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地址:庆市川区道(原双竹镇)
13983250545

信:ycsh638

QQ:469764481
邮箱:ycsh6318@163.com

正确分析发病原因,才能精准诊断鱼病

发表时间:2019/06/21 21:00:50  浏览次数:2103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一、鱼病发生的原因:外因与内因、外部因素和内在因素

为了较好的掌握发病规律和防止鱼病的发生,首先必须要了解各方面的原因,鱼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既有外因也有内因,查找根源时不应只考虑某一个因素,应该把外部因素和内在因素联系起来加以考虑,才能正确的找出发生鱼病的原因。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一)外部因素

1.化学物质

池水化学成分的变化往往与人们的生产活动、周围环境、水源、生物活动、底质等有关。如果鱼池长期不清塘,池底会堆积大量没有分解的剩余饵料和鱼类粪便等积累物质,这些积累物质在分解过程中会大量消耗水中的氧气,同时还可能会释放出硫化氢,沼气,碳酸气等有害气体,其超量时会毒害鱼类。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工厂、矿山和城市排出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日益增多,有些地方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比较高,有些重金属毒物轻则影响鱼的健康,重则引起鱼的大量死亡,使鱼的抗病机能削弱或引起传染病的流行,在这些地方修建鱼池也容易引发疾病。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2.酸碱度

养殖水体应以PH6.5~8.5为宜,水体PH值低于5或高于9.5时,会使鱼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3.溶解氧

水中溶解氧含量的高低对鱼的生长和生存有直接影响。在低溶氧时,水中鱼对饵料的利用率较低,体质渐虚,溶解氧低至浮头时,如果短时间内不增加水体溶氧量就会造成鱼体死亡;溶解氧过多,或过饱和时,则又可能会使水花(鱼苗)或苗种患气泡病。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4.水温

水生动物在正常条件下,体温是随着外界的水温变化而变化的,外界水温变化过快,鱼就难以适应,容易造成死亡。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苗种在运输过程中和下塘时要求水温变化不超过3℃,长期的高温或低温对鱼会产生不良影响,如水温过高时可使鱼的食欲下降,苗种进温室越冬时,进温室前后的水的温差不能相差过大,相差3℃时就会引发鱼病或死亡。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5.机械性损伤

拉网捕鱼,鱼种运输以及人工授精时的操作不当,常使鱼受伤,引起组织坏死,同时伴有出血现象,使鱼容易被水霉污染。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二)生物因素

一般常见的鱼病多数是由各种生物传染或侵袭而引发的,另外还有一些直接吞食或直接危害鱼的敌害生物,如池塘里的青蛙会吞食鱼的卵和幼鱼。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三)人为因素

1.放养密度过大和混养比例不合理

合理的放养密度和混养比例能够增加鱼的产量,但当放养密度过大时会造成缺氧并降低饵料的利用率,导致鱼的生长速度不一致,体型大小悬殊,同时由于缺乏正常的活动空间,加之代谢物增多会使其正常的摄食生长受到影响,抵抗力下降发病率增高。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另外,不同规格的鱼同时饲养会发生大欺小或相互追咬的现象,长期受欺负的鱼、被咬伤的鱼往往有较高的发病率,当然鱼类食性不同,混养时应注意比例和规格,如果比例不当不利于鱼的生长。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2.饲养管理不当

饲料营养不全面,不能满足鱼的生长发育的需求,如长期缺乏或欠缺维生素、无机盐,同时不清洁或变质的饲料,投食不均匀及水草丛生,水质恶化,投喂不规律等均能引发鱼病。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3.饲养池及进排水系统设计不合理

养鱼池特别是其底部设计不合理,是不利于池中残饵和污物的彻底排除,易引发水质恶化时发病,进排水系统不能独立,一池鱼发病往往会传播导致另一池鱼的发病,这种情况特别是在大面积精养或流水池养殖时更要注意预防。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4.消毒不彻底

鱼体、池水、底质、食场、工具等消毒不彻底,会使鱼的发病大大增加。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5.检疫不严

从外地引种时,未经检疫,使伤鱼、带病原体的鱼混入池内,从而引发鱼病。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四)内在因素

一条鱼是否得病,除上述外在因素外,主要还取决于鱼的内因,即鱼的免疫力,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对于不同的疾病的抵抗力也有所不同,如出血性水肿病会引起鱼大面积的死亡,而三代虫病等引发的疾病危害要小得多;另外于在不同的生长时期,对同一疾病的抵抗力也有所不同,如苗种期得小瓜虫病的机会要大于成鱼期。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黄颡鱼出血性水肿)

二、鱼类患病的源头
鱼类患病多是鱼体与其生活的水环境不协调的结果。一方面鱼体质差、抗病能力弱。另一方面,水体水质不适合鱼类生活,存在危害鱼类生活的病原体等致病因素。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环境因素分为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池塘条件三个因素。物理因素,主要为水体温度和透明度。一般随着水体温度的升高,透明度会降低,病原体的繁殖速度会加快,鱼病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但是个别喜低温种类的病原体除外,如水霉菌、小型点状极毛杆菌等。化学因素也就是化学指标,通常是指水质好坏的主要指标,也是导致鱼病发生的最主要的因素。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养殖池塘中化学因素主要是溶氧量、pH值和氨态氮含量,在溶氧量充足、pH值适合和氨态氮含量比较低的时候,鱼病的发生率自然不高,反之的话就很容易发病了。比如在缺氧的时候鱼体很容易感染烂鳃病,pH值低于7时极易感染各种细菌病,氨态氮含量过高时极易发生暴发性出血病。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池塘条件主要的就是指池塘的大小和底质。一般来说较小的池塘温度和水质变化都是比较大的,鱼病的发生率也会比较大池塘的高。底质为草炭质的池塘pH值一般都会比较低,有利于病原体的繁殖,导致鱼病发生率较高。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底泥厚的池塘,病原体含量高,有毒有害的化学指标一般也比较高,因而也容易发生疾病。很多的鱼病可能都是由于各种的生物传染,某些生物侵袭鱼体所导致的,这些来讲都应该算是生物因素了。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很多的鱼类生病都是由于一些个微生物和寄生虫,正是由于他们在鱼类的体表或是体内寄生生活,它们就需要鱼体的营养,这样一来就会破坏鱼的组织和器官,严重的影响了鱼类的生命活动。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传染性疾病和寄生性疾病。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另外,还有一些生物,如水藻和水绵等,它们在池塘大量繁殖时,消耗肥料使水质变瘦,同时影响鱼类活动,也妨碍打网操作,有时甚至会把鱼网死。水蚤、鸥鸟和椎实螺等是鱼类寄生虫的宿主,对鱼病的发生影响很大。水鸟、水蛇、水生昆虫、肉食性鱼类和青蛙等,这些都能直接伤害或吞食鱼类。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人为因素,在精养池塘,人为因素的加入大大的加速了鱼病的发生,如放养密度过大、大量的投喂人工饲料和机械性操作等等,都会使鱼病的发生率大幅度的提高。鱼的体质因素主要为品种和体质,是鱼病发生的内在原因,也是鱼病发生的根本原因。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一般杂交的品种较纯种的抗病力强,当地品种较引进品种抗病力强。体质好的鱼类各种器官机能良好,对疾病的免疫能力和抵抗力都很强,鱼病的发生率较低。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鱼类的体质也与饲料的营养密切相关,当鱼类的饲料充足,营养均衡时,鱼的体质就会比较健壮,较少得病,反之体质较差,免疫力降低,对各种病原体的抵御能力下降,极易感染发病。同时在营养不均衡时,又可直接导致各种营养性疾病的发生。有时由于拉网运输时操作不当,导致鱼体受伤严重,一时间很难恢复,导致病菌乘虚而入,使得鱼病发生。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三、鱼病的诊断:根据内脏的多种症状来精准判断病因

在诊断鱼病的过程中,我们除了要对鱼的体表和鰓部进行检查之外,鱼的内脏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需要检查的内脏内容是有很多的,所以,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认真地做好观察工作。

1.解剖观察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首先我们需要将病鱼放到解剖盘内,之后我们还要用剪刀或是手术刀将一侧的鱼鳞清除掉,在清除掉鱼鳞的地方,将鱼的皮肤剪开,还需要剥去一部分的皮肤,观察皮肌肤是不是变成了红色。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然后我们再在肛门处下剪,一直往上剪一直剪到鱼体腔的背部,在转过来向前剪,一直剪到鱼的鳃盖后缘,另一路要沿着鱼的腹中线往前剪,一直剪到鱼的鳃盖后下缘,最后我们需要将这一部分的皮肤整个的去掉,就可以露出鱼的内脏器官了。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可以开始观察了,首先要观察鱼的腹腔内是不是有腹水,如果是有腹水的话,腹水的颜色又是什么样的,有没有我们肉眼可以看到的寄生虫,常见的寄生虫都有鱼怪、线虫、舌状绦虫和长棘吻虫等等。然后我们要仔细地将体内的各个器官用剪刀分开,分别仔细的观察每个器官是不是有患病的症状。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肝胰脏:有没有肿胀的情况,有没有变色的情况,是不是呈花斑状,是不是有白点,是不是有脓包和结疖等。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胆囊:是不是肿大,是不是颜色变淡,是不是变得稀薄。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脾脏:是不是肿胀,是不是有颜色的变化,是不是呈花斑状,是不是又出血的点,是不是有脓包和结疖等。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心脏:是不是有肿胀的现象,是不是有血点或者是出血斑等。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肠道:取出肠道,用剪刀一直剪到后肠,分成前、中、后三段,放在解剖盘中,轻轻把肠道中的食物和粪便去掉,然后进行观察。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如果发现肠道全部或部分出血呈紫红色,就有可能是肠炎病和出血病。前肠壁增厚,肠内壁有散在的小白点或成片状物,可能是粘孢子虫病或球虫病。在肠内寄生的较大的寄生虫,吸虫、绦虫和线虫等这些都是容易被观察到的。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孢子虫)

2.肉眼检查

用肉眼检查主要以症状为主,我们需要观察各种各样不同疾病的临床症状,一种疾病通常会有好几种不同的症状,我们就拿肠炎来说,有鳍基部充血、蛀鳍、肛门红肿和肠壁充血等症状。如果是同一种症状,很多的疾病都是可以出现的,常见的疾病有细菌性赤皮病、烂鳃和肠炎等病,都会出现体色发黑、鳍基部充血等症状。所以,用肉眼检查的时候,我们需要全面的分析,抓住典型的症状进行综合的判断。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一般来说肉眼的观察已经可以说是鱼病主要的诊断方式了,毕竟有些的鱼病我们是可以直接地看出有明显的症状的。不过如果同一尾鱼体并发两种症状,就很难确定到底患了什么病。还有的症状是好几种鱼病都同时存在的,就比如说体色变黑、蛀鳍、烂尾和鳞片的脱落,还有鳃丝分泌的黏液等等多种的症状均在多种鱼病中出现。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在这样的情况下,仅仅靠肉眼是不能完全确诊到底是换了什么疾病,这就需要我们用显微镜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了。这里我们需要注意,显微镜观察的话必须使用活体后者刚刚死亡的病体。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四、鱼病诊断的求诊现状

很多人利用互联网工具求诊,比如微信、QQ、远程系统等,既迅速快捷又引起众多网友注视,本是一件好事,但是,很多人只拿出一张或几张鱼生病的图片或视频,就以为可以借助网友们的认诊,就轻松了事了。殊不知鱼儿生病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由很多因素(如本文上述内容)共同促成的,如果单凭病鱼症状而忽略各种内、外因素就判定病种,这犹如"盲人摸象"是会带来一定的风险的,且会延误诊治,应力求铺叙相关情景为宜。


相关文章:

值得收藏:鱼病的常见剖检症状

水产养殖的特殊性和防治鱼病的独特性---鱼病防控的关键和要点

饲料、底泥、水质与水产病害的防控关系

鱼类发病的四个主要时段---两个发病高峰期、两个鱼病易发阶段

现代鱼病的根源来自于人类贪婪的内心

简单分析鱼病不易治好的众多原因

更多信息请登录水产专业网站:中国西南渔业网http://www.yc6318.cn/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订阅号头条@渔人刘文俊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头条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电脑网址: http://www.yc6318.cn 地址:重庆市永川区卫星湖街道  手机网址:http://m.yc6318.cn
重庆市永川区双竹渔业协会,重庆市永川区水花鱼养殖专业合作社,重庆吉永水产品养殖股份合作社,重庆市永川区丰祥渔业有限公司
本站微信:ycsh638,QQ:469764481,邮箱:ycsh6318@163.com

ICP备案/许可证号渝ICP备2020014487号-1

渝公网安备50011802010496号

诚信共建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