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13983250545
微信:ycsh638
QQ:469764481邮箱:ycsh6318@163.com
鲤鱼的急性烂鳃病
随着温度的升高,鲤鱼主要养殖地区往往会陆续爆发急性烂鳃,那么,什么是鲤鱼急性烂鳃病?鲤鱼急性烂鳃病,从病原上可分为细菌性烂鳃病、寄生虫性烂鳃病和病毒性烂鳃病,是近几年北方地区养殖鲤鱼的一种多发急性传染病,一般发病初期死亡率不高,但是一旦外界环境发生变化,如水质变化、天气变化等,都会导致鲤鱼死亡数量出现大幅度上升,甚至“全军覆灭”。
鲤鱼急性烂鳃病的症状及诱因
1)寄生虫性急性烂鳃。水温不高时,投料量不大,水质基本正常,车轮虫及指环虫是引发鲤鱼急性烂鳃病的主要原因。这段时期鲤鱼鳃片、鳃丝常发现车轮虫及指环虫寄生,鱼体易被寄生虫叮侵损伤、感染细菌。鱼自身的免疫细胞与细菌抗衡,使鳃片鳃丝形成一层“白膜”,“白膜”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厚,影响鳃的通透性,使鱼的气体交换受阻,处于应激状态。且“白膜”覆盖下的细菌经常缺氧繁殖,使鳃片、鳃丝出现白点和腐烂,鳃及内脏器官充血,鱼心率衰竭、停食、慢游,开增氧机无反应,开始大批死鱼。
2)细菌性急性烂鳃。细菌性烂鳃一般发生在高温期,水温越高发病越严重,特别是水质突然恶化,水色浑浊,投喂量过大,不经常调水、改底的池塘。细菌性急性烂鳃表现为鳃丝粘液增多,大面积的鳃丝都严重溃烂,一般鳃丝不完整,有时鳃盖内缘表皮也出血和溃烂,急性细菌性烂鳃往往死亡量较大。
3)疱疹病毒急性烂鳃。疱疹病毒病引起的烂鳃发生在水温18℃-28℃之间,水温太高、太低都不能发病。疱疹病毒引起的烂鳃表现为鳃丝呈局部性溃烂,一般只有少部分鳃丝严重溃烂,不溃烂处的鳃丝外观正常,习惯上称“花鳃”或“黑鳃“。这是近年来对河南、山西、河北等省鲤鱼养殖造成重大损失的主要病症。
防治措施
1)寄生虫性急性烂鳃
预防:鱼种放养前,用高锰酸钾10-20克/立方米水体浓度浸浴鱼种15-30分钟。
治疗:先杀虫,一般选用对应的杀虫剂即可,对于病情严重的还需要做水体消毒,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2)细菌性急性烂鳃
预防:要注意保持水体稳定,经常调水、改底。
治疗:通过外泼消毒剂和内服抗菌药物治疗。

3)疱疹病毒急性烂鳃
预防:在发病期要减料,并泼洒五黄精华液,药饵内服,可增强鱼体免疫力和抗病毒能力。
治疗:发病后减料并在饲料中添加免疫调节剂如水产免疫多糖和清热解毒的中药比如五黄精华液,对提高抗病能力效果明显。慎用刺激性大的药剂,否则可能会加快患病鱼死亡,后期内服抗菌药物,少量外泼刺激性小的消毒剂,防止细菌继发感染。
声明: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上列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本站所发布文章为原创的均标注作者或来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许可转载的请注明出处。本站所载文章除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