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13983250545
微信:ycsh638
QQ:469764481邮箱:ycsh6318@163.com
双重病毒的肆虐: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与大口黑鲈虹彩病毒
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SKNV)被列为国家二类动物疫病,是鳜鱼养殖业的“头号杀手”。其发病呈现典型季节性暴发特征:水温28-30℃时最活跃,25-34℃为流行范围,而低于20℃则基本不发病。病毒潜伏期短、致死迅猛,发病初期仅零星死鱼(约10尾/日),但3日内死亡率即飙升至70-80尾,5-7天内可达每日上千尾,排塘率超90%。病鱼表现为“黑头黄身”、眼球突出、内脏器官点状出血,解剖可见脾肾肿大呈紫黑色、肠内充满黄色黏稠物。
大口黑鲈虹彩病毒(LMBV),看名字就知道,是加州鲈的“头号杀手”,同样可感染鳜鱼引起发病,是蛙虹彩病毒的一种,我们常说的鳜蛙虹彩病毒(MRV)一般认为是LMBV的变异种。这一病毒的发病季节类似,一般在水温为25℃~32 ℃左右的夏季暴发,其发病症状十分典型,发病初期体表会有出血点,解剖发现肝脏肿大,随着病情加重,体表出血点会进一步扩大,且肝脏发白无血色,发病中后期,体表严重溃烂,呈沿肌肉横向、纵向扩散,肝脏变成“豆腐肝”,毫无血色。
水温调控结合科学管理避免高温炙烤
如此的极端高温天气,人都要中暑了,更何况鱼,但是人能往空调房里钻,鱼怎么办。
夏季持续高温,经常出现水温分层现象,表层水体受光照直射温度高而密度小,中间层则为温跃层,属于温度骤变区,底层水体温度低而密度大,通过加深水位是避免鱼体“高温中暑”的好方法,但仍要注意,温跃层往往会阻碍上下层水体的物质交换,高温天气尤其是中午应加开增氧机与扒水机通过机械搅动促进水体交换。另外可通过设置遮阳网、用低温水(井水)等措施进行降温。
另外,极端天气叠加雨水反复,增加了应激源,业内人士建议做好抗应激的准备,如有发病的苗头注意做好控料甚至停料的操作,避免增加鱼体肝肾代谢压力,同时并发症包括细菌病、寄生虫病、肝胆综合征等增多,应做好内服护肝强体操作,做好水体消毒但注意避免强刺激减少应激源。
声明: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上列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本站所发布文章为原创的均标注作者或来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许可转载的请注明出处。本站所载文章除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E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一线"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