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13983250545
微信:ycsh638
QQ:469764481邮箱:ycsh6318@163.com
中国水产品未来钱景如何?
水产品不仅增速明显快于猪肉等主流肉类,而且增长稳健,波动程度相对较小。水产品作为肉类供给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成为有效和有益的补充,促进动物蛋白来源的多元化,为粮食及食品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在保障肉类产品整体供应数量的同时,水产品在促进消费升级、改善膳食结构、促进健康饮食方面,也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水产及相关行业:
近5年我国水产产量维持在6400-6600万吨,自然水域捕捞量下降,内陆地区自然水域围网拆除完毕,内陆自然水域养殖减少大环境。水产行业要增加产量满足消费者需求,更多通过提高养殖单产及增加远洋养殖来实现。水产养殖提高单产,需要改变原有的粗放性养殖模式,提高养殖密度,及时投喂饲料。养殖密度提高需要相应增氧设备,水净化耗材。原有鱼塘、水库养殖相对设备投入需求较小,高密度工厂化养殖,需要大量基础建设及硬件设施,包括但不限于增氧设备、水净化设备、自动投料设备等,同时还包括了水体多指标监测智能设备,设备能及时将数据返回数据中心,还能自动化启动及关停相应设备或给出相应建议,如果水体溶氧偏低,启动流水设备及增氧设备,气温偏低影响水产的采食量,水池底出现饲料剩余,适当提升减少饲料投喂量。渔业重点发展主要集中水产养殖集约化、工厂化和远洋养殖,远洋养殖装备、集约化及工厂化设备及智能化系统建设。育种选育、水产饲料是提高整体养殖水平重要手段,净菜和方便菜生产有利于提升整个产业产值、增加水产品需求。
小龙虾:
国内养殖和流通的小龙虾以克氏原螯虾为主,上世纪30年代从日本引进,目前我国小龙虾产量接近290万吨,养殖面积达到了2800万吨,主要集中于湖北、江苏、安徽、湖南以及江西五省。我国小龙虾下游加工产品包括了虾仁、虾尾、调味小龙虾等,还有深加工产品虾青素(虾红素)、甲壳素、壳聚糖等。目前,我国小龙虾的消费量超过260万吨,主产区各地积极发展小龙虾节庆活动,推动小龙虾消费和产业发展。
河蟹:
中国河蟹养殖业主要集中在华东、华中以及东北地区。主产区集中在江苏、湖北、安徽、江西、上海等长江中下游省份,辽宁、山东、黑龙江等地区也有少量分布。其中江苏河蟹产量占比高达47%,其次是湖北、安徽和辽宁,分别占比20%、13%、8%。大闸蟹产业链中生产端极为分散,主要以家庭农场、合作社为主,少部分龙头企业;加工端有丰收蟹庄、汇尔康、陆龙兄弟、姑香、喜福瑞、美味栈、源尔康、辽海、邓仕食品等加工企业;由于大闸蟹的鲜活特性,对冷链要求高,流通端主要由冷链巨头顺丰、京东等掌握;零售端,近年电商增速较快,线上渗透率大大提高,阳澄湖大闸蟹线上渗透率超过70%,但其他品牌大闸蟹仍以线下渠道销售为主。
鲈鱼:
是我国水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鲈肉多刺少,味道清香,是一种优质淡水鱼类,很受消费者欢迎,有“淡水石斑”之称。由于大口黑鲈人工配合饲料的技术突破与推广应用、冷链运输技术的成熟和消费市场的拓展,大口黑鲈养殖区域与养殖规模迅速扩大,主产区从沿海省市扩展到内陆多个省市。当下已成为国内鱼类养殖中的“网红鱼”。目前国内鲈鱼仍以淡水鲈鱼为主,虽然海水鲈鱼养殖产量也表现为稳步增长态势,但2018年以来整体海水鲈鱼占比持续下降,截至2021年已下降至22.1%,主要增量由淡水鲈鱼提供。海水鲈鱼整体养殖成本和价格略高于淡水鲈鱼,淡水鲈鱼仍存在较大的可渗透空间,短期内淡水鲈鱼是将是主要增量来源,预计产量和占比将持续提升。
声明: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上列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本站所发布文章为原创的均标注作者或来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许可转载的请注明出处。本站所载文章除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E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一线"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