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13983250545
微信:ycsh638
QQ:469764481邮箱:ycsh6318@163.com
黄颡鱼培苗常见问题
一、气泡病
黄颡鱼苗种培育池塘长期投喂高蛋白质粉料,流失进入水体比例高,气温适宜情况下易造成水质过肥。水质过肥,藻类易丰富,光照强,白天光合作用产生大量的氧气,没有风的天气或池塘搅动不够,池塘溶氧过饱和会在水中形成大量的微小气泡。苗种误以为微小气泡是食物吞食或气泡黏附在鱼苗体表,苗种活动能力弱,易造成气泡病。
预防措施:定期使用芽孢杆菌或EM菌分解过剩的有机质,调节藻类的生长速度;晴天中午尤其是弱风的天气,开动增氧机,搅动水流;晴天可加注底层新水,每次不超过10厘米。
治疗措施:①开动增氧机等措施扰动水面;②全池泼洒硫代硫酸钠;③使用有机酸全池泼洒;④泼洒黄泥巴水。
二、细菌性白头白嘴病
细菌性白头白嘴病是苗种致死率较高的疾病,3天死亡量可达90%以上,严重的100%死亡。多发于水花下池的5~20天。主要原因:黄颡鱼苗种期体质差,部分器官还未完全成形,免疫力低下,易被细菌感染。
预防措施:水花下池5~7天使用聚维酮碘溶液(水产用)消毒1次;7天左右使用强氧化性底改1次;3~5天使用活菌类制剂1次,分解代谢产物、分解过剩的有机质,提高水体的氧化还原电位,培养大量的有益菌以抑制有害菌的繁殖。
治疗措施:立刻治疗,该病传播速度快。建议使用强力消毒剂二氧化氯发生剂、戊二醛、苯扎溴铵溶液(水产用)等。夜晚强化增氧,防止藻类急性衰败而引起水体缺氧。
三、车轮虫病
有机质丰富的水质容易滋生车轮虫。苗种池肥度高,有机质丰富,所以车轮虫病是苗种期多发的虫病。车轮虫常寄生在黄颡鱼苗体表及鳃丝,少量寄生无明显症状,危害不大;大量寄生时,会造成黄颡鱼体分泌大量黏液,体色转黑,体质消瘦,病鱼会呈现“跑马”现象,部分地区称为跑马病。车轮虫病病程短,苗种发现此类症状,应及时处理。
预防措施:每5天泼洒硫酸铜、硫酸亚铁粉1次。
治疗措施:使用杀车轮虫产品,杀虫后及时使用聚维酮碘消毒,修复体表及鳃丝。
四、肠炎病
黄颡鱼在湖南地区常见的养殖品系“黄优1号”抗病能力强,长势快,贪吃。苗种培育过程中经常出现死亡大个体的症状。个头大的黄颡鱼长势快,摄食量大,加上粉料蛋白质含量高,温度变化大的时候容易引发肠炎。
预防措施:水花养殖初期,每天拌料内服乳酸菌,在粉料转颗粒料期间,逐步增加颗粒料的比例,一次性转变容易引发黄颡鱼苗肠道的不适,造成肠炎。推荐每个月定期内服乳酸菌5~7天。
治疗措施,发现池塘只死大个体的情况,及时内服盐酸多西环素粉(水产用)加亚硫酸氢钠甲萘醌粉(1个疗程5~7天,苗种用量减半),康复后内服三黄散+维生素C钠粉(1个疗程5~7天)。
五、熟身病
柱状黄杆菌引起,苗期又称为“熟身”。黄颡鱼苗有硬棘,容易相互刺伤,苗种拉网分塘、拉网造成机械损伤,没有及时消毒,伤口被寄生虫、真菌侵袭,继而引发细菌感染伤口。发病鱼体表黏液分泌增加,鳍条基部出血肿大,严重的鳍条发生腐烂,呈现“蛀鳍”;头部、尾鳍充血;空胃,肠道内有黄色脓液。该病传染性快,死亡周期长,多发于苗种培育1个月左右。
预防措施:苗种培育水体定期消毒,每7天左右1次,使用二氧化氯发生剂、聚维酮碘溶液(水产用)交替使用。拉网后及时消毒,修复创伤体表。密度过大的池塘,及时分池或增加投料机,防止因挤压抢食造成相互刺伤。
治疗措施:病鱼体表创伤恶化,避免药物刺激,先使用葡萄糖类水改产品,增强病鱼体质。内服氟苯尼考粉(水产用)+盐酸多西环素粉(水产用)+亚硫酸氢钠甲萘醌粉(5~7天)。次日全池使用聚维酮碘溶液(水产用)进行消毒,聚维酮碘清洗伤口时刺激性小。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