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地址:庆市川区道(原双竹镇)
13983250545

信:ycsh638

QQ:469764481
邮箱:ycsh6318@163.com

生物絮团技术的概述

发表时间:2024/01/07 17:15:50  浏览次数:2516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讲水产里的故事,用养殖人的语境,给你送来一个真材实料的匠心精品文章!

生物絮团技术(Biofloc technology,BFT)具有良好的水处理效果、高效的蛋白利用率等特点,并能显著提高水产养殖动物的生态化、免疫和健康性水平,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水产养殖的生产中,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生物絮团技术被誉为是一种有效替代传统养殖的新兴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将有助于解决当前水产养殖业面临的一系列重大产业发展瓶颈问题。

1 生物絮团技术的发展历程

生物絮团技术于20世纪70年代在水产养殖领域得到发展,这项技术是受处理城市污水的活性污泥技术的启发。生物絮团的概念最初由法国太平洋中心海洋开发研究所提出,法国学者和以色列学者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生物絮团理念的思想基础,并形成“异养型食物网”原理。Steve Serfling(1982)将该养殖技术应用于罗非鱼的养殖并获成功;美国学者Hopkins(1990)和 以 色 列 学 者Avnimelech(1999)分别对凡纳滨对虾和罗非鱼开展了生物絮团的应用研究。Avnimelech首次在水产养殖领域中提出“生物絮团”技术,将该技术成功应用到罗非鱼商业化养殖,并研究认为罗非鱼40%的体重增长量来源于生物絮团。2006年,相关学者在美国召开了关于“生物絮团对虾养殖”的研讨会,在世界各地推荐和大力倡导该技术的实际应用;2009年,Kuhn等研究发现生物絮团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有显著提升。目前,生物絮团已广泛应用于凡纳滨对虾、罗氏沼虾、草鱼、罗非鱼等各种水产养殖动物的养殖中。

2 生物絮团的原理

生物絮团是一种可被滤食性养殖对象直接摄食的生物絮凝体,它的形成过程是:向养殖水体中添加碳源,调节水体C/N,提高水体中异养细菌的数量,利用微生物同化无机氮,将水体中的氨氮等含氮化合物转化成菌体蛋白质。理论方程式为:

3 生物絮团的组成

生物絮团是一种絮状物,主要由异养微生物组成,通过絮凝作用结合水体中的有机质、原生动物、轮虫、藻类、丝状菌等。该絮状物核心以菌胶团、丝状细菌为主,附着微生物胞外产物聚合体和胞内产物聚-β-羟基丁酸酯、多聚磷酸盐、消化菌、脱氮细菌、藻类、真菌、原生动物等生物形成的絮团。有研究表明生物絮团的干物质中,粗蛋白质含量超过50%、粗脂肪含量为2.5%、纤维含量为4%、灰分为7%。

声明: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上列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本站所发布文章为原创的均标注作者或来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许可转载的请注明出处。本站所载文章除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电脑网址: http://www.yc6318.cn 地址:重庆市永川区卫星湖街道  手机网址:http://m.yc6318.cn
重庆市永川区双竹渔业协会,重庆市永川区水花鱼养殖专业合作社,重庆市永川区丰祥渔业有限公司

本站微信:ycsh638,QQ:469764481,邮箱:ycsh6318@163.com

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所载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ICP备案/许可证号渝ICP备2020014487号-1

渝公网安备50011802010496号

诚信共建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