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13983250545
微信:ycsh638
QQ:469764481邮箱:ycsh6318@163.com
鱼病的检查和诊断
⑴体表
将病鱼置于白搪瓷盘中,按顺序从嘴、头部、鳃部、体表、鳍条依次观察。寄生于体表的线虫、锚头鳋、鱼鲺、钩介幼虫、水霉等大型病原体肉眼 就能确定。对肉眼看不出来的小型病原体,则主要根据表现出来的症状加以辨别,口丝虫、车轮虫、斜管虫、三代虫等引起的病状,一般会分泌大量粘液,有时微带污泥,或者是嘴、头以及鳍条末端腐烂,但鳍条基部一般不充血。疖疮病则表现为病变部位发炎、脓肿。白皮病病变部位发白,粘液少,用手摸有粗糙感。复口吸虫表现出眼球混浊,后期出现白内障。但有些病症,如鳍条基部充血和蛀鳍,则都是赤皮病、肠炎、烂鳃病以及其他一些细菌性鱼病的病症之一;大量的车轮虫、斜管虫、小瓜虫、指环虫等寄生虫寄生于鱼的体表或鳃上,同样都会刺激鱼体分泌较多的粘液。目检可以初步诊断体表寄生虫病,但对其他疫病,目检仅仅是诊断的第一步。
⑵鳃
检查鳃部,主要是检查鳃丝。先看鳃盖是否张开,然后用剪刀小心把鳃盖剪掉,观察鳃片上鳃丝是否肿大或腐烂,鳃的颜色是否正常,粘液是否增多等。如果是鳃霉病,则鳃片颜色发白,略带微红色小点;若是车轮虫;若是细菌性烂鳃病,则鳃丝末端腐烂,严重的病鱼鳃盖内中间部分的内膜常腐蚀成一个不规则的圆形“小窗”;斜管虫、鳃隐鞭虫、指环虫、三代虫等寄生虫引起的鱼病,鳃片上则会有较多粘液;若是中华鳋、双身虫、狭腹鳋、粘孢子虫孢囊等寄生虫,则常表现为鳃丝肿大,盖胀开等症状;小瓜虫、孢子虫大量寄生时,肉眼即可见大量白点,因此常被称为“白点病”。
⑶内脏
检查内脏时,将一侧腹壁剪掉,注意不损伤内脏。先观察是否有腹水或肉眼可见的较大型的寄生虫。其次是观察内脏的外表,如肝脏的颜色、胆囊是否肿大以及肠道是否正常,然后将靠近咽喉部位的前肠和靠近肛门部位的后肠剪断,取出内脏后,把肝、肠、鳔、胆等分开,再把肠 分为前肠、中肠、后肠三段,轻轻去掉肠道中的食物和粪便,然后进行观察。绦虫、吸虫、线虫等内寄生虫,很容易就能看到;如果是肠炎,则会发现肠壁发炎、充血;如果是球虫病和粘孢子虫病,则肠道中一般有较大型的瘤状物,切开瘤状物有乳白色浆液或者肠壁上有成片或稀散的小白点。
声明: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上列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本站所发布文章为原创的均标注作者或来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许可转载的请注明出处。本站所载文章除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E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一线"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