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13983250545
微信:ycsh638
QQ:469764481邮箱:ycsh6318@163.com
水中溶解氧含量的高低对养殖的影响
水中溶解氧含量的高低,与水温、水的循环、有机物的分解和水生生物的呼吸等有密切的关系。水温越高,溶氧量愈低;水停滞不动,溶氧量就逐渐减少。
我国长江中下游的浅水湖泊,由于水的上下层对流运动强烈,表层和底层的溶氧量相近,而且都相当地高。如武汉东湖水果湖区,虽有生活和工业污水流入,表层溶解氧仍变动于5.86一11.56毫克/升,平均8.6毫克/升;溶解饱和率72.25—125.3%,平均100.9%。底层溶解氧变动于5.69一11.37毫克/升,平均8.22毫克/升;溶氧饱和率变动于71.4一127.3%,平均96.7%,表底层含氧量均很丰富。
水中溶解氧有明显的昼夜和季节变化,白天高,下午最高,夜晚低,清晨太阳出来前最低。一年四季以夏季低,冬季高。而东北的泡子和其他浅水湖泊,则冰冻期低,5一9月溶氧量一般较高。小型河道,溶氧量也很高,而且较为稳定。
水中溶氧量不足,会抑制鱼类摄食的强度和体内代谢过程,使鱼类生长缓慢。普通养殖水体的溶解氧,以大于6毫克/升为宜,不应低于3毫克/升。在1毫克/升以下时鱼类将发生浮头,甚至死亡。各种鱼类对溶氧量的适应和要求是不同的。根据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试验,在水温30℃,溶氧量低于2一3亳克/升时,10厘米鲢、鳙鱼种呼吸发生困难或出现氧饥饿现象;当溶氧量低于0.45毫克/升时,鲢鱼种开始浮头,降到0.3毫克/升时,大部分窒息;低于0.26毫克/升时,全部死亡。当水中溶氧量低于0.27笔克/升时,鳙鱼种开始浮头,降到0.16毫克/升时,大部分死亡;低于0.08毫克/升时,全部死亡。
水中溶氧量为1.10毫克/升时,青鱼就全部死亡。深水水体中,溶氧量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表层高,底层低,其含量随深度而减少。检测水质使用奥克丹水质检测仪,从鱼类对溶氧量的要求来看,我国的浅水湖和小型河道的溶氧量条件是很好的。在东北地区的泡或浅水湖泊,由于冰冻期长,住冰冻期水停滞不动,溶解氧只有消耗,没有补充,同时,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因而常存在有产重的缺氧现象。近几年,我国水产科技人员采用“冰下生物增氧”措施已见成效,缺氧问题正在逐渐得到解决。
声明: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上列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本站所发布文章为原创的均标注作者或来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许可转载的请注明出处。本站所载文章除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