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地址:庆市川区道(原双竹镇)
13983250545

信:ycsh638

QQ:469764481
邮箱:ycsh6318@163.com

鱼苗鱼种的饲养

发表时间:2022/12/12 21:18:14  作者:周剑  浏览次数:4657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一、鱼苗、鱼种的分期

(一)鱼苗分期

鱼苗鱼种培育是鱼类养殖的第一阶段。从鱼类孵化后饲养到3.3厘米左右(相当于夏花),称鱼苗培育;以夏花饲养至冬片、春片称鱼种培育。这两阶段使用的鱼池分别称为鱼苗池和鱼种池。

鱼苗又称稚鱼,是对鱼卵孵化出来至全长3.3厘米的鱼的称谓。此时,以消化系统为主的各种器官已形成,外部形态已经具备种分类学特征,只是各品种特征(如体色等)尚未完全出现。鱼苗具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称为水花,指鱼卵孵出后生长3~7天的鱼苗,全长0.8厘米左右,卵黄囊未消失的称为嫩口水花,消失后称为老口水花;第二阶段称为乌仔头,指孵出7天后的鱼苗,全长1厘米左右;第三阶段称为黄瓜仔,指全长1.8~2.0厘米的稚鱼。

(二)鱼种分期

鱼种(幼鱼)指鱼苗培育后,发育至全体鳞片、鳍条长全,外观以具有基本特征的幼苗,为3.3厘米以上至性成熟以前整个生长阶段的鱼类个体称谓。此时外形基本成型,只是性腺尚未发育成熟。一般鱼种可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称为夏花,主要指全长3.3厘米左右的鱼种,故叫“寸片”,有的地方也叫“火片”;第二阶段称为秋花(秋片),主要指全长8厘米以上,在秋季出池的鱼种,又叫“窟秋片”;第三阶段称为冬花(冬片),指全长10~20厘米,在冬季出池的鱼种;第四阶段称为春花(春片),指越冬后的鱼种,又叫“隔年鱼种”“仔口鱼种”;第五阶段称为二龄鱼种,指春花鱼种再养1年的鱼种,又称“老口鱼种”、“过池鱼种”。

二、鱼苗、鱼种的质量鉴别

(一)鱼苗质量鉴别

鱼苗因受鱼卵质量和孵化过程中环境条件的影响,体质有强有弱,这对鱼苗的生长和成活带来很大影响,苗种质量的优劣是决定能否高产高效的关键条件之一,鱼苗质量优劣的鉴别至关重要。生产上可根据鱼苗的体色、游泳情况以及挣扎能力来区别其优劣。鉴别方法如表6-1所示。

人工繁殖过程中,容易产生杂色苗、胡子苗、困花苗和畸形苗四种劣质鱼苗,其主要特点及产生原因如表6-2所示。

(二)鱼种质量鉴别

鱼种质量优劣可根据出塘规格大小、体色、鱼类活动情况以及体质强弱来判别。鉴别方法如表6-3所示。

        三、鱼苗、鱼种的食性和生长特点

(一)鱼苗、鱼种的食性

不同种类的鱼,其食性亦不相同,但在鱼苗阶段的食性基本相似,刚孵出的鱼苗均以卵黄囊中的卵黄为营养。

当鱼苗体内鳔充气后,卵黄囊还没完全消失,肠管已形成,鱼苗在吸收卵黄的同时开始摄取外界食物,主要摄食小型浮游动物,如轮虫、原生动物等。当卵黄囊消失后,鱼苗就完全依靠摄取外界食物为营养,主要吞食一些小型浮游动物,其主要食物是轮虫和桡足类的无节幼体,生产上通常将此时摄食的饵料称为“开口饵料”。随着个体生长,幼鱼食性开始明显分化,其食性与成鱼食性相似或逐步趋近于成鱼食性,不同种类的鱼,其取食器官构造有明显差异,食性也有所不同,如鲢、鳙鱼在鱼苗到鱼种的发育阶段摄食方式主要是由吞食过渡到滤食,而草鱼、青鱼、鲤鱼则始终都是吞食,其食谱范围逐步扩大,食物个体也逐渐增大。

(二)鱼苗、鱼种的生长特点

在鱼苗、鱼种阶段,鲢鱼、鳙鱼、草鱼、青鱼的生长速度是很快的。鱼苗到夏花阶段,它们的相对生长率最大,是生命周期的最高峰。在鱼种饲养阶段,鱼体的相对生长率较上一阶段有明显下降。在出生后100天左右的培育时间内,体重增长的加倍次数为9~10天,即每10天左右体重增加一倍。鱼苗、鱼种的生长具有三个特点:一是生长具阶段性,前期的相对生长快、绝对生长慢,后期的绝对生长快,相对生长慢;二是体长体重增长不同步,一般前期体长增加倍数大于体重增加倍数;三是生长具季节差异,夏季生长快、冬季生长慢,春秋季居中,主要与各季节的水温差异有关。

       四、鱼苗的饲养

(一)放养密度

鱼苗的放养密度对鱼苗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有很大影响。密度过大鱼苗生长缓慢或成活率较低,发塘时间过长,影响下一步鱼种饲养的时间;密度过小,虽然鱼苗生长较快,成活率较高,但浪费池塘水面,肥料和饵料的利用率也低,使成本增高。放养密度对鱼苗生长和成活率的影响实质上是饵料、活动空间和水质对鱼苗的影响。鱼苗密度过大,饵料往往不足,活动空间小,水质条件较差、溶氧量低,因此鱼苗的生长就较慢、体质较弱,致使成活率降低。

在确定放养密度时,应根据鱼苗、水源、鱼池条件、肥料和饵料来源、放养时间和饲养管理水平等情况灵活掌握。各种家鱼在鱼苗阶段都以浮游动物为食,食性相同,为防止争食及便于生产操作,鱼苗培育大都采用单养的形式。由鱼苗直接养成夏花,一般放养10万~20万尾/亩,青鱼、草鱼苗宜稀,鲢鱼、鳙鱼苗可较密,采用一次性投放方式,一般投放量分别为鲢鱼、鳙鱼10万~15万尾/亩,草鱼、青鱼8万~15万尾/亩,鲤鱼鲂鱼15万~20万尾/亩。由鱼苗养成乌子,一般初放15万~20万尾/亩,视饲养管理水平和池塘条件而定,长至5~6厘米后,分池拔稀;由乌于养到夏花时,一般放养密度为3万~5万尾/亩。

放养过程中为了提高鱼苗的存活率,应对培育池提前进行清塘消毒,并清除蛙卵、蝌蚪、水生昆虫和野杂鱼等敌害生物。鱼苗下塘前应先用蛋黄开食,以提高鱼苗下塘后的觅食能力和成活率。鱼苗下塘前要先用池塘底层水,放几尾鱼苗试养一天左右,如鱼苗活动正常,证明池内消毒药物已无毒性。且放苗时温差不超过29℃,超过59℃时鱼开始死亡,鱼苗下塘前应调节鱼苗容器中的水温,使其逐渐接近于池塘水温。下塘时应将盛鱼苗的容器放在避风处倾斜于水中,让鱼苗自己游出,有风天则应在上风处放苗,否则鱼苗易被风浪推至岸边或岸上。

(二)鱼苗饵料

鱼苗下池时能吃到适口的食物是鱼苗培育的关键技术之一,也是提高鱼苗成活率的重要一环。在生产实践中应引起重视。具体操作是在清塘后,在鱼苗下池前一周左右注水50~60厘米,并立即向池中施放有机肥料以繁殖适量的天然饵料,鱼苗下池后便可吃到足够的适口食物,这种方法也称“肥水下塘”。它的技术要点在于掌握合适的施肥时间,使施肥后浮游物的繁殖正好适合下塘鱼苗摄食的需要。池塘施肥后,各类浮游动物出现,首先是原生动物,其次是轮虫,再次是枝角类,最后为桡足类。这是由于它的成熟时间和繁殖速度不同所致。鱼苗从下塘到全长15~20毫米,吃食食物变化一般是:轮虫和无节幼虫一小型枝角类一大型枝角类和桡足类。而鱼苗下池时的适口饵料是轮虫,因此池中出现轮虫繁殖的高峰期正是鱼苗下池之时。

这样刚下塘的鱼苗不但有充足的适口饵料,而且以后各个发育阶段也都有丰富的适口食物。这样有利于鱼苗的生长而且成活率高。所以,适时施基肥和鱼苗适时下塘是养好鱼苗的关键。

鱼苗的饲喂可采用有机肥料与豆浆混合饲养法。鱼苗下塘后,隔5~6小时就应投喂第一次豆浆,如下午下塘,下午就应投喂。一般每天2次,8:00~9:00和14:00~15:00。最晚不超过16:00。在鱼苗下塘10天内,每天每亩投喂1.5~2千克黄豆浸泡后磨成的浆,10天后根据水质的肥瘦,酌情增减,如天雨低温须酌加豆浆的用量,豆浆应均匀全池泼洒。如结合施肥,可减少黄豆的用量,一般可在鱼苗下塘后4~5天进行施肥。

(三)日常管理

鱼苗池必须精细管理,勤巡塘,每天应早、中、晚三次巡塘,经常观察鱼苗活动和吃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注意调节水质、水位等,每隔3~5天加水一次,每次注水深度10~15厘米,将水深保持在60厘米左右。早晨鱼苗易出现成群浮头现象,受惊后就下沉,稍停后浮上来,日出后停止,这种情况属轻微浮头,是正常现象,则表明水质肥瘦适中;若9:00点左右仍浮头,受惊后反应迟钝,则表明水质过肥,应立即注新水或泼洒增氧剂直至浮头停止,可适当减少当天投饲量,不应再施肥。同时,要做好鱼病防治工作,发现鱼苗活动不正常,立即采取防治措施,平时需注意鱼塘卫生,及时清除敌害以及杂物。

鱼苗养殖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拉网锻炼,目的是增强夏花体质,提高运输成活率。拉网过程使鱼苗受惊吓,运动量增加,黏液大量分泌,粪便排出,可以使鱼苗鳞片紧密,肌肉结实。同时拉网过程也是密集过程,增强了鱼苗耐低氧的能力。拉网时速度要慢,尽量与鱼苗前进速度一致,不可使鱼苗贴网受伤。具体方法是:先将鱼苗围集于网箱短暂停留之后拆除,让鱼苗自由游出。如果天气晴好,第二天再进行第二次拉网,这次可以在网箱中时间长一点,持续1小时左右。密集过程中要观察鱼苗活动情况,如有异常,应立即将鱼苗放出。另外,拉网前应停食为宜。当鱼苗成长到夏花阶段需进行分塘,一般先将夏花集中拦在网箱中一端,用鱼筛舀鱼并不停摇动,使小鱼迅速游出鱼筛,将不同规格鱼苗分开。鱼筛规格有许多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筛完后计数出筛,按不同规格分塘饲养。

       五、鱼种的饲养

(一)放养密度

鱼种的饲养一般采用混养模式,鱼苗养到夏花时食性已经分化,不同鱼种栖息的水层也有所变化。鱼种培育过程中主养一种鱼的同时搭配1~2种其他夏花鱼种,可以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水体中的天然饵料,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混养时需要注意选择食性不一致,能够互利共生的品种进行混养。合理搭配鲢、鳙等滤食性鱼类和青、草、鲤、鲫等吃食性鱼类,以吃食性鱼类为主的池塘,搭配比例一般为主养鱼占70%~80%,滤食性鱼类占20%~30%,如以草鱼为主的池塘,一般可搭配20%~30%鲢、鳙鱼种。放养密度需依据池塘面积、深浅、水质肥瘦、鱼池配套设施完善程度及饲料来源是否充足等条件而定,如池塘面积较大,水较深,水质条件好,鱼池配套设施完善,饲料来源充足则可适当增大放养密度。夏花鱼种一般每亩放1万~1.5万尾,经30天左右的培育,夏花长至6.6厘米左右,进行分塘,每亩放5000~8000尾为好,再经50天左右培育,鱼种达10~13厘米时,要再次进行分塘,每亩放3000~4000尾,饲养至年底,一般每亩可育出16.5厘米以上的大规格鱼种,重量一般为200~250克。对于一养到底的池塘,最好一次性投放夏花5000~6000尾。

(二)鱼种饲养

鱼种放养后应选用优质饲料诱鱼开食。一般水温10℃以上,由少到多。刚投饲时可将豆饼、麸皮、玉米粉等投放在向阳背风的地方,以后逐渐投放到饵料台上,每天定点、定时投喂一次,每次投喂量应为鱼体重的1.5%~3%。以后随温度升高,增加投喂次数。同时要求青饲料洗净后,按50千克青料均匀拌入漂白粉150克或生石灰1.5千克消毒,禁用霉变饲料。

(三)日常管理

鱼苗鱼种池必须精细管理,勤巡塘,经常观察鱼苗活动情况,一般每隔3~5天要注新水一次,保持正常的水质及水深。做好投饵和追肥工作,一般每天每亩投放精饲料1.5~2千克,每隔3~5天适量追肥一次有机肥或无机肥,有机肥作消毒处理,防止病害发生。发现水中溶氧不足时,要及时加注溶氧较高的新水。鱼种饲养后期可进行适当的拉网筛选,检查鱼种生长情况,如果鱼种生长不齐,可用鱼筛进行筛选,将个体大的鱼种筛选到别的池塘中,以使鱼种快速、均匀的生长。越冬池要经常观察鱼种活动和水质变化情况,天气晴暖时应适当投饵,一般每周1~2次。

以菜籽粕为主,投饲量为鱼体重的0.5%。同时要做好鱼病防治工作,发现鱼苗活动不正常,立即采取防治措施,平时需注意鱼塘卫生,及时清除敌害以及杂物。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订阅号头条@渔人刘文俊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头条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电脑网址: http://www.yc6318.cn 地址:重庆市永川区卫星湖街道  手机网址:http://m.yc6318.cn
重庆市永川区双竹渔业协会,重庆市永川区水花鱼养殖专业合作社,重庆吉永水产品养殖股份合作社,重庆市永川区丰祥渔业有限公司
本站微信:ycsh638,QQ:469764481,邮箱:ycsh6318@163.com

ICP备案/许可证号渝ICP备2020014487号-1

渝公网安备50011802010496号

诚信共建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