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地址:庆市川区道(原双竹镇)
13983250545

信:ycsh638

QQ:469764481
邮箱:ycsh6318@163.com

如何提高渔药内服治疗效果

发表时间:2023/11/06 21:40:24  来源:渔业致富指南 2017年3期  作者:孙书静  浏览次数:1558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讲水产里的故事,用养殖人的语境,给你送来一个真材实料的匠心精品文章!

一、区别防与治,巧在于防

鱼类养殖与禽畜养殖不一样。在水中生活的鱼类,病情隐蔽,难于发现,一旦发现死鱼,损失很大。鱼病治疗比较困难,带来诸多不便。因此,应积极贯彻“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的指导方针,树立“预防施药为主”的观念,巧施预防药物,增强鱼类体质,提高鱼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这对确保养殖增产、稳产、增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预防时,除了采用清塘消毒杀。灭淤泥中的寄生虫及虫卵,药浴消毒杀灭鱼种体表寄生虫外,还要常服药饵。内服时,可先喂普通饲料,让体质健壮的鱼先吃饱,再投喂药饵,使体弱和抢食力弱的鱼多吃药饵。而在预防鱼病时,则应先喂药饵,让健康的鱼和刚息病的多吃有药的饵料,充分发挥渔药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二、 中西药巧结合

中药治疗鱼病具有药效时间久,采拾容易,副作用少,防治成本低的优点;西药具有药效迅速,成本高的特点,各有千秋,不可厚此薄彼。实践证明,在有疗效的中草药中掺人某些西药,既能迅速提高疗效,又能降低成本。例如将“三黄”(大黄、黄芩、黄柏)、辣蓼、穿心莲、地锦草等中草药碾成粉末,掺入鲩洁、克菌威、鱼必康等抗菌(病毒)素西药,可比单独使用中草药提高疗效近5倍~10倍。又如发现鱼体有寄生虫时,可用松针、鸭脚叶、桉树叶、布惊叶落塘沤 水,毒杀寄生虫和细菌,效力持久,不易复发,副作用少。

三、巧算渔药量

根据池塘中一段时间平均投饵量(鱼类正常生长,未发病为前提,以第二天刚好吃完略有盈余为计量),将投饵量乘以20倍,即可算出池塘中的存鱼量,从而推算出用药量。例如:每天常规投喂精饲料300kg,再乘以20倍(300×20=6000),即知此塘存鱼量6000kg左右,再根据存鱼量计算用药量。

四、巧添诱食剂

鱼类对食盐和糖类的味觉比较敏感,为了激发鱼类摄食欲望,可以在药饵中添加适量的诱食剂。例如,将具有浓烈香味的中草药八角、丁香、大蒜辅以部分食盐做成诱食剂,添加浓度以10%~20%为宜。

五、巧用粘合剂

为了使渔药在水体中保持一定固体形状较长时间,需要选用较强的粘合剂。粘合剂凝固药物作用强弱,直接影响药饵在水中停留时间的长短。停留时间长,鱼类容易摄食,摄食时间延长,摄食量增大,对鱼病防治起到直接加强的作用;停留时间短,渔药在水中散失快,摄食时间短,摄食量少,对鱼病防治起到减弱的作用,既浪费渔药,又延误预防治疗疾病的最佳时机。因此,要巧用粘合剂,选用粘性强的小麦粉、木茨粉、糯米粉等作粘合剂。粘合剂要占药饵饲料的40%~50%左右。

六、巧选载体

单纯的渔药放在水中,鱼类很少摄食,只有将渔药巧配在载体上,才能提高药效,取得防治鱼病的最佳效果。最适宜的载体是玉米、黄豆、小麦、花生麸、麦皮等粉状和浆糊状物。

七、巧投药饵

投喂药饵的方法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渔药的疗效。一般的经验是在投喂药饵前,先停1天喂料,让鱼群饥饿。第二天天气正常时,在上午9时(有的是下午4时~5时)将调配好的药饵投喂,使鱼类快速吃到药饵,达到防治鱼病目的。

(通联:110200,辽宁省辽中县北一路75号)

声明: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上列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本站所发布文章为原创的均标注作者或来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许可转载的请注明出处。本站所载文章除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电脑网址: http://www.yc6318.cn 地址:重庆市永川区卫星湖街道  手机网址:http://m.yc6318.cn
重庆市永川区双竹渔业协会,重庆市永川区水花鱼养殖专业合作社,重庆市永川区丰祥渔业有限公司

本站微信:ycsh638,QQ:469764481,邮箱:ycsh6318@163.com

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所载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ICP备案/许可证号渝ICP备2020014487号-1

渝公网安备50011802010496号

诚信共建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