绳索上平置网片,直接附蛎苗于网片上,直至养成商品收获为止。

浅海筏式养殖 此类养蛎法的负荷支撑点在海面,依靠浮力作为负载基点,可设置在水深较大的浅海区域。由于海域广阔,水流畅通,饵料充足,加上浮泥、敌害少,单产甚高。海面养殖因器材结构不同,又分排筏式和延绳式:①排筏式。用泡沫塑料浮子或玻璃钢浮筒作支撑,上置竹竿纵横缚结成长方形竹筏。横杆长7米,下用绳缆连接锚或橛固定于海底。纵杆长5米(计22支);在纵杆上每隔30厘米悬挂1根数米长的养殖绳。每台排筏面积为35米2,每4台排筏为1/15公顷。中国浙江省多采用此法养蛎。广东省深圳市沙井沿海采用的毛竹排筏面积更大(为84米2),每台筏用2个铁锚作固定器;用20个泡沫聚乙烯浮子作浮力;以蛎壳或水泥片作蛎苗的附着基。采苗后间隔一定距离夹到养殖绳上,每台排筏挂养殖绳200余根。②延绳式。用两根直径1.8~2厘米、长70~100米的化纤绳作悬挂绳索,绑结在鼓形浮子两端,架成两根平置、平行的延绳式浮筏。延绳浮筏两端用3吨的水泥块锚碇。每台延绳浮筏绑浮子12~30个,可挂10米长的养蛎垂绳400多条。日本宫城多采用此法。

收获

商品规格:近江牡蛎、大连湾牡蛎为2~3龄,褶牡蛎为1~2龄,长牡蛎为2~4龄。收获季节各地略有差别,均按个体肥满度而定。通常多在肉体肥满的冬、春两季,即1~4月份收获。此时肝糖含量多,味道最佳。有些牡蛎全年陆续产卵,因此可不分季节随时收获。收获方法因养殖海区和养殖方式而异。如中国大连地区因海底平坦,多用耙网捞取。在海底不平的岩礁区域,先用钢丝耙耙起,再用抄网捞出,也可用蛎夹将蛎石夹起采收。潮间带养殖的牡蛎,可在滩上当场开壳取肉或从蛎石上铲下带回陆地加工。海面垂下养殖则把牡蛎整串取回开壳。40年代以来,英国、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已相继研制出多种牡蛎采收机。有些国家已建成新型牡蛎养殖场,实行机械化生产。牡蛎采收机有:无端(循环)履带式、自动转车式、滑橇式、水压式和联动式等五种类型,多适用于地播养殖。新西兰、日本并已采用牡蛎采捕联合加工船。但牡蛎开壳,多数国家仍依靠手工操作。中国多采用牡蛎啄或蛎刀。正在研究开发的有美国研制的滚动式牡蛎开剥器以及药物处理开壳、速冻开壳、激光开壳等新技术。牡蛎的加工方法除冷冻鲜食外,还有晒干、盐渍、制罐及提炼蚝油等。

声明: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上列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本站所发布文章为原创的均标注作者或来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许可转载的请注明出处。本站所载文章除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电脑网址: http://www.yc6318.cn 地址:重庆市永川区卫星湖街道  手机网址:http://m.yc6318.cn
重庆市永川区双竹渔业协会,重庆市永川区水花鱼养殖专业合作社,重庆市永川区丰祥渔业有限公司

本站微信:ycsh638,QQ:469764481,邮箱:ycsh6318@163.com

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所载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ICP备案/许可证号渝ICP备2020014487号-1

渝公网安备50011802010496号

诚信共建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