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13983250545
微信:ycsh638
QQ:469764481邮箱:ycsh6318@163.com
轮虫培养必须注意的事项
一、轮虫品系的选择
按轮虫最适生活温度分,有高温品系(23℃-30℃)及低温品系(15℃-23℃)。为满足轮虫对温度的要求,保证不同品系在最适温度下的生长繁殖,降低能源消耗,根据育苗生产的季节不同,所选择的轮虫品系也不用,一般冬、春季选择低温品种培养,夏、秋季选择高温品系培养。
二、接种密度
在生产种,根据轮虫种的来源和数量,接种密度一般为2个-100个/毫升。但从繁殖周期,饵料的利用率及生产规模上考虑,接种2个-20个/毫升,个体繁殖速度快,绝对增加量少,饵料利用率低,收获周期长:接种80个-100个/毫升,绝对增加量大,饵料利用率高,收获时间短,但在育苗旺季种源得不到保证。根据这些年的经验,接种数量在40个-50个/毫升最为适宜。
三、清池时间
一般来说,清池是根据轮虫生长情况、收获次数、水质污染程度、池底残饵存留量、细菌及敌害生物多少,再结合育苗生产需求量的高低来进行。最好冬季、早春20天一次,夏、秋季10天一次为宜。
四、饵料种类及投喂
饵料分单胞藻类和酵母类。 从生产上考虑单胞藻类主要用小球藻和等鞭金藻(3011),一般每天上午投喂1次,以水体稍呈颜色为号。它们的作用是调节水质,吸收氨氮,强化轮虫质量。从每个轮虫每天利用10万细胞看,用于大批量培养轮虫。一般育苗场家,单胞藻是不能满足供应的。 酵母主要是食用的鲜酵母,接种时按25ppm/日,后期按1克-3克/百万轮虫.日投喂,每天平均投喂5次,具体时间是凌晨4:00、上午8:00、中午1:00、下午6:00、晚上10:30。
五、水质要求
培养用水要求盐度达2‰-50‰,没有淡水条件的地方也可直接用海水。但对海水必须用30ppm的漂白粉或300目筛绢网袋处理,以防止敌害生物进入培养池。 生产中除接种时不换水,从培养第三天起每天换水量要达到25%。加注的新水水温尽量与轮虫池一致,温差不得超过2℃。在冬季、早春应采用升温培养,以防止温差波动过大,升温幅度要小于6℃,否则会导致轮虫活力差、繁殖力下降、个体变小。
六、光照对轮虫的影响
在轮虫培养过程中,早春光照对轮虫的影响不大,但在4月中旬后要注意通风,避免强光照射,使室温与水温基本一致。否则在轮虫接种3天后,会出现红褐色絮状物,镜检类似大型丝状角毛藻,而实际是投喂的酵母在高温下发酵与池内的单胞藻缩聚形成的。这种情况出现后池底残留物加厚,水质败坏,池壁出现类似口唇红圈,轮虫个体瘦小,数量剧降,直至倒池。
七、轮虫的强化过程
用酵母培养的轮虫优点在于繁殖速度快,在数量上能满足大规模育苗生产的需要,但其直接用于育苗生产效果很差。因此,必须对轮虫进行强化,这样就需单胞藻。从多年的实践看,用小球藻、等鞭金藻(3011)效果最好。具体方法是:根据生产需要,将达到投喂要求的单胞藻按水、饵1:3的比例打到强化池,充气,再把所需虫用淡水浸泡3分钟-5分钟后,接到强化池,密度为400个-500个/毫升,强化24小时即可投喂,从强化的效果看,等鞭金藻(3011)优于小球藻。
声明: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上列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本站所发布文章为原创的均标注作者或来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许可转载的请注明出处。本站所载文章除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