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地址:庆市川区道(原双竹镇)
13983250545

信:ycsh638

QQ:469764481
邮箱:ycsh6318@163.com

警惕“花蚊子” 防范登革热

发表时间:2025/08/04 08:41:03  浏览次数:24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讲水产里的故事,用养殖人的语境,给你送来一个真材实料的匠心精品文章!

01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伊蚊(花蚊子)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登革热流行于全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尤其是美洲、东南亚、西太平洋区域最为严重。我国多个省份有输入病例报告,广东、云南、广西、海南、福建、浙江、重庆、江西、湖南、湖北、四川、河南、山东、台湾等省(自治区)先后出现过本地暴发疫情。登革热在热带、亚热带地域可常年发病,在我国输入病例常年存在,本地感染病例一般于夏秋季高发。

病人→伊蚊(花蚊子)→病人

02登革热的典型症状

1.发热:急性起病,突发高热;

2.三痛:常伴有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关节肌肉痛;

3.三红:可伴面部、颈部、胸部潮红;

3.皮疹:发病后3-6天,面部四肢出现红色皮疹或出血疹,多有痒感,不脱屑,持续3-5天;

4.出血: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表现,如皮肤下出血、牙龈出血、鼻出血、血尿等;

5.其他:明显疲乏、厌食、恶心等。

03目前没有治疗登革热的特效药

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主要采取支持及对症治疗措施。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防蚊隔离。

04防灭是关键

1.在登革热流行区,应穿着长袖衣裤,并使用驱蚊液,预防蚊子叮咬;

2.在家中安装纱窗纱门,睡觉时使用蚊香、蚊香液、蚊帐等;

3.定期清理、更换各种容器里的水(花盆托盘、花瓶、水桶等),用灰沙填平树洞、竹洞等易积水地方,及时疏通排水渠等。

05健康监护

尽量避免前往登革热高发的地区。

如果自己或家人出现发热、皮疹、肌肉关节疼痛等登革热相关症状,需要第一时间到正规医院就诊,并告知医生具体的症状及住家周围是否有人感染登革热的情况或近期有国外旅居返回人员。

如果近期有国外旅居史也主动告知医生,配合开展登革热相关检测。

06重点

近期有国外旅居史,一旦出现发热、皮疹、肌肉关节疼痛等疑似登革热症状,感染者防蚊隔离是重点!!!避免传给家庭成员和周边人群。

07花蚊子入侵我国五十年

在五十年前,中国还没有它的身影,但如今它却遍布全国,就算蚊香、电拍、杀虫剂齐上阵,它总能在来年卷土重来。

而它就是的“西装暴徒”——花蚊。

“流氓蚊子”的崛起

花蚊的学名叫“白纹伊蚊”,最初它只是隐藏在东南亚热带雨林里的普通蚊种,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随着中越边境贸易的复苏,藏在东南亚木材中的蚊卵,便进入了中国。

云南河口海关的检疫记录显示,1978年一批来自越南的橡胶原木中,首次检出白纹伊蚊幼虫,而这些不速之客很快在滇南的湿热山谷里站稳脚跟。

花蚊产的卵能在干燥的集装箱缝隙中休眠数月,遇水即刻复苏,而气候变暖则为这场入侵推波助澜。

中国气象局数据显示,过去半个世纪,冬季-5℃等温线北移了300公里,原本致命的寒潮屏障逐渐瓦解。

2003年,花蚊子突破北纬35度;2016年,沈阳郊区发现活跃种群;到2020年,它们已出现在吉林延边的小镇。

花蚊的生存能力极强,无论是城市阳台的积水花盆,还是工地废弃轮胎里的雨水,甚至是遗忘在角落的易拉罐拉环,都能成为它们的育婴室。

然而,最可怕的还是花蚊的吸血手段。

吸血界的"战术大师"

与本土蚊子不同,花蚊打破了夜间觅食的常规,将狩猎时间扩展至全天24小时。

花蚊的口器由六根不同类型的螫针组成,两根锯齿状上颚负责切开皮肤,两根下颚作为支撑架,中间是输送唾液的食道和吸取血液的咽管。

最令人防不胜防的是,它在刺入皮肤时会分泌含有多种蛋白酶的唾液混合物,其中包含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阻断组胺反应的D7蛋白,让人在被叮咬后的几分钟内几乎感觉不到疼痛。

不仅如此,花蚊对猎物的选择也非常刁钻。

日本长崎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花蚊对运动后人体散发的乳酸敏感度是普通蚊子的3倍;孕妇呼出的二氧化碳浓度比常人高出21%,体温平均高0.5℃,这些细微差异都是吸引花蚊的信号。

但更惊人的是,花蚊可以连续三天在同一地点获取血液后,第四天会有更多蚊子在该处守候,这在登革热流行区,无疑会带来致命的后果。

因为一只感染病毒的雌蚊,在其15-20天的生命周期内可以进行多达8次吸血,每次间隔2-3天,这意味着它可能在不同的社区间辗转传播,将病毒呈几何级数扩散。

人类的反击战

要说人类与蚊子的抗争,那可以说有千年之久,但与花蚊子的抗争,则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

当花蚊子刚刚在云南边境出现时,当地居民采用了蚊帐、艾草烟熏、甚至用肥皂水诱杀。

然而,这些传统手段很快显露出局限性,因为花蚊子活跃的白天时段,蚊帐形同虚设;它们对烟雾的耐受力也远超预期;而那些精心布置的肥皂水陷阱,捕获的多是无害的摇蚊。

无奈之下,化学武器的升级换代成为必然选择。

1990年代,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开始大规模使用,起初效果显著,但广东省疾控中心2005年的监测数据显示,广州白云区花蚊子对氯菊酯的抗药性在十年间增长了47倍。

更棘手的是,这些化学药剂在消灭成蚊的同时,也杀死了蜻蜓、螳螂等天敌,反而为抗药性蚊群扫清了竞争障碍。

21世纪初,生物防治技术带来转机。2015年,中山大学团队在珠江口的两个岛屿上,释放了50万只感染沃尔巴克氏体的雄蚊。

这些实验室培育的"绝育特工"与野生雌蚊交配后,产下的卵无法孵化。

三年后的监测结果显示,试验区的蚊群密度下降了94%,但这项技术面临巨大挑战,那就是每平方公里需要释放数万只雄蚊,且需每周补充,成本高达普通消杀措施的8倍。

不过,随着科技的进步,基因编辑技术的突破让战局出现新的可能。

2020年,美国生物公司在佛罗里达群岛,投放了7.5亿只转基因雄蚊,这些经过CRISPR技术改造的蚊子携带"致死基因",能使雌性后代在幼虫阶段死亡。

初期数据显示,目标区域蚊群数量半年内锐减75%,但当2022年飓风过后,周边地区的野生蚊群迅速填补了空白。

在这场持续半个世纪的拉锯战中,最有效的防御竟是最简单的物理方法。

新加坡环境局的研究表明,定期清理室内外积水容器,配合纱窗使用,可以阻断90%以上的孳生源。

但在这个拥有570万人口的城市国家,每年要花费2300万新元用于社区蚊虫监测。

蚊子的作用

不过,即便蚊子非常的找人讨厌,但它在生态中还是有一定作用的。

在食物链的底层架构中,蚊子的幼虫是淡水生态系统中鱼类、蝌蚪、水生昆虫的重要食源。

研究表明,某些鱼类种群中蚊幼虫占其食物构成的60%以上,而成蚊则成为蝙蝠、蜻蜓、燕子等空中捕食者的主要蛋白质来源。

在北极苔原,蚊群密集时形成的"昆虫云",是候鸟迁徙途中不可或缺的能量补给站,若突然移除这一环,将引发多米诺骨牌式的营养级联崩溃。

此外,雌蚊吸血行为看似只是恼人的寄生,实则完成了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之间的独特物质循环,因为它们可以将血液中的铁、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从大型生物转移到微生物群落中。

所以,从更宏观的演化视角看,蚊子作为自然选择的强大力量,无形中塑造了许多物种的免疫系统和行为模式。

声明: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上列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本站所发布文章为原创的均标注作者或来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许可转载的请注明出处。本站所载文章除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站(可搜索)"养鱼E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一线"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电脑网址: http://www.yc6318.cn 地址:重庆市永川区卫星湖街道  手机网址:http://m.yc6318.cn
重庆市永川区双竹渔业协会,重庆市永川区水花鱼养殖专业合作社,重庆市永川区丰祥渔业有限公司

本站微信:ycsh638,QQ:469764481,邮箱:ycsh6318@163.com

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所载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E线"微信公众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一线"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ICP备案/许可证号渝ICP备2020014487号-1

渝公网安备50011802010496号

诚信共建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