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13983250545
微信:ycsh638
QQ:469764481邮箱:ycsh6318@163.com
岩鲤(岩原鲤)
重庆"永川水花"主要供应鱼类品种:
草鱼、鲢鱼、鳙鱼、青鱼、鲤鱼、鲫鱼(异育银鲫"中科3号"及"中科5号"、异育银鲫、方正银鲫、彭泽鲫、麻鲫)、鲶鱼(大口鲶、怀头鲶)、武昌鱼(团头鲂)、禾花鱼(乌鲤)、锦鲤、兴国红鲤、翘嘴红鲌(翘壳)、裸鲤、大鳞鲃(淡水银鳕)、匙吻鲟(鸭嘴鱼)、杂交鲟、加州鲈鱼、胭脂鱼、岩鲤、青波(中华倒刺鲃)、白甲、虹鳟、丁桂(丁鱥)、华鲮、俄罗斯金草鱼、生物工程鲫等等。
长江上游的特有物种——岩鲤、岩原鲤
品种特性概括:养殖方法同鲤鱼,岩鲤不适合普通人养殖,这鱼的特性是长势慢,两三年可能只长半斤至一斤,不能缺氧,小气娇气。
岩原鲤:(Procypris rabaudi)属鲤形目,鲤科,鲤亚科,原鲤属。俗称:岩鲤、黑鲤、岩鲤鲃、墨鲤、水子、鬼头鱼。英文名:Rock carp 。岩原鲤为鲤科原鲤属的鱼类,俗名水子、黑鲤鱼、岩鲤、墨鲤,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在长江上游渔业中,经济价值较高。产量不高,但它具有体腔小,肉嫩,味美等优点,为人们所喜爱的上等经济鱼类。
外形特征:
体侧扁,呈菱形,背部隆起成弧形,腹部圆。头小,呈圆锥形,吻较尖,吻长小于眼后头长。口亚下位,呈马蹄形;唇厚,唇上有不大明显的乳头状突起,小鱼则完全没有。须2对,后对比前对略长,鱼眼径约等长。眼大。侧线平直,侧线鳞43-45个。背、臀鳍刺均特别强壮,后缘有锯齿。背鳍外缘平直,基底长,分枝鳍条为18-21;背、腹鳍起点相对。胸鳍长,末端达腹鳍起点。头部及体背部深黑色或黑紫色,略带蓝紫色光泽,腹部银白。每一鳞片的后部有1黑斑。尾鳍后缘有1黑色的边缘。在生殖期间,雄鱼各鳍为深黑色,头部有珠星。
岩原鲤鳃耙短,呈枝针形,排列较密。下咽骨中长。后臂稍弯,其长略短于前臂;咽齿近锥形,顶端稍钩曲。鳔2室。后室长于前室,约为前室长的2倍,末端圆形。肠长。盘曲多次,肠长约为体长的2倍。腹膜银白色。
在自然水域中,分布于长江上游干支流。岩原鲤大多栖息在江河水流较缓、底质多岩石的水体底层,经常出没于岩石之间,冬季在河床的岩穴或深沱中越冬,立春后开始溯水上游到各支流产卵。最小成熟年龄为4龄,产卵期在2-4月,产卵盛期在2-3月,据渔民反映,秋季(8-9月)也有产卵的亲鱼活动。产卵场一般分布在支流急滩下,底质为砾石的二流水中。卵淡黄色,卵产出后粘附在石块上发育。生长速度较慢,一般4龄鱼才达0.5公斤左右;10龄鱼的体长为59厘米,体重4公斤;常见个体为0.2-1.0公斤,据记载最大个体可达10.0公斤。虽为杂食性鱼类,但较喜食底栖动物,其主要食物成份为摇蚊幼虫、蜉蝣目和毛翅目幼虫、寡毛类、小螺、蚬、淡水壳菜等软体动物,其次是腐烂的高等植物碎片,偶尔亦有少数浮游动植物。冬季停止摄食,3-4月开始摄食增高,7-8月则大量摄食。
在长江上游渔业中,经济价值较高。产量不高,但它具有体腔小,肉原质嫩,味鲜美等优点,为人们所喜爱,中型的上等经济鱼类。随着长江上游支流筑坝闸的增加,阻隔了岩原鲤迁徙至产卵场的通路;再者高强度捕捞,尤其是大规模的电捕,对其资源的破坏极为严重;加之沿江工厂污水排放造成水质恶化等致危因素影响,而本种鱼类生长速度较为缓慢,群体得不到及时补充,故野生群体正趋于逐年减少。
岩原鲤的弱点是生长缓慢,一年仅长2—3两或半斤,需氧量高,易缺氧,这点值得注意。另外,现在已被列为二级保护动物。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