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地址:庆市川区道(原双竹镇)
13983250545

信:ycsh638

QQ:469764481
邮箱:ycsh6318@163.com

野生泥鳅苗成活率为何偏低?

发表时间:2017/11/12 00:00:00  浏览次数:2124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讲水产里的故事,用养殖人的语境,给你送来一个真材实料的匠心精品文章!

野生泥鳅苗种的成活率一般在45~60%,最高也不过80%。人工养殖的泥鳅苗种一般在80%左右,好的在90%左右,最高的在95%左右。野生泥鳅苗种的养殖成活率偏低,分析原因主要是:

捕捞方法:野生泥鳅苗在外收购或捕捞时,因捕捞方法不同,而又没有按照规范操作,容易造成泥鳅苗种受伤。

 

中间过程复杂:泥鳅捕获后,一般都经过长时间的高密度暂养,并筛选和运输,有的还是多次筛选和运输,使泥鳅受伤,体表黏液大量外泄,体质十分虚弱。

 

营养不良:在暂养及筛选运输过程中,一般不喂食,这样长时间的停食,使泥鳅根本没有营养来源,

 

放养时间较迟:野生的泥鳅苗种放养一般都比较迟,这是因为泥鳅每年要在3月份以后,气温上升才会被农民捕捞起来,在较长时间内,不断捕捞,暂养累积一定数量后,经筛选再出售。这样时间往往都已在6月份甚至7月份,气温较高,而这些泥鳅因长时间的暂养、筛选及运输,已是伤痕累累,极易发病死亡。

 

筛选和运输不当:筛选时用筛子过泥鳅苗种,泥鳅小过筛孔容易,但也受伤;大的泥鳅苗种过筛孔难度大,更易受伤。

 

野生泥鳅苗种购买后,在放养前要处理妥当,即筛选出好的苗种进行饲养,挑出劣质苗种立即出售;即使是人工养殖的泥鳅苗种最好也筛选一下,尽可能的进行大小分养,即使是野生泥鳅苗种也可提高饲养的成活率,并可减少经济损失。

声明: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上列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本站所发布文章为原创的均标注作者或来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许可转载的请注明出处。本站所载文章除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电脑网址: http://www.yc6318.cn 地址:重庆市永川区卫星湖街道  手机网址:http://m.yc6318.cn
重庆市永川区双竹渔业协会,重庆市永川区水花鱼养殖专业合作社,重庆市永川区丰祥渔业有限公司

本站微信:ycsh638,QQ:469764481,邮箱:ycsh6318@163.com

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所载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ICP备案/许可证号渝ICP备2020014487号-1

渝公网安备50011802010496号

诚信共建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