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13983250545
微信:ycsh638
QQ:469764481邮箱:ycsh6318@163.com
三峡工程运行以来长江南京河段河床演变特征分析
0 引 言
2003年以来,随着长江上游三峡工程及水库群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行,长江中下游干流输沙量大幅减少,这将导致中下游河床长期处于冲刷状态,直接影响防洪、航运及两岸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对于三峡工程坝下游河床冲淤及演变规律的研究一直受到了学者们的高度关注。长江南京河段位于长江下游,河段内洲滩发育,历史上河势不够稳定,曾多次发生主支汊易位、江岸崩塌、航道变迁等问题,河道演变情况十分复杂。经过9次大规模河道治理工程,大部分河段岸线崩退、深泓频繁摆动基本被控制。然而,因上游三峡及水库群等工程的建设与运行,南京河段水沙条件、河床冲淤及滩槽变化等河床演变特征出现了新的动态变化。因此,亟待重新评估该河段近年的河床演变规律。
已有关于南京河段近几十年河床演变的研究较多,但由于受水文测站布点、地形资料制约或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往往只局限于某个分河段。洪思远等论证了新生洲洲头控制对新济州汊道水动力变化及主支汊演变的重要性,提出了在三峡水库运行后新水沙条件及河势变化要求下守护洲头的合理工程措施。屈贵贤等基于GIS分析了梅子洲洲头护岸工程对该河段河势演变的影响,认为护岸工程的实施使该河段左侧岸线及深泓摆动幅度明显趋小,河道平面变形得到了有效控制。杨小亭等以1998—2015年龙潭水道演变过程为出发点,从河床冲淤、洲滩和河道稳定性等方面的变化综合判定了三峡水库拦沙蓄水导致龙潭段河床总体呈冲刷的态势,但其调整较为缓慢,冲淤幅度很小。针对八卦洲左汊淤积萎缩问题,许多学者通过数学或河工模型,探讨分析了洲头鱼嘴、左汊进口切滩、疏浚扩卡、洲尾导流坝及右汊潜坝等整治措施对河势演变要素的影响,结果均表明整治工程基本遏制了八卦洲左衰右兴的趋势,总体河势逐渐稳定。上述研究大多集中在局部河段治理措施分析或工程对河道演变、防洪及航运的影响方面,对于三峡工程运行后水沙条件变化对南京全河段河势演变影响方面的认识不足。对此,朱宇驰、徐韦等基于1998—2010年的河道地形资料,利用GIS、RS和数字高程模型研究了三峡工程运行对南京全河段河床冲淤演变的影响,发现2008年之前三峡蓄水对河床演变的影响并不明显,2013年后河床呈现出冲刷的态势;其他关于南京全河段河床演变研究的时间节点也以截至2010年左右为主。显然,当时三峡工程运行时间还不是很长,河床冲淤调整还需较长的响应时间,上述研究并不能体现出三峡运行对南京河段河床冲淤演变的长期作用效应。综合来看,三峡工程运行以来,长江南京全河段20多年的河床冲淤及演变时空变化特征仍不明晰。
因此,本文通过收集长系列年及最新水文泥沙和地形资料,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在分析三峡工程运行前后水沙条件变化的基础上,对长江下游南京全河段河床冲淤及岸线、洲滩演变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以期为新时期长江岸线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最新的科学依据。
1 研究区概况、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区域
研究区位于长江南京河段,地处长江下游,上起慈湖河口,下至大道河口,全长约97 km, 上下游分别与马鞍山河段的小黄洲汊道及镇扬河段的仪征水道连结(见图1)。河段内洲滩发育,平面形态为宽窄相间的藕节状分汊河型,自上而下由新济(新生)洲汊道段(A)、梅子洲汊道段(B)、八卦洲汊道段(C)和龙潭仪征水道段(D)组成,各汊道段首尾都有节点控制河势,节点处河宽在1.1~1.4 km。
慈湖河口—下三山为新济洲汊道,属顺直多汊型河道,从上而下分布着新生洲、新济洲、子母洲和新潜洲;目前左汊为支汊,分流比约为37%,平均河宽1.2 km, 平均水深11.9 m; 右汊为主汊,平均河宽1.8 km, 平均水深14.5 m。下三山—下关为梅子洲汊道,为微弯双分汊河型,进出口分别为七坝和下关束窄段,中间段由梅子洲分为左右两汊,左汊内尾部有潜洲;左汊为主汊,分流比约为95%,多年来较为稳定。八卦洲汊道上起下关、下止西坝,属弓型分汊型河道,其分流段自南京长江大桥至八卦洲洲头,主流偏向左岸下行,在左汊口门上游分左右两支分别进入左右汊;左汊为支汊,水浅且弯曲,由进口段、南化河弯、黄厂河弯和出口段四个河弯组成,平均河宽0.8 km, 平均水深11.3 m, 近年来分流比维持在12%~16%左右;右汊宽深且顺直,平均河宽1.2 km, 平均水深22.8 m。西坝—三江口节点为龙潭水道,全长约21 km, 中段左岸有兴隆洲和乌鱼洲凸岸边滩,自1985年实施兴隆洲左汊封堵后,成为单一微弯河道,平面形态呈反S型,河道深槽紧贴凹岸,整体水深条件优良,平均河宽在1.2~1.8 km, 平均水深20.0~28.4 m。三江口至大道河口为仪征水道,长约12 km, 平面形态呈单一微弯,平均河宽1.7 km, 平均水深19.2 m。
1.2 数据资料及处理
1.2.1 来水来沙特性分析
南京河段属感潮河段,全年除枯季大潮有上溯潮流外,基本上为单向下泄流,径流是本河段造床的主要动力因素。本河段无常年水文站,上游控制站有大通水文站,该站以下干流区间入汇流量约占大通站的3%左右,因此可采用大通站的水沙资料反映本河段的来水来沙特性。收集大通水文站1950—2020年月均流量、输沙率及含沙量数据,用于分析南京河段年径流总量、年输沙总量及含沙量特征。
1.2.2 河床冲淤分析
收集长江南京河段1998年、2001—2020年期间每隔5 a的河道地形与固定断面观测资料,用于计算分析河床冲淤量、冲淤强度、冲淤厚度等的变化,计算范围为南京河段新济洲汊道至龙潭仪征水道段。为便于计算和统计,根据南京河段河势特征将其划分为9段:新济洲左汊段(A1)和右汊段(A2)、梅子洲分汊前干流段(A3)、梅子洲左汊段(B1)和右汊段(B2)、八卦洲分流段(C1)、八卦洲左汊段(C2)和右汊段(C3)、龙潭仪征水道段(D)[见图1(b)]。
冲淤量采用较为常见的断面法进行计算(受篇幅限制,详细计算步骤参见文献[24])。对1∶10 000实测地形图切割断面,弯曲段及变化较大部位间隔适当缩小,共计128个断面。河道断面一般按1∶5 000进行数据提取,对陡坎及局部地形变化剧烈区域横向点距进行加密。为了解河槽不同部位的冲淤情况,分别计算了洪水(60 000 m3/s)、平滩(45 000 m3/s)、中水(30 000 m3/s)、枯水(10 000 m3/s)四级流量对应水位以下河槽的冲淤量,因分析河段较长且河段内无常年水文站,沿程各控制断面的计算水位由以往数学模型成果确定。
此外,根据2006年和2020年河道地形图,计算三峡工程运行后2006—2020年南京全河段冲淤厚度平面分布情况。通过对堤防内河道建立三角网格,提取两测次水下地形资料的三维地形散点数据(平面坐标x、y,高程z),采用克里格插值法在网格节点计算出节点高程,两测次高程之差即为冲淤厚度。
[24] 许全喜.三峡工程蓄水运用前后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冲淤规律研究 [J].水力发电学报,2013,32(2):146-154.XU Q X.Study of sediment deposition and erosion patterns in the middle and downstream Changjiang mainstream after impoundment of TGR [J].Journal of Hydroelectric Engineering,2013,32(2):146-154.
1.2.3 河床演变分析
长江下游马鞍山河段下段的小黄洲汊道与南京河段的新济洲汊道相接,小黄洲汊道与新济洲汊道之间的单一河段为小黄洲汊道汇流段,即南京河段的进口段。根据南京河段所处位置及上下游河段特性,考虑到上游小黄洲汊道的河床演变对南京河段进口段的影响较大,本次河床演变分析的研究范围确定为从马鞍山河段的小黄洲汊道至南京河段的龙潭仪征水道。
所用资料为南京河段和小黄洲汊道1959—2020年期间特征年份的1∶10 000河道地形图,以及1959—2020年历年的分流比数据(根据所收集的资料情况,个别河段使用的资料年份稍有差异)。通过对相邻测次地形图等高线进行平面套绘,分析洲滩等河床演变要素的变化,简要分析小黄洲汊道段近期演变特征,重点分析南京河段的河床演变特征。
以上数据来源如表1所列。
2 南京河段来水来沙条件变化
1950—2020年期间,大通站年径流量无显著单向趋势性变化,年输沙量呈阶段性减少态势。三峡工程运行前后多年平均径流量分别为9051亿m3和8771亿m3,径流量略有减少,偏枯3.1%左右(见图2、表2)。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长江上游水土保持、水利工程拦沙、河道采砂等人类活动影响,长江上游流域来沙逐渐减少。长江中下游输沙量也明显减小,大通水文站输沙量以葛洲坝工程和三峡工程的蓄水为节点,呈阶段性减少的变化趋势:1951—1985年多年平均输沙量为4.70亿t; 1986—2002年多年平均输沙量减少至3.40亿t; 特别是2003年三峡工程运行后,减幅更加显著,2003—2020年多年平均输沙量1.34亿t, 较三峡工程运行前的1951—2002年输沙量减少了68.6%,同期多年平均含沙量也较三峡运行前1951—2002年的0.471 kg/m3减少了67.7%(见图2、表2)。
2020年长江发生了近年来仅次于1954、1998年的流域性大洪水[8],据大通水文站实测资料统计,2020年径流量为11 180亿m3,较2003—2019年均值增大了29.5%;年输沙量为1.64亿t, 与三峡工程运行前的1951—2002年、2003—2019年均值相比,分别偏少61.6%、偏多24.2%;年平均含沙量为0.146 kg/m3,较2003—2019年均值减小了3.9%(见表2)。
3 三峡工程运行以来南京河段河床演变特征
3.1 河床冲淤变化
三峡工程于1994年12月正式开工建设;2003年6月蓄水至135 m, 进入围堰蓄水期;2006年10月坝前水位抬升至156 m, 进入初期蓄水期;2008年9月底开始实施175 m试验性蓄水运行,并于2010年10月首次成功蓄水至175 m。此外,2011—2016年,三峡上游相继有金安桥、龙开口、鲁地拉、向家坝、溪洛渡等8座水库建设与运行。根据三峡及上游水库群运行情况和已有地形资料情况,将时段划分为:1998—2001年(三峡蓄水前)、2001—2006年(三峡围堰蓄水前后)、2006—2011年(三峡蓄水初期至175 m试验性蓄水期、水库群运行前)、2011—2016年(水库群相继运行期)、2016—2020年(水库群运行后)5个阶段,分别描述南京河段河床冲淤特征。不同时段下南京河段平滩河槽冲淤量计算结果如表3所列。
三峡工程运行前的1998—2001年,由于经历了1998年长江大洪水,南京河段河床发生剧烈冲刷,全河段平滩河槽累计冲刷泥沙6 346万m3,单公里年均冲刷强度达到22.15万m3/(km·a)。沿程自上而下呈冲淤交替,新济洲和梅子洲汊道支汊、八卦洲分流段淤积,其余河段处于冲刷状态,发生冲刷的河段以新济洲主汊、八卦洲主汊至龙潭仪征水道段冲刷较大,冲刷量共占总冲刷量的88%。
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江上游输沙量减少明显。三峡水库于2003年6月蓄水后,水库拦截了入库泥沙的70%以上,导致长江中下游来沙量进一步减少。来水量也以中小水年为主,仅2005年、2010年、2012年、2016和2020年水量较大,其余年份径流量均较蓄水前有所减小,尤以2006年最少,较蓄水前多年平均值偏枯24%(见图2)。水沙条件的变化,对南京河段河床冲淤产生一定影响。2001—2020年,南京河段平滩河槽累计呈冲刷,共冲刷泥沙10 691万m3,年均单公里冲刷强度5.89万m3/(km·a)。断面表现为“滩槽均冲”,冲刷主要集中在平滩河槽,其冲刷量占洪水河槽冲刷量的90%,沿程上总体具有上淤下冲的特征,其中梅子洲汊道段冲刷强度最大,龙潭仪征段冲刷量最多。
其中,在2001—2006年,三峡工程由施工期进入围堰蓄水阶段,南京河段来水来沙较少,清水下泄作用还不明显,整体略有冲刷,平滩河槽共冲刷了254万m3,年均冲刷强度仅0.53万m3/(km·a),新济洲主汊、梅子洲分流及主汊段冲刷相对明显,其余河段均表现为淤积。2006—2011年,三峡工程相继进入初期蓄水和175 m试验性蓄水运行期,下泄泥沙减少但南京河段来水量增加,清水下泄作用下南京河段冲刷逐渐增大,其平滩河槽共冲刷泥沙5 462万m3,年均冲刷强度为11.44万m3/(km·a),远大于围堰蓄水期。冲刷主要以龙潭仪征段和梅子洲分流段为主,冲刷量分别占65%、33%。2011—2016年,随着上游水库群相继运行,下泄泥沙进一步减少,在2012年、2016年大水年叠加作用下,清水下泄作用加强,南京河段(除新济洲右汊外)呈全程冲刷,尤以梅子洲分流及左汊段冲刷幅度最大,全河段平滩河槽总冲刷量为6 688万m3,年均冲刷强度14.01万m3/(km·a),大于围堰蓄水至试验性蓄水期。上游水库群运行后的2016—2020年11月,南京河段则普遍出现了淤积,平滩河槽共淤积泥沙1 713万m3,淤积强度4.48万m3/(km·a)。可能是因为2016—2019年以中小水年为主,来水来沙量均较小,造床作用不明显;加上在2020年长江流域性大洪水作用下,上游来沙量显著增多,且本河段汛期洪峰水位高、高水位持续时间长,不仅削弱了河段内泥沙输移能力,也造成边滩泥沙淤积增多。
结果表明,三峡工程运行引起南京河段河床整体呈冲刷且逐年加剧的态势。特别是从2006年三峡进入初期蓄水阶段后,冲刷明显增大,2006—2020年全河段平滩河槽累计冲刷10 437万m3,年均冲刷强度7.81万m3/(km·a),相比于2001—2006年的冲刷强度增大了近14倍;冲刷形态以平滩河槽冲刷为主,其冲刷量占洪水河槽冲刷量的74%;从冲刷空间分布来看(见图3),新济洲左右缘下段、梅子洲分流段大胜关一带、梅子洲左汊五桥下游一带以及龙潭仪征水道的局部险工段和主流顶冲位冲刷较明显,最大冲深普遍达到10 m左右,全河段平均冲刷厚度为0.673 m。
3.2 近期河床演变特征
近60 a来,长江南京河段的河床演变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且人为因素影响日益增强。自50年代开始,南京河段先后实施了9次较大规模的河道整治工程,护岸总长度达到约110 km。
3.2.1 三峡工程运行前演变
三峡工程运行前,南京河段总体大致以20世纪70年代为界,经历了由自然演变逐步转变为人工控制期演变的过程,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强,河道整体成为受工程控制较强的河段。三峡运行前南京河段河床演变及汊道分流比变化情况如图4、图5所示。
(1)自然演变阶段(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70年代):
1973年以前,上游马鞍山河段的小黄洲洲体变形强烈,洲头及左右缘冲刷崩退、洲尾淤长,小黄洲左汊由衰退转为发展,其分流比缓慢增加[见图5(a)、图6]。受上游小黄洲汊道河势变化的影响,新济洲汊道在自然演变期主要经历了主支汊易位的过程,1959—2000年左汊分流比由64%下降至37%。梅子汊道分流段(即七坝、大胜关束窄段)在1970年以前的河势变化主要表现为深泓逐渐脱离三山矶节点向七坝左移,左岸陈山顶子至七坝自上而下曾发生崩岸。梅子洲汊道受上游七坝和下游下关节点段河势演变的直接影响,1970年以前大胜关—梅子洲头、梅子洲左汊左岸九袱洲一带以及下关—浦口段岸线因冲刷而崩岸频发。八卦洲汊道在1985年以前洲头未守护时期,分流段主泓频繁摆动、分流点下移,导致八卦洲头持续崩退,整体呈左衰右兴的发展趋势。龙潭水道总体经历了从顺直-弯曲-分汊-单一段的演变过程,1970年以前边界不稳定,河道摆动幅度大,加之受上游八卦洲水道左右汊兴衰交替的影响,主流摆动明显;仪征水道受上游龙潭水道河势的影响,在1998年以前其演变也呈深泓往复摆动的特征,导致三江口附近、世业洲右汊口门及新河口附近等几处相继出现崩岸。
(2)人工控制期演变期:
20世纪70年代,小黄洲经过1973—2000年洲头守护工程、长江隐蔽工程等相继治理后,其洲头崩退基本停止、洲尾淤长速度趋缓(见图6)。新济洲汊道经2000年南京河段二期整治工程后,宏观河势已逐渐趋于稳定,左衰右兴的态势得到了遏制,2000—2003年,左汊分流比维持在37%~40%左右。自1970年对七坝、大胜关、梅子洲弯道以及下关、浦口实施护岸工程后,七坝、大胜关束窄段—梅子洲汊道段江岸崩塌基本停止,河势渐趋稳定,至此七坝—大胜关、下关—浦口岸线得到守护并形成河势控制节点。八卦洲汊道在1985年实施八卦洲汊道整治工程后,分流区主泓趋于稳定,洲头崩退得到控制,左汊衰退速率减缓,河势也进入了相对稳定的阶段。龙潭仪征水道在先后实施的70年代护岸工程、80年代控导工程和汊堵工程、1994—1996年新河口抛石护岸工程作用下,加上上游八卦洲汊道河势趋于稳定,经河床自动调整,该河段河势基本稳定。
综上,三峡工程蓄水前的自然演变阶段,南京河段整体河道边界不稳,河道摆动幅度大,加之受上游河势影响,主流不稳,部分汊道河段主支汊易位或互为消长,部分河段甚至发生了河型转换;在20世纪70年代至2000年实施的一系列护岸工程、整治工程的作用下,岸线边界逐渐稳定,加之上游小黄洲汊道河势也逐渐稳定,南京河段河势总体渐趋稳定,河床演变主要体现在局部滩槽变化上。
3.2.2 三峡工程运行后演变
三峡工程运行后南京河段河床演变情况如图7、图8所示。三峡工程运行后,来水来沙条件的改变导致南京河段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冲刷,但在一系列护岸工程、河势控制工程作用下,河段内河床仍保持原有的演变规律,河势总体基本稳定,岸线与洲滩平面变形不大,也未发生长河段的主流大幅摆动现象。南京河段的河床变化主要表现为冲刷导致的局部河势调整。特别是在一些无护岸工程的迎流顶冲和深槽贴岸带附近,部分河段长期受水流冲刷易发生崩岸,还有一些汊道段支汊分流比持续下降,其分流段深槽往主汊方向摆动对支汊入流也具有不利影响。例如:新生洲右缘未护岸段局部冲刷崩岸;八卦洲右汊口门上元门边滩深槽右移,伴随左汊分流比持续减小;龙潭仪征段的乌龙山边滩和兴隆洲心滩深槽冲刷发展。具体变化如下:
2006年以来,上游小黄洲汊道的河势总体稳定,洲尾淤长基本停止,但出现了洲尾岸线右摆的变化,摆幅约为450 m, 基本与新生洲洲头岸线形成平滑连接的走向,同期右汊出口段-10 m深槽也发生右摆并有所束窄[见图6(b)]。小黄洲左汊自1973年实施洲头守护工程至今,分流比一直呈缓慢增加的态势,2019年虽实施了左汊口门守护工程,但左汊分流比仍快速增大,2018—2020年分流比已增大至37%左右,较三峡蓄水前1998年增大了约61%[见图5(a)]。这些变化对马鞍山河段及下游新济州汊道段河势稳定具有不利影响。
在上游小黄洲、南京河段二期整治工程以及新济洲河段整治工程等一系列河势控制和护岸工程控制作用下,新济洲汊道段的岸线与深槽平面位置总体变化不大,宏观河势渐趋稳定,左衰右兴的态势得到了遏制,三峡工程运行至2020年,左汊汛期分流比基本维持在34%~40%左右。但受上游小黄洲汊道局部河势变化的影响,近年来新济州汊道局部岸段仍处于调整中,特别是一些护岸工程空白段,如新生洲洲体右缘下段存在局部未护岸段,岸坡土体长期受水流冲刷,同时受右岸樊家矶挑流影响,2016—2020年出现局部冲刷与崩岸,-10 m线呈锯齿状崩退左移。鉴于近年来,上游小黄洲汇流段局部河势的调整和小黄洲左汊分流比持续增大,目前虽然新济州汊道滩槽总体仍保持较好的平面形态,但这些变化若持续下去,将不利于新济州汊道左汊入流,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汊道左衰右兴的态势,值得重视。
经过历次河道整治工程,梅子洲汊道河段在进出口七坝和下关节点段的约束下,总体河势保持基本稳定,虽然河段内河床冲刷量较大,但主要以纵向冲刷下切为主,最大冲刷厚度普遍达到10 m左右。进出口段的七坝、大胜关和下关、浦口节点段的深泓走向与滩槽平面位置的变化均不大,汊道段在上下游节点、梅子洲一带护岸工程保持良好的情况下,主支汊仍会保持比较稳定的河势。但梅子洲汊道河段的部分险工段和迎流顶冲部位岸坡普遍较陡、滩地较窄,堤防距离水边较近,且处于主流顶冲区域,易形成高强度冲刷从而诱发崩岸,目前河势基本稳定对已做护岸工程的依赖性较大,未来在保持护岸工程状况良好的条件下,基本稳定的河势将继续维持下去。
在1985年实施八卦洲汊道整治工程后,八卦洲汊道段的河势进入了相对稳定的阶段,2018—2020年南京河段再次实施的八卦洲汊道整治工程,使该河段河势进一步得到稳固,经历了2020年大洪水的考验,至今洲头仍保持基本稳定。然而,尽管整治工程遏制了八卦洲左汊的衰退速率,但其分流比仍在缓慢下降,如2003—2013年汛期分流比维持在13.8%~19.4%,2014—2020年汛期分流比已下降至16%左右。此外,近年来右汊口门上元门边滩前沿-10 m深槽出现了明显右移,该变化可能会对左汊入流产生不利影响。
龙潭仪征河段总体河势多年保持基本稳定,该河段河床变化主要表现为深槽冲刷。其中,龙潭水道段兴隆洲心滩上游的河势条件相对稳定,近年来过渡段和下弯道段冲刷较明显,过渡段的乌龙山边滩前沿-10 m深槽和下弯道段的兴隆洲心滩-10 m深槽向左均有所冲刷展宽,心滩左槽的冲刷发展可能会加重龙潭河口附近局部江岸的冲刷;仪征水道段自1998年以来岸线和深泓平面位置基本稳定,-20 m深槽自入口至世业洲分流区全线贯通,深槽右缘与尾部有所冲刷,尾部冲刷幅度相对较大,2006—2020年-20 m深槽向右展宽约100 m, 槽尾下延约1.2 km。
综合来看,三峡工程蓄水运行后,南京河段河势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调整,但平面形态仍保持总体稳定,岸线冲淤总体变化不大,深泓横向摆动较少,深槽平面位置基本稳定,河型没有发生变化。
4 结 语
三峡工程蓄水运行近20 a以来,长江下游径流量变化不大,但输沙量锐减,导致长江南京河段整体呈冲刷状态。2001—2020年全河段累计冲刷量达到10691万m3,冲刷形态具有“滩槽均冲”和以平滩河槽冲刷为主的特点,2006年以后冲刷加剧,2006—2020年冲刷强度相比于2001—2006年增大了近14倍;沿程自上而下由运行前的“冲淤交替”变为“上淤、下冲”,其中,梅子洲汊道和龙潭仪征水道段冲刷相对较大。
三峡工程运行后来水来沙条件的改变虽使南京河段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冲刷,但在已实施的河道整治与护岸工程共同作用下,南京河段河势总体基本稳定,深泓横向摆动较小,岸线和深槽平面位置变化不大,河型也没有发生变化。但仍存在局部河势的冲刷调整,主要表现为:
(1)受上游小黄洲汊道汇流段局部河势变化(洲尾岸线和-10 m深槽右摆、左汊分流比缓慢增大)的影响,新生洲洲体右缘未护岸段出现了局部冲刷与崩岸,小黄洲尾局部河势的变化可能会一定程度地加剧新济州汊道左衰右兴的趋势。
(2)近年来,八卦洲汊道左汊分流比仍呈减小态势,同时右汊口门上元门边滩-10 m深槽明显右移,对左汊入流不利。
(3)龙潭仪征段总体河势稳定,乌龙山边滩前沿、兴隆洲心滩深槽有所冲刷发展。
建议下一阶段密切关注上游小黄洲汇流段局部河势和左汊分流比的变化情况,开展该变化对下游新济州河段河势影响的研究工作;对八卦洲右汊上元门边滩深槽平面位置进行持续观测,适时开展上元门边滩深槽平面变化与八卦洲左汊分流比关系的相关研究工作;对重点险工段、迎流顶冲和深槽贴段(含护岸空白段)及河势控制节点加强水文和水下地形监测,必要时实施适当的工程措施,以确保长江南京河段河势长期稳定。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