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地址:重庆市永川区卫星湖街道(原双竹镇)大竹溪村
通讯:13983250545
邮箱:ycsh6318@163.com
通讯:13983250545
微信:ycsh638
QQ:469764481邮箱:ycsh6318@163.com
鱼斜管虫病症状及防治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讲水产里的故事,用养殖人的语境,给你送来一个真材实料的匠心精品文章!
早春二月,天气开始回暖,但水温相对比较低,是鱼类寄生虫病多发季节,最近发现斜管虫病较多,危害相对严重,虫体相对较小,只有几个鱼血细胞大小,镜检有一定难度,要细心检查才能发现;由于池塘中经常使用杀虫剂杀虫,虫子的耐药性也比较强,去除虫害也较为困难。
鱼斜管虫病的病原体为鲤斜管虫。虫体背面隆起,腹面平坦,前面较薄,后部较厚。腹面观一般呈卵形,刚死去的个体呈圆形。背面除有横行刚毛外,其余部分无纤毛。在纤毛线上长着纤毛,腹面中部裸露。身体的腹面前中部有一胞口,胞口由16-20根刺杆作圆形围绕成漏斗状的口管,并与身体纵轴向左成30度倾斜角,故名斜管虫。身体后部有一个大核,一般在大核的旁边或后面有一球形小核。
当池塘水温8-20摄氏度,池塘水体中有机质较多时容易发生此病,每年3-4月和11-12月是此病的流行季节,夏秋两季比较少见。斜管虫离开鱼体后在水中自由状态下可维持生活1-2天,可以直接转移到其他鱼体或水体中去。斜管虫主要侵袭鱼的鳃和皮肤,以鳃和皮肤上的粘液作营养。
当鱼被斜管虫大量寄生时,鱼的鳃和皮肤遭受破坏,并刺激皮肤和鳃大量分泌粘液,使鱼的呼吸困难,鱼体表现瘦弱发黑,游动迟钝,随即死亡。
[预防方法]
1、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清塘。加强饲养管理,保持良好环境,增强鱼体抵抗力。
2、放养鱼种前,用10~20毫克/升高锰酸钾溶液或8~10毫克/升硫酸铜、硫酸亚铁(5:2)合剂浸浴10~30分钟。
[治疗方法]
1、每立方米水体用20~30毫升福尔马林溶液加水全池泼洒;
2、每100平方米水体用4~5千克苦楝树叶煎汁全池泼洒;
3、用20毫克/升高锰酸钾溶液浸洗病鱼,水温10~20℃时浸洗20~30分钟,水温20~25℃时浸洗15~20分钟,水温25℃以上时浸洗10~15分钟;
4、用硫酸铜、硫酸亚铁(5:2)合剂0.7毫克/升全池泼洒;
5、各水产药厂专杀药物。
上述各种方法都有一定的效果,但由于现在的养殖水体寄生虫都有极强的耐药性,养殖户要有耐心,不能操之过急,有时要一到两种方法隔时联合运用,才能达到杀虫的目的。
鱼斜管虫病的病原体为鲤斜管虫。虫体背面隆起,腹面平坦,前面较薄,后部较厚。腹面观一般呈卵形,刚死去的个体呈圆形。背面除有横行刚毛外,其余部分无纤毛。在纤毛线上长着纤毛,腹面中部裸露。身体的腹面前中部有一胞口,胞口由16-20根刺杆作圆形围绕成漏斗状的口管,并与身体纵轴向左成30度倾斜角,故名斜管虫。身体后部有一个大核,一般在大核的旁边或后面有一球形小核。
当池塘水温8-20摄氏度,池塘水体中有机质较多时容易发生此病,每年3-4月和11-12月是此病的流行季节,夏秋两季比较少见。斜管虫离开鱼体后在水中自由状态下可维持生活1-2天,可以直接转移到其他鱼体或水体中去。斜管虫主要侵袭鱼的鳃和皮肤,以鳃和皮肤上的粘液作营养。
当鱼被斜管虫大量寄生时,鱼的鳃和皮肤遭受破坏,并刺激皮肤和鳃大量分泌粘液,使鱼的呼吸困难,鱼体表现瘦弱发黑,游动迟钝,随即死亡。
[预防方法]
1、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清塘。加强饲养管理,保持良好环境,增强鱼体抵抗力。
2、放养鱼种前,用10~20毫克/升高锰酸钾溶液或8~10毫克/升硫酸铜、硫酸亚铁(5:2)合剂浸浴10~30分钟。
[治疗方法]
1、每立方米水体用20~30毫升福尔马林溶液加水全池泼洒;
2、每100平方米水体用4~5千克苦楝树叶煎汁全池泼洒;
3、用20毫克/升高锰酸钾溶液浸洗病鱼,水温10~20℃时浸洗20~30分钟,水温20~25℃时浸洗15~20分钟,水温25℃以上时浸洗10~15分钟;
4、用硫酸铜、硫酸亚铁(5:2)合剂0.7毫克/升全池泼洒;
5、各水产药厂专杀药物。
上述各种方法都有一定的效果,但由于现在的养殖水体寄生虫都有极强的耐药性,养殖户要有耐心,不能操之过急,有时要一到两种方法隔时联合运用,才能达到杀虫的目的。
上一篇:淡水养殖鱼类小瓜虫病防治的新思考
下一篇:鱼类寄生虫高清图片
声明: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上列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本站所发布文章为原创的均标注作者或来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许可转载的请注明出处。本站所载文章除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