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地址:庆市川区道(原双竹镇)
13983250545

信:ycsh638

QQ:469764481
邮箱:ycsh6318@163.com

鱼类寄生虫病害防治的困扰和思考

发表时间:2018/05/02 00:00:00  浏览次数:2579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在鱼病防治方面,以往普遍的认识,就是寄生虫病与细菌病、病毒病相比,好治、不碍事。病毒病目前为止还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是鱼病的一大难题,不用多说。

认为寄生虫病不碍事、或不当成病。一是寄生虫病通过一台普通的显微镜,就能轻松的看到,能准确鉴别出病原体,对症下药就解决问题了;而细菌病的病菌则复杂得多,需要在实验室无菌室,分离、培养,才可能鉴别。二是寄生虫与细菌病的病菌相比较,后者易变异,容易对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三是两者相比,细菌病的病菌繁殖发展的速度,比寄生虫快得多。

总之细菌病病情发展的速度比寄生虫病要快,细菌病复杂的程度和治疗的难度比寄生虫病要大得多。一般来说,由于鱼类自身的免疫力和抗病力,因寄生虫病而造成较大的死鱼损失的情况不多见,所以在水产养殖生产中,鱼病防治轻视寄生虫病是个普遍现象。

但是近十多年来,现实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多年来杀虫药物研发力量薄弱,有效的杀虫药物欠缺,寄生虫病原体对现有的药物产生了很强的耐药性等因素,一些寄生虫病往往成了久拖久治不愈的顽疾,此时加上继发性病菌感染,更是头疼,使养殖户不知所措。如果不能对症下药,采取正确措施,往往就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现在养殖生产中滥施药,施药成本的提高,普遍都与寄生虫病害相关联。

十多年时间,养殖生产的施药成本大大提高,从郑州市水产养殖情况看,十多年前每年每亩养殖水面施药成本,平均为100元以下,2010年前后每亩养殖水面施药成本平均上升到300元左右,这两年每亩的施药成本又大幅增加到500~600元,多时到700~800元。现在养殖户普遍认为鱼越来越难养了,而广大消费者普遍认为养殖鱼类的药物残留越来越高了。过多过滥的施药,不仅提高了施药成本,还会污染水质环境,使养殖的鱼类体内药物残留超标。

一、 鱼类寄生虫病害有效治疗药物的欠缺。

现在渔药市场,一些被用于寄生虫病治疗的药物投入几十年,至今一直还在使用,其病原体的耐药性大大增强。如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治疗车轮虫,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被研发出来,一直到现在,治疗车轮虫还是用硫酸铜。刚开始使用时,硫酸铜治疗车轮虫效果很好,但随着车轮虫对其耐药性逐步增强,原来的剂量治疗效果大减,如提高硫酸铜施药剂量,将损及鱼类。

由于渔药研发工作的欠缺,特别是寄生虫病药物的研发工作更是薄弱,养殖生产中将一些化工产品和兽药、农药简单搬来作为寄生虫病防治药物来使用。如硫酸锌、甲醛溶液、高锰酸钾、亚甲蓝、硫磺、阿维菌素、伊维菌素、菊酯类、辛硫磷、晶体敌百虫等,虽然一些化工产品和兽药农药作为渔药得到认可,但掩盖不了渔药研发工作的欠缺。有些养殖户甚至将人用药物直接搬来作为鱼药使用,如人用的肠虫清来治疗鱼类肠道寄生虫。
原来治疗一些寄生虫病(如小瓜虫、车轮虫等)疗效比较好的药品,如硝酸亚汞等,被列为禁药不准使用,其替代药物欠缺,或替代药物需要进一步研发完善。为什么小瓜虫病、车轮虫病作为养殖生产中顽疾难以治愈,就在于其替代药物的缺失。特别是这两种寄生虫病对鮰鱼、草鱼等养殖鱼类的苗种阶段危害非常大。如鮰鱼鱼苗患上小瓜虫病,若不能采取相应正确的措施,可能导致全军覆没。

名优养殖品种及一些无鳞鱼类养殖的兴起,渔药的缺乏在这些鱼类上体现得更加明显,常用的寄生虫类杀虫剂往往对这些名优鱼类是敏感的,治疗剂量往往导致鱼类中毒死亡。

二、寄生虫病害防治的误区和出现的问题

笔者曾在2011年做过郑州市鱼病流行情况及用药状况的调查研究工作,并写出了相应的调研报告。在涉及渔药及鱼病诊治工作部分内容里:

1、郑州市的渔药市场良莠共存,其中不泛有贴牌假冒及家庭作坊式生产的鱼药。

2、郑州市鱼病诊治工作的主要形式:个体经营的渔药店,巡诊做鱼病诊治并销售鱼药;鱼药厂家聘用的技术员或业务员,定期到销售其鱼药的养殖区域巡诊;饲料厂家聘用的技术员或售后服务人员,为了巩固和进一步发展其饲料的市场和客户,前往用其饲料的养殖区域,进行巡诊。

3、鱼病诊治人员其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上述方面缺乏统一的管理与规范。先从诊治人员主要的也是常用的仪器工具显微镜来说,所用的显微镜多是几百元钱购置的,养殖区域的道路崎岖颠簸。加上巡诊人员对显微镜的维修和更新不到位,所以经常下去巡诊的人员带的显微镜,其物镜5倍、10倍、40倍、100倍齐全能正常使用的不多。这主要跟巡诊人员对寄生虫病原体的认识误区有很大关系,大多数人员认为5倍、10倍这些低倍的物镜头就能鉴别看全寄生虫病原体,个别人戏称一个镜头就能“包打天下”。试想一下,常见的指环虫(体长1~2mm)长度大小是毫米级的,而一些孢子虫 (5~15μm)的大小是微米级的,一个物镜头岂能“包打天下”?

一些微米级的寄生虫,需要在400倍~640倍才能清楚观察到,如果只有低倍镜头,出现漏诊、误诊是不可避免的了。即使物镜头齐全,由于大多数基层巡诊人员,做片子时都是两个厚厚的载玻片叠在一起,而不是正确使用盖玻片,这样低倍镜头难以顺畅转换到40倍镜头,所以就是有40倍物镜头,也很少用到。这样的话常常会出现漏诊、误诊,不能正确鉴别寄生虫,怎能做到对症下药,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

即使正确鉴别出了寄生虫,一线巡诊人员开具处方时,其药物剂量也是偏保守的。近几年来,池塘水体环境缓冲度大大降低,易变难控制;养殖鱼类免疫力和抗病力也大大降低,施药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出问题,一旦造成大量的死鱼损失,巡诊人员就麻烦了。一些养殖户对于病理发展过程缺乏正确的认识,在病害初期、发展期施药,都有可能造成施药后死鱼增加的现象,遇到这种情况,巡诊人员都会被埋怨、责怪。

基层的大多数一线巡诊人员都被埋怨、责怪过,甚至被索赔过。所以,一线巡诊人员开具处方时,其药物剂量都是偏保守的,鱼病能否治住,疗效好不好,这都是次要的,不能出问题,才是巡诊人员考虑的首要问题。

生产养殖中,有不少养殖户和一些巡诊人员将杀虫药物作为鱼病预防的一项措施,这是很大的误区。包括像养殖过程采取的“治病先杀虫、杀菌先杀虫”,不管寄生虫数量的多少,也不顾寄生虫是否有危害,一概经常泼洒杀虫药物是错误的。杀虫类药物与抗生素药物一样,是不能作为预防的药物。

所以,以上这些鱼病防治过程的种种情况都是寄生虫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施药成了鱼类寄生虫病原体耐药性培养的锻炼活动。

  (作者:蒋发俊)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订阅号头条@渔人刘文俊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头条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电脑网址: http://www.yc6318.cn 地址:重庆市永川区卫星湖街道  手机网址:http://m.yc6318.cn
重庆市永川区双竹渔业协会,重庆市永川区水花鱼养殖专业合作社,重庆吉永水产品养殖股份合作社,重庆市永川区丰祥渔业有限公司
本站微信:ycsh638,QQ:469764481,邮箱:ycsh6318@163.com

ICP备案/许可证号渝ICP备2020014487号-1

渝公网安备50011802010496号

诚信共建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