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地址:庆市川区道(原双竹镇)
13983250545

信:ycsh638

QQ:469764481
邮箱:ycsh6318@163.com

我国近海养殖区污染严重形势严峻

发表时间:2020/06/22 18:43:54  作者:牧海  浏览次数:2033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2015年国家海洋局发布的《中国海洋发展报告》显示,我国80%的近海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和不健康状态。对72条主要河流在入海口处的水质监测数据进一步表明,超过50%的河流水质污染严重,内陆淡水河流输入到海洋中的污染物总量约为1670万吨

我国近海有大量的养殖区,那里的水域环境与我们的关系更为密切,养殖水质的污染会直接影响到水产品的质量安全,进而影响到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为此,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下我国近海海域都有哪些主要的养殖动物。

我国近海水产养殖品种

2019年渔业统计年鉴显示,2018年我国海水养殖总产量为2031.22万吨,其中贝类养殖产量为1443.93万吨,占比71.1%,海水鱼类养殖产量为149.51万吨,占比7.4%。其种类分别如下:

  • 海水鱼类

我国海水鱼养殖品种丰富,绝大多数都是名贵高档的海水鱼:

大黄鱼、鲈鱼、石斑鱼、鲆鱼、鲷鱼、美国红鱼、军曹鱼、河豚、鲽鱼、鰤鱼

我国近海养殖区污染有多严重?形势很严峻,很多人却不知道
  • 海产贝类:

在贝类养殖方面,我国贝类资源丰富,已知的贝类就有4000多种,占全世界总数的3.6%,养殖的种类有40多种,主要有:

太平洋牡蛎、近江牡蛎、褶牡蛎、大连湾牡蛎、栉孔扇贝、海湾扇贝、虾夷扇贝、珠母贝、泥蚶、毛蚶、魁蚶、菲律宾蛤仔、皱纹盘鲍、杂色鲍、东风螺、泥螺、象牙蚌等

我国近海养殖区污染有多严重?形势很严峻,很多人却不知道

以上养殖品种大多数都在近海养殖,深海网箱养殖的规模相对较少。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上面并没有介绍虾蟹类养殖品种,主要原因是虾蟹类并不适用于近海的筏式养殖或网箱养殖模式,更多的是在沿海地区的工厂化养殖车间里面进行培育和养殖。因此相对来说,虾蟹类养殖受近海污染的影响较小。

陆源输入造成的近海污染

我国近海养殖区域的污染来源有两种,一是陆源输入,造成的污染占90%,另外一个是养殖区本身造成的污染。

总体来说,我国近海污染最严重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长江口、珠江口、杭州湾、双台子河口(其中杭州湾水质最差)以及沿海大中城市的近岸海域。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卫星图像感受一下:

我国近海养殖区污染有多严重?形势很严峻,很多人却不知道

《海洋公报》的数据显示,我国入海排污口的总数已超过1000个,主要污染物约1463万吨,这些源源不断的污染物排入近海,对海洋生态造成了严重破坏。

比如,在1990年,长江口区浮游植物达到100多种,浮游动物有80多种,但是到了2014年,浮游植物仅剩21种,浮游动物仅剩25种,减少量超过了70%

再比如,注入渤海的53条河流中,其中有43条严重污染。在渤海海域,每年有57亿吨的有毒废弃物与20亿吨的固体废弃物,这种超负荷的路陆源输入导致渤海成为我国污染最为严重的海域。

甚至有专家评价,要想使渤海恢复原状,至少需要200年的治理与修复时间。

我国近海养殖区污染有多严重?形势很严峻,很多人却不知道

▲▲内陆河流的污染路径:近海污染的致命伤

陆源输入的污染主要有三大来源:

  • 工业污染(最突出)

据统计,我国沿海八个省份的工矿企业数量超过6万多家,直接排放到近海的工业废水达80亿吨以上,其中不乏很多毒性很强的化学物质,比如有毒重金属、氯化物、氰化物、有机酚等。这些物质对海洋生态环境的杀伤力最强,危害也最大。

  • 城镇生活垃圾造成的污染

上世纪60年代以来,城市垃圾每年以9.6%的速度在增长。大量的排泄物、生活垃圾、以及高水平的蛋白质、纤维素、淀粉等是造成近海海域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

我国近海养殖区污染有多严重?形势很严峻,很多人却不知道

▲▲海底的购物车

我国近海养殖区污染有多严重?形势很严峻,很多人却不知道

▲▲近海塑料污染

  • 海岸工程及地理因素

沿海油田排污、海上溢油事故、船只碰撞和漏油等会直接导致海水中氧气含量与光照强度的降低,这会给不计其数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类等带来毁灭性打击。

同时一些半开放性的内湾,如渤海湾、珠江口等,由于水体流动性差,污染物容易富集,也容易导致海水富营养化。

养殖区自身造成的污染

只要有养殖活动,就必定会产生污染,近海养殖也不例外。

近海养殖污染主要来源于鱼类的残饵、粪便、遗骸所产生的N、P等营养物质和有机质,以及伴随养殖废水排出的大量硫化物、二氧化氮、氨和悬浮固体颗粒。此外,某些饲料添加剂、消毒剂、抗生素等也是养殖内源污染的来源。

在内陆,养殖企业还可以还能够通过生物滤池、养殖外塘、砂滤系统等对养殖污水进行处理,甚至达到循环利用的效果。

但是在近海的网箱养殖是没有办法实现废水处理了,因为饲料残饵、粪便等污染物可以直接通过网箱进入外海,因此这种方式对水域环境只有纯粹的污染输出,没有污染治理,更没有环境修复。

在环保风暴的巨大压力下,2017年我国网箱养殖惨遭“一刀切”,规划不合理的养殖网箱统统被拆除,这几乎给传统网箱养殖带来了灭顶之灾。

我国近海养殖区污染有多严重?形势很严峻,很多人却不知道

2019年2月,农业农村部发表声明称,“(对于近海网箱养殖)该禁的一定要禁,但不能再搞'一刀切'了,不能简单粗暴的一律拆除、一律禁养。”

近海网箱养殖的未来我们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以后的近岸养殖肯定会向深远海转移,深海抗风浪网箱也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国近海养殖区污染有多严重?形势很严峻,很多人却不知道

▲▲远海网箱

我国近海养殖区污染有多严重?形势很严峻,很多人却不知道

▲▲2018年5月4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深蓝一号”巨型网箱,这是世界最大的全潜式智能网箱,用于在黄海冷水团养殖三文鱼,开辟了我国深海网箱养殖的先河。

近海污染对水产养殖的负反馈——赤潮

赤潮(Red tide)的发生往往伴随着海洋中浮游动物、浮游植物或细菌数量的突然爆发、海水变色等现象,赤潮的直接原因就是海水的富营养化污染

能够引起赤潮的会有藻类多达267种,其中确定有毒素的种类有90种,甲藻就占了60多种。赤潮中的毒素有很多是对贝类养殖有直接影响的,如麻痹性贝毒、腹泻性贝毒、失忆性贝毒、神经性贝毒、蓝细菌毒素等。

我国近海养殖区污染有多严重?形势很严峻,很多人却不知道

赤潮的发生及影响

从赤潮发生的频率上看,上世纪60年代,我国近海一整年只发生了3次赤潮,70年代也只有9次,80年代发生了74次,90年代就突然暴增到了380多次。

进入21世纪,赤潮的问题也愈加严峻了。

2013年5月,浙江温州湾(图示请参考上面的卫星图)爆发了由东海原甲藻引起的面积达450平方千米的赤潮。同年6月-8月,河北秦皇岛又爆发了由抑食金球藻引起的赤潮,面积达到了1450平方千米;7月,天津的汉沽海域爆发了100平方千米的夜光藻赤潮。这些赤潮对当地的近海养殖几乎造成了毁灭性打击。

我国近海养殖区污染有多严重?形势很严峻,很多人却不知道

▲▲赤潮规模之大,在卫星图像下清晰可见

在近海污染的背景下,海产品还安全吗?(以贝类为例)

重金属不能被微生物降解,而且能够沿着食物链向高营养水平的生物传递。贝类因为运动能力低、通常成片地聚集在某一片海域,对海洋污染物具有很高的忍耐能力,所表现出来的重金属富集问题也更为严重。

研究表明,牡蛎、扇贝等双壳贝类对Pb的富集能力明显大于脉红螺、东风螺等单壳贝类;近江牡蛎对Hg和Cd都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是菲律宾蛤仔的20倍,是贻贝的4倍;在海州湾,杂色蛤对Hg富集能力最强,脉红螺中则是Cu、Cd、As含量最高。

在山东沿海,贝类中重金属从高到低依次为Cu,As,Cd,Cr,质量安全风险分析表明,贝类中的Cd,Pb,As含量虽然处于安全范围内,但仍然建议去除内脏后再食用。

我国近海养殖区污染有多严重?形势很严峻,很多人却不知道

虽然近海重金属污染问题很严峻,部分海区贝类中存在重金属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大家也没必要过度恐慌,因为在贝类市场上会有质检部门对贝类产品中的重金属进行抽样检测,以保证食品安全。

因此,市场上销售的绝大多数贝类产品都是安全的,实在不放心的话,在购买前可以询问产区(工业污染严重的产区尽量避开)和质检报告,对于脉红螺等贝类要去除内脏后再食用,这样就能将风险降到最低。

当然,要提升海产品的质量安全,最根本的方法还是要改善海区环境,这比一切质检报告都要实在。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订阅号头条@渔人刘文俊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头条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电脑网址: http://www.yc6318.cn 地址:重庆市永川区卫星湖街道  手机网址:http://m.yc6318.cn
重庆市永川区双竹渔业协会,重庆市永川区水花鱼养殖专业合作社,重庆吉永水产品养殖股份合作社,重庆市永川区丰祥渔业有限公司
本站微信:ycsh638,QQ:469764481,邮箱:ycsh6318@163.com

ICP备案/许可证号渝ICP备2020014487号-1

渝公网安备50011802010496号

诚信共建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