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13983250545
微信:ycsh638
QQ:469764481邮箱:ycsh6318@163.com
捕捞网具装配(中):纲绳、网线与渔具材料
八、渔用纲索
纲绳由若干根绳纱(或绳股)捻合或编结而成的直径大于4毫米的有芯或无芯绳索,是制作渔具的重要材料。用以固定渔具的形状和尺寸,承受作用在渔具上的外力,保证渔具的强度、曳引或敷设各类渔具、系泊渔船等。渔用纲索应具备较高的断裂强度、适当的伸长率、良好的弹性、耐磨性以及结构稳定性,质量轻并便于操作等性能。
按绳索材料可分为植物纤维绳、合成纤维绳、钢丝绳和混合绳四类:
①植物纤维绳。以马尼拉麻(蕉麻)绳和西沙尔麻(剑麻)绳为主,曾长期在渔业中广泛应用,由于其抗腐性差,目前多被合成纤维绳所取代。
②合成纤维绳。以聚酰胺纤维绳(锦纶绳)的断裂强力和弹性为最佳,但价格较高;其次为聚乙烯纤维绳(乙纶绳)和聚丙烯纤维绳(丙纶绳)、聚乙烯醇纤维绳(维纶绳)和聚氯乙烯纤维绳(氯纶绳)等,当前聚乙烯绳在中国各类渔具中普遍使用。
③钢丝绳。在渔业上多用作高载荷条件下的曳引纲索和拖网的上、下纲,及力纲,围网的括纲,以及大型建网的敷设纲索。
④混合绳。一般是用植物纤维或合成纤维与钢丝混合捻制而成,兼有混合材料的综合性能,强力大,质量轻,手握拉引便于操作。
按绳索结构可分为捻绳和编绳两类。编绳按编制方法又分为编绞绳(如八股编绳)和编织绳两种。植物纤维绳和合成纤维绳用捻制或编制法制造,较粗的合成纤维绳为保持其结构稳定,近年来有的已采用编制法制造,称为编绳。钢丝绳是用钢丝捻制成股,再由股(一般为6股)捻制成绳。渔业用钢丝绳主要是6股复捻绳,中心有一条浸油的麻芯,增加其柔软性和保持油质以抗锈蚀。
按其柔软度有硬钢丝绳、半硬钢丝绳和软钢丝绳之分。硬钢丝绳适于用作静索、支索和张索;半硬钢丝绳一般用作曳纲或拖缆;软钢丝绳一般用作动索,如拖网的上、下纲等。渔用混合绳的结构形式有两种:一种以钢丝绳作绳芯,外包马尼拉麻或聚丙烯裂膜纤维绳股的复捻绳,称为包芯绳。其绳的捻向与绳芯相同,因绳芯易产生滑动,故只适用作静索,比如拖网的力纲。另一种是以钢丝绳股为股芯,外层包以马尼拉麻或聚丙烯裂膜纤维绳纱制成绳股,再以3股或6股制成的复捻绳,称为夹芯绳,海洋渔业中广泛使用,比如拖网的曳纲。
绳索性能与渔用网线基本相同,主要技术指标有粗度(直径)、长度、质量(线密度)和断裂强力等(见渔网线)。
九、渔网线
编织网片和缝扎网渔具的直径小于4毫米的线,是制作渔网的主要材料。网线应具备的物理和机械性能是:一定的粗度,足够的强度,适当的伸长率,良好的柔挺性、弹性、结构稳定性、抗腐性和抗老化性能,粗细均匀,光滑耐磨。
渔网线的种类按制造网线所用的材料可分为植物纤维网线和合成纤维网线两大类,前者抗腐性差,在渔业中已被淘汰;后者在当今渔业中广泛使用,主要有锦纶线(PA)、涤纶线(PES)、乙纶线(PE)、丙纶线(PP)、维纶线(PVA)、氯纶线(PVC)和偏氯纶线(PVD)等。
按网线结构可分为单丝、捻线和编线三大类:
①单丝。直径在0.1~1.5毫米的单根长丝,如尼龙单丝大多适用于钓具和编结刺网网具。
②捻线。将线股2、3或4股捻合制成的线。有单捻线、复捻线和复合捻线等类型。组成网线的半成品结构统称为线股,简称为股。比如单捻线中的单纱,复捻线中的单捻线,复合捻线中的复捻线等。
单捻线又称单线,将若干根单纱或长丝合并在一起,经过一次加捻而成的产品。因其极易退捻,在渔业上使用较少。复捻线又称复线,是将若干根单纱或长丝合并在一起加捻成线股,再将数根线股(一般为3根)以与其相反的捻向加捻而成的产品。合成纤维网线多采用这种结构,为各种渔具的主要用线。复合捻线是将数根(3或4根)复捻线以与其相反的捻向加捻而成的产品。这种线较粗硬,用作大型拖网的网线。
③编线。由若干根偶数线股(比如6,8,12,16根)、成对或单双股配合相互交叉穿插或编制而成的线。编线中央有线芯的为芯编线,无线芯的为无芯编线。渔用编线一般无线芯。
(渔网线结构示意图)
纤维及其制品(单纱、网线和绳索)的粗度用单位长度的质量、单位质量的长度、直径或横截面积表示。有特克斯(tex,简称特)、旦尼尔(Denier,简称旦或)和支数。由于网线是柔性体,在外力作用下,横截面形状不规则,故不用横截面积表示。
纤维及其制品的单位长度的质量,称为线密度。按所取的长度不同,分为“特”和“旦”。特数是规定长度为1000米的质量克数,又称号数,是国际单位制(即SI单位)。十分之一特称为分特(dtex)或分号,千分之一特称为毫特(mtex)或毫号。旦数是规定长度为9000米的质量克数,是非国际单位制。
渔用网线和绳索的线密度用综合线密度(Rtex)表示,单位为“特”或“千特”。网线、绳索加捻前各根单纱(或单丝)线密度的总和称为总线密度,数值上小于综合线密度,主要由于纱线在加捻和并合时的工序会引起本身线密度的增加。
现代渔用网线主要有锦纶线、乙纶线、涤纶线等数种,其中乙纶线在中国渔业中应用最广泛,一般由单丝(36tex)捻制而成,具有较高的强力、良好的柔挺性、质量轻(比重0.96)、吸湿性极小、表面光滑、滤水性和耐磨性较强等渔用性能,广泛用以制作各类拖网、有囊围网、定置网和绳索。锦纶网线在渔业中最早得到应用,以断裂强力高和弹性大而著称,多用以制作大型拖网、围网、刺网、钓线和绳索。涤纶网线的强力高于乙纶线,低于锦纶线,比重较大(1.36),吸湿性小,编织网片时打结后强力损失较大,多用作大型围网材料。
十、渔具材料
直接用来制作渔具的材料,主要包括网线、网片、绳索等。其中,网线和网片又称为网材料。广义的渔具材料还包括制造各类渔具材料所用的原材料,种类很多、有纤维材料、钢丝和塑料等。其中,最主要的是纤维材料。它是制造网线、网片和绳索的重要原材料,在构成整个渔具(特别是网渔具)的用料中所占的比重最大。
不同类型的渔具,依其捕鱼原理和操作特点,对渔具材料的性能各有不同要求,然而也有一些共同的要求。网线、网片和绳索等材料应具备的一般特性有:质量轻,湿态下具有较大的断裂强力和结强力,适当的伸长率,良好的弹性、韧性和柔挺性,不大的吸水性和缩水性,良好的抗光性、耐老化性、耐腐性、耐摩性、耐热性和耐化学腐蚀性,以及对霉菌、水生生物附着和虫咬的抵抗能力。这些性能一般称为渔用性能。渔具材料的性能直接关系着渔具的结构性能、渔获性能、使用期限和操作效率。
渔具材料的性能除与所用原料和半制品的特性有关外,主要决定于其结构、制造方法和工艺指标的合理性,以及为了某些特殊要求而施行的后加工处理方法,如油染、树脂处理、染色整理和热定型等。
渔用纤维材料主要有植物纤维和合成纤维两大类:
植物纤维具有一定的物理机械性能,产量丰富,价格低廉,20世纪40年代以前,几乎所有渔网的网片和绳索都由植物纤维制成。这类纤维主要有棉、大麻、亚麻、苎麻、蕉麻(马尼拉麻)、剑麻(龙舌兰麻)、棕榈、椰纤维和稻秸等,因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在水中使用,极易受纤维素细菌的分解腐蚀而遭破坏。因此,用植物纤维制成的渔网,必须经晒干、油染等防腐处理后方能使用,且使用期限亦短,具有劳力消耗多和经济效益低的缺点。
20世纪40年代以后,合成纤维开始在渔业中应用。这类纤维的主要特征是具有不腐烂、断裂强力高、质量轻等。实践证明,合成纤维应用于渔业,对提高渔具的强度、耐久性和渔获效率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现今渔业中,合成纤维几乎全部代替了传统使用的植物纤维,成为当代渔业最重要的技术革命之一。
渔用合成纤维按其组成主要有:聚酰胺纤维(PA)、聚酯纤维(PES)、聚乙烯纤维(PE)、聚丙烯纤维(PP)、聚乙烯醇纤维(PVA)、聚氯乙烯纤维(PVC)和聚偏二氯乙烯纤维(PVD)等七大类。其中前四类在世界渔业中应用最广,后三类因物理机械性能较差,渔业中应用不普遍,20世纪50年代日本曾试用以制作绳索和渔网,现亦不多用。
渔用合成纤维一般制成四种基本形态:长丝、短纤维、单丝和裂膜纤维。不同形态纤维的制品,其性能和用途亦不同,以长丝、单丝和裂膜纤维制品的渔用性能为最佳。裂膜纤维是近年来才发明的一种新型纤维,来源于一种塑料扎带,这种扎带在捻合和制造中,受到拉伸后能自行纵向分裂成若干粗细不匀的纤维,强度较大,主要用来制造绳索和较粗的网线。
在世界渔业技术的发展中,除推广使用合成纤维外,还改进了网材料的结构和制造工艺。如无结网片的应用不但能节省原材料,还提高了网片的使用性能;近年来又在四边形网目结构的网片基础上,研制和应用了网片利用率更高的六边形网目的网片;网线和绳索由捻制法发展为编制法,并根据渔用要求研制了用混合材料组成的纲绳(比如刺网上使用的浮性浮子纲和沉性沉子纲),提高了制品的技术性能和使用性能。
(未完待续)
来源:西南渔业网
声明: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上列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本站所发布文章为原创的均标注作者或来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许可转载的请注明出处。本站所载文章除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E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一线"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