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13983250545
微信:ycsh638
QQ:469764481邮箱:ycsh6318@163.com
滇池30年水质恶化,一度沦为“臭水湖”!
滇池是云南省最大的淡水高原湖泊,也是中国第6大内陆淡水湖。在上世纪50年代之前,滇池流域的居民人口很少,工业不发达,当时的湖水清澈透明,可以直接用来洗菜,水质基本上在Ⅰ类的范围内。
从60年代开始,滇池周边的城市人口开始增多,工业化水平迅速提高。就在这一时期,滇池的水质有所下降,但基本上还能保持在Ⅱ类水质的范围内,很多市民经常在湖中游泳、嬉戏。
但是到了70年代,滇池的水质就不容乐观了。80-90年代,湖中蓝藻频繁爆发,湖水恶臭熏天,滇池也成了一个人人躲避的“臭水湖”。老一辈人口中的“五百里滇池”当时已经风光不再,滇池的生态环境、渔业资源也急需治理修复。
滇池:30年开出一张“生态罚单”
曾经的滇池水到底有多清澈?这个答案恐怕只有老一辈的渔民才知道。不过我们也可以从流传下来的一句民谣了解个大概:“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游泳痛快,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风光不再”。
民谣虽短,但却是滇池水质变化的真实写照和历史缩影。
1969年底,滇池岸边开始了大规模的“围湖造田”活动,最疯狂的时候每天有10万人往滇池里倾倒石头和泥土。经过8个月的“艰苦奋战”,昆明八景之一的“坝桥烟柳”就被改造成了广阔的农田。
最终,滇池周边的围湖造田面积达到了3万亩,从1971~1982年累计的粮食产量为407万公斤。围湖造田在当时的背景条件下有着特殊的考量,但由此付出的生态代价也难以挽回。
围湖造田、修建防浪堤、引水灌溉等活动不仅导致流入滇池的河道萎缩污染,也使滇池湖体的交换能力下降,很多土著鱼种的生境遭到严重破坏,部分物种甚至因此走向了灭绝。
上世纪80~90年代,滇池的生态又遇到了新的危机——工业污染。滇池周边的工业发展速度很快,很多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一般快速崛起。滇池周边的工厂企业有5000多家,如冶炼厂、造纸厂、皮革厂、磷肥厂、电镀厂等等,很多都是“污水大户”。当时滇池的水质已经被污染到劣V类的程度,湖水发出的恶臭味给附近的居民带来了很大困扰。
劣V类水质是什么概念?简单来说,就是“无用脏水”,这样的水已经不能用来灌溉农田了——灌溉的农业用水至少也要达到IV类的标准。
滇池土著鱼类的命运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滇池都是一个生产型湖泊,每年都能捕捞到相当可观的渔获物。在1957年之前,滇池中的鱼类还是以本土鱼类为主,渔业产量也很低;到了60年代后期,人们开始往滇池中引入鲢鱼、鳙鱼、草鱼等经济鱼种,渔业产量也快速攀升,年产量能稳定在3000-4000吨左右。
从1973年开始,日本沼虾和秀丽白虾成了滇池中的“水产新秀”,风头甚至超过了四大家鱼。1999年,滇池中的渔获产量进一步飙升到了8363吨,滇池渔业也开始进入黄金时期。
引进外来经济鱼类虽然能够显著增加渔业产量,但同时也存在一定风险。比如,上世纪80年代人们将太湖新银鱼引到了滇池,由于营养充足、缺少天敌,银鱼很快就成了滇池中的优势鱼种,单种产量就有3500吨。银鱼繁殖速度快而且非常贪食,严重破坏了滇池原有的食物链,对土著鱼类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据文献记载,上世纪60年代滇池中活跃着26种特有的土著鱼种,80年代就至少有15种土著鱼类面临着濒危或易危的生存风险,其中就包括滇池金线鲃、滇池银白鱼、中臀拟鲿、中鲤和昆明鲇。
上面的土著鱼类有些已经灭绝了,比如昆明鲇和中鲤,而另外一些鱼类则在工作人员的努力下得以幸存并发展壮大起来——滇池金线鲃和银白鱼就是其中的“幸运儿”。
2007年,我国的研究人员历时3年终于攻克了滇池金线鲃的人工繁育技术,到了2010年已经可以实现年产100万尾的育苗量了。
和金线鲃相比,滇池银白鱼的人工繁育进展晚了整整10年——2017年3月才成功孵化出第1批银白鱼鱼苗,不过取得的成绩也相当令人振奋,13尾野生亲鱼就繁育出了3万尾鱼苗!
如今,“云南四大名鱼”之首的滇池金线鲃已经被开发成了一种养殖品种。2018年5月,“鲃优一号”顺利通过了农业部的认证,成为了云南省首个获得国家认证的水产养殖新品种。不过由于这种鱼产量较低,生长缓慢,养殖难度也很大,目前的定价高达300~400元/斤,基本上处于有价无市的状态。
追本溯源:滇池的水质为什么会变坏?
滇池金线鲃和银白鱼虽然保住了,但是滇池生态环境所面临的危险依然没有解除。那么问题来了,滇池的水质为什么会变坏呢?
滇池水质的污染,既有人为原因,又有自然原因。
滇池流域的气候比较特殊,降雨量集中在每年的5~10月,这一时期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80~90%;而从11月到次年的4月份,滇池流域进入旱季,水体蒸发量大,降水少。滇池周边的污水处理厂能力有限,只能在冬季正常运转,而在降水集中的夏季就基本上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了。
另外,昆明的地势南高北低,而滇池恰恰位于城市的下游。受地势影响,城市里产生的生活废水就会直接汇流到滇池,滇池也因此成为了“集污池”。
把少量的生活废水排到滇池并没有太大问题,因为湖泊本身就有一定的净化能力。但是现如今废水量太大,污染程度已经超过了滇池本身的自净能力,生态平衡也因此被破坏。生活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磷、氮等元素,容易导致滇池水体富营养化——而这正是蓝藻爆发的直接原因。
蓝藻爆发是滇池水污染治理的一个大问题,最严重的时候整个岸边都漂浮着一层厚厚的“绿膜”。对于滇池蓝藻的整治,云南省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经过30多年的努力才得以使水质稍微有所改善。
除了人为原因,滇池水质的恶化和自然因素也有很大关系。
滇池有着340万年的演化历史,按照湖泊的演化规律来看,目前的滇池正处于湖底升高、湖盆变浅的老化阶段。滇池的现存面积是远古时期的25%,蓄水量仅为远古时期的1.9%,物质循环不畅、自净能力退化,这些都是滇池本身就具有的“病症”。
另外,滇池所处的地区含有丰富的磷元素,每逢雨季,大量的磷质就不可避免地会随着河道进入湖体,这进一步加剧了滇池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
滇池的未来:10年禁捕是最好的开端
为了保护滇池,昆明市在2017年12月底关闭了周边的72个矿山,目前的修复治理面积达到了1万亩。随着滇池水质逐渐好转,越来越多的土著鱼种又重现滇池,红嘴鸥、白鹭等水鸟也开始现身于滇池西南角的湿地保护区。
为了加强水生生物资源保护,让滇池的渔业资源休养生息,滇池已经于2019年11月正式全面禁渔,禁渔时间暂定为10年——和长江“同步”。在禁渔期间,禁止任何个人或团体在湖中开展渔业捕捞活动。
事实上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滇池中就开始有限度地实施“封湖育鱼”制度了。当时的初衷主要是为了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生产,而去年的“10年禁渔”就不一样了——完全是为了恢复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
从生物学角度来看,滇池中大多数鱼类的繁殖周期都在3~4年,因此10年的禁渔期能够保证大多数鱼类实现2~3个繁殖周期循环,这对于繁荣滇池的土著鱼种、保护物种多样性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不仅如此,近年来渔政部门还将人工繁殖的鲢鱼、鳙鱼等经济鱼种放流到滇池,这对于改善水质、控制湖中的蓝藻起到了显著的效果。一同放流的鱼类还有滇池高背鲫、滇池金线鲃、银白鱼、云南光唇鱼等土著鱼种。
总之,目前的滇池生态正在逐渐好转,这是一个很好的迹象。在长江“十年禁渔”的大背景下,滇池生态环境的治理也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滇池的未来,我们一起见证!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