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13983250545
微信:ycsh638
QQ:469764481邮箱:ycsh6318@163.com
捕捞网具装配(上):装配工艺、网目及网衣缩结
网具装配工艺是根据网具设计要求,用网衣、纲索及属具等装配成一顶完整网具的方法。网具的捕鱼效率和使用的耐久性,除决定于其设计合理性和选用的网具材料性能外,还与网具装配工艺有关。如果装配工艺不当,在作业过程中会因载荷不均引起网具变形或破损等事故。
网具具体装配工艺有以下几种。
一、网衣编结
网具需由不同规格、形状的网衣构成。编结网衣有手工和机器两种方法。手工编结通过增(减)目结成所需要的形状,机器编结的都是矩形网片,要通过剪裁形成所需要的形状。
二、网衣缝合
要求各缝合边均匀对称。缝合两块等长或等目数的网衣,其长度或网目要对准。缝合两块不等长或不等目数的网衣,应按比例,即按缝合比缝合。缝合方式按网具及其部位不同而异,主要有绕缝、编结缝两种。
三、纲索装配
将网衣按一定比例用网线缩装在一定长度纲索上的工艺过程,也称为缩结(见网衣缩结)。装配时要正确量取纲索长度,并把网衣和纲索同时分成数量相等的等分段,逐段进行缩缝。纲索装配的基本方式有直接式和水扣式。前者将网衣直接结缚在纲索上(图a);后者将网衣结缚在与纲索相连的水扣绳上(图b)。
(网具纲索和属具装配)
四、属具装配
为使网具保持一定的作业形状和达到作业要求,分别装配浮子、沉子、挡杆或底环等属具。浮子、沉子的主要装配方式是将其夹入、穿入或直接结缚在浮、沉子纲上(图a、b、c、d)。拖网的沉子纲有的用钢丝绳外包布条、旧网衣和绳股制作,或者将钢丝绳穿入橡胶、塑料滚轮制成。再用吊纲(链)或通过水扣绳与下缘纲相连(图e、f)。
五、网目选择性
在网渔具中,不同网目尺寸对捕捞对象及其体长、体形的选择性能。也就是不同网目尺寸对捕获成体、释放幼体的性能。目的是保护和合理利用渔业资源,也是渔业生产管理的基本要求之一。
决定网目选择性的主要因素是网线材料及规格、网目长度、网结型式和捕捞对象的年龄、体长、体形、捕捞季节及其生活阶段等。网目选择性是网渔具选择性的基础,但不等于网渔具选择性,这是因为网渔具还受渔具种类、结构形式、作业时间和运动速度等的影响。
网目选择性的指标是:
1.选择率
鱼自网目中逃逸尾数对进入网内总尾数之比。可用下式表示:
式中R为选择率(%);A为留在网内鱼的总尾数;B为逃出网外鱼的总尾数。
2.选择曲线
表示不同鱼体长度与选择率关系的曲线。拖网及围网的选择曲线一般近似S形,而刺网的选择曲线则呈近似正态分布(见图)。
(主要网渔具网目选择曲线图)
3.选择指数
表示选择性大小的指标。当选择曲线对称时,其值与50%选择率时的鱼体长度(l0.5)相接近。
4.选择尖锐度
表示选择曲线尖锐度的指标。其值为15.87%选择率时的鱼体长度,或者84.13%选择率时的鱼体长度与选择指数之差值。差值越小,选择性越尖锐。一般把选择尖锐度为零时的选择体长称为绝对选择。实际上不存在绝对选择,在分析时常用l0.5当作绝对选择。
目前,有些国家十分重视这项工作,重点研究拖网网囊和刺网的网目选择性,是确定网渔具网目尺寸和研究网渔具选择性的基础工作。
六、网目
网目又称网眼。构成网片的基本单位。呈等边四边形或等边六边形。四边形网目应用最广泛。由四个目脚和网结(无结网目称连接点)构成。就整块网片而言,一个网目包含两个目脚和网结(或连接点)。将网目的四个连接点延长到与目脚等长的线段,即构成等边六边形网目。
(网目结构和形状)
两相邻网结或连接点间的线段称目脚。其理论长度为两相邻网结或连接点中央间的距离,又称“节”,等于半个网目长度。它决定着网目尺寸和形状。同一块网片的目脚长度要相等,才能保证网目的正确形状、网片强度和使用性能。
目脚间的连接结构称网结或连接点。其主要作用是限制网目尺寸和防止网目变形,是决定网片质量优劣的重要因素之一。良好的网结应牢固,当拉紧任何一根目脚时,不产生滑动而变形。网结的牢固程度称结牢度,取决于网结类型和系紧程度。合成纤维网片需要热定型处理,提高网结牢度。网结类型有活结、死结和双死结等,连接点类型有绞捻、经编和辫编等(见图)
活结又称平结。形状扁平,磨损轻,耗线量较少,但结牢度差,网目横向受力时,易产生翻转滑脱,引起网目变形,适于编结小网目网片。死结又称三角结。表面突起较高,虽然较活结耗线量多,易磨损,但结牢度大,使用中不易松动滑脱,网渔具使用的网衣多采用死结编结。双死结较死结耗线量多,结牢度大,也易磨损,使用中不松动滑脱,是在特殊要求下增加结牢度的一种结构型式。如用锦纶单丝或表面光滑的合成纤维捻线编织刺网,需采用此种网结。
(网结和连接点结构型式)
绞捻连接点是由目脚中的两根单线或纱股,通过机器交叉捻合而成,经过一次交叉的连接点,形成四边形网目,不消耗或极少消耗网线,但易滑动。经过多次交叉的连接点,形成六边形网目。经编连接点是由目脚中的三根纱股,组成套合股和环圈,相互交叉穿套而成,耗线量比绞捻多,但不滑动。辫编连接点是由目脚中的3根或4根辫结线相互交叉辫结而成,耗线量亦比绞捻稍多,不易滑动。
网目充分拉直而不伸长时的长度称为网目长度。该长度是指两对角结或连接点中心的距离,也可以用一个对角结的内缘至另一个对角结的外缘之间的距离表示。该距离等于目脚理论长度的两倍。两对角结或连接点内缘(即不包含两对角结)之间的距离称为网目内径,是网目的实用尺寸。网目尺寸取决于网具使用部位的作用和捕捞对象的大小、形状(见网目选择性)。
七、网衣缩结
将网衣按一定长度比例装配到纲索或框架上的工艺。装配比例通常用缩结系数(E)或缩结成数(P)表示。缩结系数是指纲索长度对其装网衣拉直长度的比值,通常以小数点后两位数表示。缩结成数是以网衣拉直长度为10成,如装配到纲索上缩短了0.20,称缩结成数为2成。即等于缩结系数0.80。
沿网衣纵向装配时的缩结系数,称纵向缩结系数,代号为En,表示式为:
沿网衣横向装配时的缩结系数,称横向缩结系数,代号为Et,表示式为:
式中Lr为装配时的纲索长度:Ln、Lt
分别为纵向和横向装配网衣的拉直长度。纵、横向缩结系数的相互关系为:
其数值换算见表。
(纵、横向缩结系数换算表)
沿网衣斜向装配的缩结系数,称斜向缩结系数。代号为Eab,其表示式为:
式中R为网衣斜边的剪裁斜率。网衣斜向装配的纲索长度,等于网衣纵向拉直长度与斜向缩结系数的乘积。
缩结系数决定着网衣装配后网目(或网衣)张开尺寸和面积,因而影响网衣受力和网具渔获性能,是网具的重要设计工艺参数。网衣按一定缩结系数装配形成的网目(或网衣)张开尺寸,称缩结尺寸。网目张开尺寸形成的面积(S)与缩结系数的关系式为:
S=2a2·Et·En
式中a为网目目脚长度。当Et=0.707时,网目呈正方形,面积最大,网衣利用率最高,不仅节省网衣材料,阻力也小。网目张开尺寸还与网目(或网衣)承受的张力(T)有密切关系,即:
式中F为外加于网衣上的载荷。对于某些网具,如刺网类网目张开的形状和尺寸,直接影响渔获效率。因此,设计网具时,应根据不同要求合理选择缩结系数。
(未完待续)
来源:西南渔业网
声明: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上列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本站所发布文章为原创的均标注作者或来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许可转载的请注明出处。本站所载文章除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E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一线"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