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地址:庆市川区道(原双竹镇)
13983250545

信:ycsh638

QQ:469764481
邮箱:ycsh6318@163.com

鱼类细胞培养的研究与应用

发表时间:2017/11/11 00:00:00  作者:姜泽东,周伯文,段晶晶  浏览次数:3306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也是海洋科学的世纪。随着生命科学理论和技术的飞速发展,细胞培养技术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突出了,哺乳动物细胞培养的研究起步较早,目前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水生动物特别是鱼类细胞培养的研究起步较晚,相对来说是比较滞后的,但是其发展也是非常迅猛的,并且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针对鱼类细胞培养的发展与现状、鱼类细胞培养的方法与技术、鱼类细胞培养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鱼类细胞培养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细胞培养技术是生命科学中常用的研究手段,已经成为当今生命科学各研究领域的基础技术和基本技能,同时细胞培养技术又是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和生物医学工程的重要研究手段。肿瘤、感染、创伤和器官移植等问题的研究,也都与细胞培养技术有关。进行细胞培养研究的水生动物主要包括水生无脊椎动物和水生脊椎动物。水生无脊椎动物的细胞培养比较困难,原代培养细胞不能形成单层或即使形成单层但细胞不分裂而难以进行传代。因而至今没有得到水生无脊椎动物的连续性细胞系。水生脊椎动物细胞培养的主要研究对象是鱼类。鱼类细胞的短期培养并不难,但要建立永久性连续细胞系却不容易。现在普遍认为第一个真骨鱼类永久性细胞系¬—虹鳟性腺细胞系(RTG-2)是由Wolf和Quimby于1962年建立的。此后,鱼类细胞培养研究的进展十分迅速。据Fryer等统计,截止到1994年,至少已经建立了159株鱼类的细胞系。我国对鱼类细胞培养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迄今已经建立了20多株细胞系。本文对鱼类细胞培养的发展及现状、鱼类细胞培养的方法及技术、鱼类细胞培养的应用和发展前景进行了系统的综述。 
 
1鱼类细胞培养的发展与现状 
 
鱼类细胞培养最早可以追溯到1961年Clem等建立的蓝仿石鲈(Haemulon sciurus)尾鳍细胞(CF-1)的细胞系,但目前学术界普遍公认的第一个真骨鱼类的细胞系是由Wolf和Quimby于1962年建立的虹鳟性腺细胞系(RTG-2)。到80年代前已建立胖头鱼参(Pimephales promelas)肌肉细胞系(FHM)、剑尾鱼(Xiphophorus helleri)胚胎细胞系SWT、大西洋鳟(Salmo salar)内脏组织细胞系AS、巴拉圭鲹(Carans mate)幼鱼细胞系、圆鳍鱼(Cyclopterus lumpas)、羊鲷(Arclopterus lumpus)尾鳍等海水鱼类的细胞系。据Wolf和Mann统计,到80年代初,已建立的鱼类细胞系就达61个,分属于17科36种鱼类,但大多数来自淡水性鱼类和溯河性鱼类,这些细胞系主要用于病毒学的研究。到80年代后半期,鱼类细胞培养研究发展迅猛,已建立的鱼类细胞株(系)已多达191个,在1986年至1990年间,共建立鱼类细胞株(系)53株,1990年以后,建立的鱼类细胞株(系)达57株;细胞培养的涉及面逐渐拓宽、拓广,细胞株(系)隶属鱼类品种由淡水鱼类扩展到海水鱼类,由鱼类扩展到细胞培养中的难点-甲壳类和海产贝类等无脊椎动物的细胞培养,并且培养的组织来源也更为广泛,其中还包含了一些肿瘤细胞和癌细胞;鱼类细胞株(系)的应用更加广泛,已由单纯的病毒分离与鉴定扩展到鱼类胚胎干细胞(ES)、免疫学、毒理学和癌学、生理学和内分泌学、遗传育种和基因工程、活性物质及药物检测和鱼类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研究。 
1.1目前国外建立的鱼类细胞系概况 
据资料统计,目前国外已建立的细胞系并用于研究的主要有:棕鮰(Pinmphales promehas)细胞BB、棕鮰性腺CCO、鲫(Carassius auratus)鳍CAR、大鳞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tschawytscha)胚胎CHSE-214、鲤(Cyprinus carpio)上皮瘤细胞EPC、黑头软口鲦(Pimephales promelas)FHM 、虹鳟(Oncorhynchus makiss)性腺RTG-2、虹鳟STE-137、鲹(Caranx mate)鱼苗细胞、大鳞大马哈鱼胚胎CHSE-sp、鲤鱼白细胞系CLC、鲫鱼巨噬细胞系GMCL、金头鲷(Sparus aurata)细胞、虹鳟脾组织RTS34st、虹鳟肝瘤细胞RTH149、虹鳟肝细胞R1、太阳鱼鳃(Lepomis macrochirus)BG/G、太阳鱼鳍BG/F、鲤鱼垂体CaPi、太阳鱼仔鱼细胞BF-2、羊鲷(Archosargus probatocephalus)细胞系、银鲷(Bairdiella chrysura)SP-1、虹鳟肝瘤细胞RTH-149、青鳉(Oryzias latipes)OL32、 大西洋鲑(Salmo salar)头肾细胞LSHK-1、虹鳟前肾基质细胞TPS、金头鲷胚胎干细胞SaBE-1c、斑马鱼胚胎干细胞ZEF、青鳉胚胎干细胞OLES1/Mes1、大菱鲆胚胎干细胞等,这些细胞系的建立,为鱼类遗传工程的研究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1.2目前国内建立的鱼类细胞系概况 
我国鱼类细胞系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非常迅速。到80年代,我国已经建立了10余种细胞株(系),其中主要以淡水鱼类细胞培养为主。1981年,张念慈、杨广智建立的草鱼吻端组织细胞株被认为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鱼类细胞系。近年来,随着海水养殖业的高度发展和海水养殖鱼类疾病的大规模爆发,海水鱼类的细胞培养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至1999年,仅中国海洋大学童裳亮等就建立了海水鱼类细胞系4株,分别是牙鲆鱼鳃细胞系FG、鲈鱼脾细胞系SPS、鲈鱼心细胞系SPH和真鲷鳍细胞系RSBF。随后国内学者相继建立了花鲈胚胎干细胞系、漠斑牙鲆胚胎干细胞系、大菱鲆鳍细胞的细胞系等。 
 
2鱼类细胞培养的方法与技术 
 
2.1鱼类细胞培养基的选择 
鱼类细胞培养所用的培养基主要是合成培养基,常用的有以下几种:Eagle´s MEM、Leibowitz L-15、M199和M1640。Eagle´s MEM适用于多种细胞的生长培养,如CCO、AS、CHSE-214、RTG-2等,还可以通过在其中添加或减少某些成分用于特殊研究的细胞培养,是一些海水鱼类细胞系培养常用的培养基;M199所含的营养成分丰富而且全面,可以在细胞培养中用作维持液,可以使一些细胞的存活时间达到33天,是一些淡水鱼类细胞系常用的培养基;Leibowitz L-15曾在中国对虾的原代培养和野鲮(Labeo rohita)、印鲮(Cirrhina mrigala)、蟾胡子鲶(Clarias batrachus)、囊鳃鲶(Heteropneustes fosibis)等淡水鱼类的鳃、鳍组织的细胞系建系上进行了尝试;RPMI-1640常用于人类肿瘤(癌)细胞的培养,也常用于培养鱼类的淋巴细胞。曾令兵等用Hank´s液配制了一种廉价的CAS培养基对CIK细胞进行了大规模的细胞培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对鱼类组织进行细胞培养时,要根据不同种类的鱼选择适合其生长的培养基。在培养海水鱼类细胞时,要在培养基中加入适当量的NaCl,以维持渗透压,但是NaCl的浓度不能太高,太高会不利于细胞生长。 
2.2鱼类组织或细胞的来源 
鱼类的很多组织和器官均可用于进行细胞培养,但比较常用的是鱼类的胚胎组织和幼鱼的组织器官。由于这些组织和器官的分化程度低,分裂潜能大,所以是用于鱼类原代细胞培养的最佳材料。成鱼的性腺、肾、心、鳔、脾脏、鳍条、吻端等也是常用的培养材料,尤其是性腺与肾脏应用最广泛。 
2.3鱼类细胞培养的方法与技术 
鱼类细胞培养的方法和技术一般是借用哺乳动物细胞培养的方法与技术。 
2.3.1原代细胞培养 
目前较常用的原代培养的方法是:组织块法、机械分散法、络合剂分散法和酶消化法。 
组织块法:当组织量较少时可采用此法。它是将组织剪成约1mm3的小块,按一定比例将组织块涂布在瓶壁上(每个25ml的细胞培养瓶约涂布25块组织块),经4~5h细胞贴壁后,轻轻加入适量的培养基,放入CO2培养箱培养。 
机械分散法:适用于细胞间连接较松散的组织,如胚胎组织及幼鱼全鱼。将组织剪成约lmm3的小块,放入底部有一铜网的注射器内,用压力将组织挤出网孔,最后将分散的组织吹打后加入培养基,分装,放入CO2培养箱培养。 
络合剂分散法:目前使用的络合剂主要是EDTA(乙二胺四乙酸),它能与细胞间的钙离子、镁离子结合而使细胞连接松散,经吹打即可分散。该法目前主要用于囊胚细胞培养及上皮型细胞系的传代。 
酶消化法:该方法是目前细胞培养中最常用的方法,适用于绝大多数组织器官。所用的酶主要是胰酶,常用浓度是0.25%。根据酶消化时温度的不同,又可进一步分为冷消化法及热消化法。冷消化法是将组织剪成约2mm3的小块,然后置于5~20倍体积的胰酶中,4℃越夜(16~18h),这种方法可以获得较高的细胞产量和成活率;热消化法作用的温度通常是15~20℃,作用时间30~60min。消化完成后,弃胰酶,加入培养基吹打,最后分瓶,放入CO2培养箱培养。 
2.3.2传代细胞培养 
原代细胞经5~l0d培养长成单层后,就要进行传代扩大。一般鱼类贴壁生长的细胞传代用以下方法:弃去培养液,用0.05%的胰酶和0.02%的EDTA混合消化液洗涤后,再加入适量该液消化,当大多数细胞变圆后,加入培养基吹打,最后分瓶,放入CO2培养箱培养。 
 
3鱼类细胞培养的应用 
 
目前,鱼类细胞培养技术已经成为海洋生物学领域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除了广泛地应用于鱼类细胞建系外还用于鱼类胚胎干细胞、鱼类病毒学、鱼类免疫学、鱼类细胞因子与生长因子、鱼类毒理学和肿瘤(癌)学、鱼类内分泌学、鱼类细胞工程遗传育种与基因工程、活性物质、抗病毒药物与药物检测、鱼类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研究。鱼类的细胞作为研究对象,有着活体鱼无可比拟的优点:1)成本低,细胞系的培养和保存不需要大型的养殖设施和大量的换水与充气,可以节省大量的空间、人力和财力;2)重复性好,可以精确的控制实验条件。所以,鱼类细胞系的深入研究,无论在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实际应用方面,都具有深远意义。 
3.1鱼类胚胎干细胞(ES)的研究 
目前,鱼类胚胎干细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鱼类胚胎干细胞的培养、鱼类胚胎干细胞的体外分化能力、鱼类胚胎细胞的移植及嵌合体的制作和基因打靶技术等方面。鱼类胚胎干细胞和基因打靶技术的研究目前在我国乃至国际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尽管已经获得了斑马鱼和青鳉的ES样细胞,也获得了青鳉干细胞移植的嵌合体,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获得能够传递给后代的生殖系嵌合体,这就需要对基因打靶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率先开展了鱼类胚胎干细胞和基因打靶的研究,建立了永久性花鲈胚胎干细胞系LJESI,目前已传代至120代,构建了青鳉P53和真鲷脂肪酶的基因打靶载体,并进行了基因打靶实验。基因打靶技术逐渐成为鱼类胚胎干细胞研究的热点,可以预见,胚胎干细胞研究和基因打靶技术将在鱼类发育生物学、鱼类基因工程育种及海洋生物技术等方面发挥很大的作用。 
3.2鱼类病毒学的研究 
鱼类病毒学研究是目前鱼类细胞培养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之一,鱼类细胞株(系)是分离与鉴定鱼类病毒病原,进行生物学、病理学以及防治技术的基础。1962年,Wolf和Quimby最先利用鱼类细胞系RTG-2分离出第一个鱼类病毒—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IPNV),而后细胞培养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鱼类及其它水生动物病毒的分离与鉴定上,如溃疡病弹状病毒(UDRV)、欧洲鳗鲡病毒(EVE)、草鱼出血病病毒(FRV)等。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已经发现了50余种鱼类病毒,其中,已经分离鉴定的大约有24种,还未分离鉴定的大约有21种,并且通过细胞培养针对发现的病毒建立了许多敏感的细胞株。鱼类细胞培养除了应用在病毒的分离与鉴定上以外,还应用在病毒的大量增殖、病毒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制备抗血清、疫苗和流行病学的研究等方面。 
3.3鱼类免疫学的研究 
在鱼类免疫学的研究中,细胞培养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977年,Cuchens和Clem用RPMI-1640添加小牛血清成功培养了经密度梯度离心的蓝鳃太阳鱼前肾中淋巴细胞,证实了真骨鱼类具有类似哺乳动物的T、B淋巴细胞等重大理论问题。1985年,Miller等利用单克隆抗体技术对原代培养的红细胞进行检测,证实了斑点叉尾鱼回存在着T、B细胞及辅助巨噬细胞,得出了真骨鱼类的免疫系统和高等脊椎动物非常类似的结论。Ikeda、Kusuda(1987年)和Blazer(1991年)分别用原代培养的真骨鱼类的白细胞对巨噬细胞的功能和形态进行了研究。除了上述细胞培养在免疫学基础理论研究中的作用外,细胞培养技术还在鱼类病害防治技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利用培养的鱼类细胞诱生鱼类干扰素,来研究鱼类病毒性疾病的有效防治方法;通过培养大量的鱼类细胞来获得许多鱼类病毒灭活疫苗,如CCV亚单位疫苗、IPNV基因工程疫苗、草鱼出血病细胞培养灭活疫苗等;通过研究细胞培养的病毒来获得某些核酸探针,用于对鱼类病毒性疾病的快速诊断,如用于诊断斑点叉尾鱼回病毒的核酸探针;还可以利用鱼类细胞的培养技术和单克隆抗体技术建立大量的鱼类杂交瘤细胞株,如M-IHNV-杂交瘤细胞株、Edl杂交瘤细胞株、抗耶尔森氏菌和杀鲑气单胞菌杂交瘤细胞株、抗草鱼出血病杂交瘤细胞株、嗜水气单胞菌HEC毒素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及其抗独特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等。 
3.4鱼类细胞因子与生长因子的研究 
细胞因子是一类由免疫细胞和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合成或分泌的小分子多肽物质,具有调节多种细胞生理功能的作用。鱼类免疫系统中存在许多细胞因子,它们的主要作用是行使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防御,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细胞因子的研究在医学领域已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鱼类的细胞因子研究相对滞后。至今,在鱼类中已发现多种细胞因子,与免疫学关系密切的细胞因子主要有干扰素、集落刺激因子、促红细胞生成素、肿瘤坏死因子和白细胞介素等。目前,对鱼类细胞因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鱼类细胞因子的分离与鉴定、鱼类细胞因子基因的克隆、鱼类细胞因子对鱼类免疫系统的调控机制、鱼类免疫系统内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鱼类细胞因子生物标记和鱼类细胞因子对环境的监测等方面的研究,而鱼类细胞培养技术作为生命科学研究的一种有效手段和工具,在这些研究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用培养的鱼类细胞来对细胞因子进行分离与鉴定,研究鱼类细胞因子基因的克隆、鱼类细胞因子对鱼类免疫系统的调控机制、鱼类免疫系统内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鱼类细胞因子生物标记和鱼类细胞因子对环境的监测等。如干扰素的研究,当用病毒等诱导剂进行诱导时,培养的鱼类细胞和鱼体都可以产生干扰素。体外培养的FHM细胞、虹鳟的性腺细胞RTG-2、虹鳟鱼受病毒感染后都可以产生干扰素。随着细胞培养和分子克隆等新技术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细胞因子将会被发现,也会大大促进鱼类细胞因子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鱼类生长因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鱼类生长因子分离与鉴定、鱼类生长因子基因的分析与克隆、鱼类生长因子对鱼类细胞及个体的作用、鱼类生长因子在建立细胞系中的作用和鱼类细胞永生化等方面。目前,鱼类生长因子的研究刚刚起步,在鱼类生长因子中,研究比较广泛的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生长激素和表皮生长因子。我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白俊杰等克隆了草鱼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I基因以及团头鲂IGF-I基因,是国内鱼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首次克隆报导,并开展了草鱼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基因工程研究,进行了草鱼IGF-I在不同表达系统、多种表达载体的表达研究,并完成了草鱼IGF-Ⅰ成熟肽cDNA的原核表达。 
3.5鱼类毒理学和肿瘤(癌)学的研究 
随着鱼类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与工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水对养殖水质的严重破坏,鱼类毒理学的研究与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且体外培养的鱼类细胞具有以下优点:细胞的均一性好,在遗传上极为相似;药物与细胞直接作用,可结合多种技术方法测知药物效应;比用活鱼更经济、方便,反应速度快等。因此,利用培养鱼类细胞对环境毒物,包括基因毒物、诱变剂、致癌物、环境激素和内分泌干扰素,进行污染监测和安全性评价,成为鱼类细胞培养的重要用途之一。真骨鱼类对某些化学致癌物的敏感性和哺乳动物一样,所以,可以利用鱼类组织培养的细胞作为化学致癌物的模型,来监测水体中的致癌物质与诱变剂和研究致癌物质早期的激发机理,还可用来研究鱼类体内大分子物质的损坏与修复。1991年,Gesamp等证明水中的基因毒物与鱼类肿瘤发生密切相关。因此,培养鱼类的癌细胞是研究肿瘤发生机理的途径之一。 
3.6鱼类内分泌学的研究 
鱼类的内分泌学在国外研究得比较广泛。1970年,Emmart等成功培养了鱼垂体细胞。1983年,Ribeiro等通过建立鲤鱼垂体的原代细胞发现了鲤垂体促性腺激素释放因子和性激素的关系。1999年,Huang等研究发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对欧洲鳗鲡原代垂体细胞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和生长激素有反向调控作用。2001年,Alok等研究发现了鲈鱼重组GnRH-R在鱼的异源细胞系中活化的信号途径。 
3.7鱼类细胞工程遗传育种与基因工程的研究 
优良品种的培育在水产业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水产动物细胞工程遗传育种技术是我国颇具特色的一个领域。细胞培养技术研究的成熟、鱼类胚胎干细胞研究和基因打靶技术的深入研究与发展,为我们在细胞工程育种上提供了一个新的便利途径。如利用培养的细胞进行诱变来获得抗性细胞和多倍体细胞,1990年,李亚南和毛树坚等利用紫外线对ZC-7901进行反复诱变后获得抗草鱼出血病细胞株;还可以将培养的抗性细胞导入去核鱼卵进行体细胞育种,来获得鱼类新品种。培养鱼类细胞是进行基因工程和基因表达研究的最佳材料。1991年,Li等将SV40启动子与抗新霉素的基因重组到鱼类培养的细胞系,获得了有新的生物学功能的转基因鱼类细胞系。用鱼类细胞培养技术、胚胎干细胞技术、基因工程和传统的杂交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鱼类细胞遗传工程育种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可以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改良水产种类的遗传性状,加快生长,增加抗性,使水产种质资源不断优化升级。 
3.8活性物质、抗病毒药物与药物检测的研究 
细胞培养技术不但在哺乳动物药物学研究方面有着广阔的前景,而且在水产药物学的研究方面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许多药用活性物质、抗病毒药物的开发和药物毒理学的试验等都要以培养的细胞为工具。 
自从1957年发现干扰素后,关于鱼类细胞干扰素的报道陆续出现。1999年,王铁辉等研究发现,草鱼出血病病毒经紫外线灭活后,能够诱导鱼类培养细胞产生干扰素,同时,放线菌素D具有超诱导作用,同种干扰素具有启动效应。该研究为鱼类干扰素的进一步研究及其基因克隆奠定了基础。研究表明,鲨鱼终生不会生癌,这是因为在鲨鱼体内有一种活性物质--硫酸软骨素,能够抑制癌细胞。如果我们用细胞培养的技术建立鲨鱼的细胞系,然后再通过该细胞系生产大量的硫酸软骨素,可以大大地降低生产成本,造福人类。 
鱼类的细胞株(系)有着细胞均一性好、在遗传上极为相似、药物与细胞直接作用、可结合多种技术方法测知药物效应、比用活鱼更经济、方便、反应速度快等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药物的测试,但是,对药物测试结果进行评估时应考虑到细胞系和活体所处环境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3.9 鱼类资源保护 
鱼类细胞培养技术在鱼类资源保护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人类对海洋资源过渡的掠夺,导致海洋生态平衡的破坏,甚至导致有些海洋生物物种的灭绝。目前,对一些珍贵的野生动物和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动物,科学界已从不同水平对其进行保护。我国已经在细胞培养技术的基础上建立了野生动物细胞库,鱼类的细胞库也得到了建立并逐步完善。由于鱼类干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和具有该种鱼类完整的基因组,所以我们只要建立鱼类胚胎干细胞的细胞系并保存之就可以保存该物种基因,这对鱼类资源保护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2000年,张义兵等报道了白暨豚组织培养的初步研究,建立白暨豚的永久细胞系,这对研究白暨豚的细胞遗传学、细胞生物学以及资源保护都有重要意义。 
 
4 鱼类细胞培养的发展前景与展望 
 
虽然对于鱼类细胞培养的研究晚于哺乳动物,但是其发展是非常迅速的,在鱼类细胞培养的研究方面虽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从对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来看,鱼类细胞培养的研究相对于其它动物还是比较落后的。所以,鱼类细胞培养技术和鱼类细胞系仍然有很多领域等待着人们去深入研究,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鱼类细胞培养是生命科学研究中的一种极好的手段,随着研究与应用的深入,鱼类原代细胞株和永久细胞株将会有更大的补充和发展,毕竟我们现在拥有的鱼类细胞株(系)还不是很多,鱼类细胞培养将会涉及到每一种养殖经济鱼类和在进化上有着重要地位或重要研究价值的鱼类,鱼类细胞培养也将会由目前鱼类的几种组织、器官、细胞的培养延伸到各种组织、器官与细胞的培养,以研究鱼类的生命活动及它们在各方面的作用,如1987年,Watanabe建立的虹鳟肝细胞RTL-4来对糖原代谢进行研究。另外,我们还可以将鱼类细胞培养技术取得的成果延伸至其它水产动物的细胞培养,特别是水生无脊椎动物的细胞培养,其中贝类、甲壳类,尤其是对虾和海参的细胞培养是一个难点,目前只能对其组织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尚未建立永久性细胞系,若能获得永久性细胞系将会对该物种的遗传育种、病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鱼类细胞培养技术(包括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对细胞培养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研究鱼类细胞培养的最佳方法势在必行。随着鱼类疫苗、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酶等细胞生物产品的研究、开发和生产,鱼类大规模细胞培养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目前已有的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如鱼类细胞的微载体培养技术、转瓶培养技术、细胞的生物反应器培养技术等还不是很完善,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细胞培养技术现在已经渗透到海洋生物学的各个领域,把细胞培养技术与免疫学技术、细胞工程遗传育种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等结合起来,将会使细胞培养技术在应用中获得更大的成果,也会使海洋生物学乃至生命科学得到长足的发展。相信细胞培养技术将会成为21世纪生命科学研究中的主导技术。

      (《北京水产》, 2008(3):42-47 作者 姜泽东,周伯文,段晶晶)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订阅号头条@渔人刘文俊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头条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电脑网址: http://www.yc6318.cn 地址:重庆市永川区卫星湖街道  手机网址:http://m.yc6318.cn
重庆市永川区双竹渔业协会,重庆市永川区水花鱼养殖专业合作社,重庆吉永水产品养殖股份合作社,重庆市永川区丰祥渔业有限公司
本站微信:ycsh638,QQ:469764481,邮箱:ycsh6318@163.com

ICP备案/许可证号渝ICP备2020014487号-1

渝公网安备50011802010496号

诚信共建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