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地址:庆市川区道(原双竹镇)
13983250545

信:ycsh638

QQ:469764481
邮箱:ycsh6318@163.com

小棚虾养殖过程中的有机物管理

发表时间:2023/08/05 17:27:32  来源:见图中水印  浏览次数:1510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近年以来,高成功率和低风险使得小棚对虾养殖成为风靡全国的高效模式。自江苏开始,从北方的山东到南方的两广甚至内陆地区,该模式也开始出现并蓬勃发展,“小水体高产量”也成为了小棚养殖的一张名片。

而作为高密度养殖模式的代表之一,有机物管控是小棚养殖周期中的关键点,因管理不善造成的风险和损失也比比皆是。本期还请跟随笔者的脚步,一起探究如何管控有机物。

一、有机物的来源

由于小水体自身的不稳定性,小棚养殖过程中,藻类群体的新陈代谢较为剧烈,在环境变化之后(天气变化、人为搭棚),藻类死亡速率加快;盲目施肥引入大量外源性有机物;高温季节,由于生长周期缩短使藻类生长/死亡的失衡……这些容易导致水体有机物的突增。

观察气头水花能简单判断水质

大规模倒藻会导致有机物的突增

高密度养殖必然带来的是大量投喂,多数养殖者不会非常精确地计算每一餐的投喂量,通常采取足量投喂的策略,这也导致剩料、残饵的积累超过池塘的承载能力。

小棚是典型的半絮团养殖模式,水体中的絮团能提升池塘自身的自净能力,分解同化大部分养殖过程中产生的过剩有机物,使用化学制剂不当或频繁消毒均会对絮团造成破坏,使用质量欠佳的底物/微生态制剂则无法维持絮团。而这些会进一步促进池塘有机物的过剩。

絮团是保证小棚水质的重要因素

二、有机物过剩的危害

1、有机物的分解势必会消耗大量的氧气,过量有机物会引起水体溶氧的快速下降。

有机物的分解也会造成缺氧

2、大量的有机物聚集漂浮,会遮挡光线,同时降低藻类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影响其光合作用。

“熊猫眼”是有机物过剩的标志

3、大量溶解性有机物会造成水质粘稠,进而导致水体通透性下降,影响水体与空气间的物质交换。

水体通透性下降会导致“开锅水”

4、水体悬浮过多有机物,可能附着在鳃丝上,影响对虾的呼吸,严重的可能造成鳃丝变色。纤毛虫以有机物为食,有机物过剩也会引起纤毛虫大量繁殖附着,出现类似的状况。

纤毛虫的附着

刮动鳃丝,有机物附着

5、造成有害物质如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的产生和积累,严重情况下会造成死虾甚至“爆棚”。

“爆棚”是最严重的情况

6、有机物过剩会造成各种有害菌的大量繁殖(特别是弧菌),进而造成细菌感染。

弧菌喜好低氧高有机物的环境

三、有机物的管控

1、投饵控制。养殖流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天气、水质、虾的状况等),尽量计算好每餐的投喂量,突发剧烈的环境变化需酌减或适当停料。

2、小棚进排水结构特殊,若只为调温需要,可进行“套水”;若水体有机物过剩,可考虑插拔管,先排后进。

3、为保证絮团的稳定,非必要不应频繁消毒及大剂量使用化学底改,避免因此破坏水体自净能力。

4、根据天气及水体藻类群体状况进行肥水,补充尽量以碳源及微量元素为主,提高藻群的稳定性。礼蓝方案可考虑:池优美6-8棚/瓶及必绿得6-8棚/包。

5、定期使用微生态制剂。

日常使用:强力拜生源4棚/包+诺碧清生物净水剂6-8棚/包或力康德4棚/包。前42天5-7天一次,42天以后5天一次。

补充碳源:诺碧清生物净水剂8棚/包+红糖6-8斤/棚,浸泡2-4小时后使用。

强光照/高温季节:优彩乐6棚/包+诺碧清生物净水剂6棚/包,同时控制pH值。

浮头/有机物大量聚集:诺碧清生物氧化剂4棚/包,2天后诺碧清生物净水剂4-6棚/包。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订阅号头条@渔人刘文俊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头条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电脑网址: http://www.yc6318.cn 地址:重庆市永川区卫星湖街道  手机网址:http://m.yc6318.cn
重庆市永川区双竹渔业协会,重庆市永川区水花鱼养殖专业合作社,重庆吉永水产品养殖股份合作社,重庆市永川区丰祥渔业有限公司
本站微信:ycsh638,QQ:469764481,邮箱:ycsh6318@163.com

ICP备案/许可证号渝ICP备2020014487号-1

渝公网安备50011802010496号

诚信共建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