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13983250545
微信:ycsh638
QQ:469764481邮箱:ycsh6318@163.com
水温20℃左右鱼苗易发三代虫病
水温20℃左右的春夏交替之际是三代虫病易发阶段,它对鱼苗、鱼种危害较大,严重时能引起鱼类大批死亡。
病原
三代虫,我国发现有40种左右,主要致病虫种有鲢三代虫、鲩三代虫和秀丽三代虫。三代虫体形和运动状况类似于指环虫,其头端仅分成两叶,无眼点。三代虫为胎生虫种,最明显的是虫体中已有子代胚胎,子胚胞中又已孕育有第三代胚胎,称为三代虫。由于三代虫具有胎生的特点,子代产出后,可在原寄主体表寄生,也可移离原寄主侵袭其他寄主。
三代虫常见的病原体为中型三代虫、细锚三代虫和秀丽三代虫,属单殖吸虫纲。虫体呈叶片状,其长度一般为0.3毫米~0.8毫米,有一对头器,没有眼点;三代虫为雌雄同体,胎生,因为其体内有第二代的胚胎,在第二代胚胎中又孕育着第三代胚胎,所以称为三代虫。
症状
大量寄生三代虫的鱼体,皮肤上有一层灰白色的粘液,鱼体失去光泽,严重者鳃丝上斑点淤血。游动极不正常。食欲减退,鱼体瘦弱,呼吸困难。将病鱼放在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仔细观察,可见到蛭状小虫在活动。
三代虫主要寄生在鱼体的鳃部、体表和鳍上,有时在口腔、鼻孔中也有寄生。以锚钩和边缘小钩钩住上皮组织及腮组织,对鱼体体表及鳃部造成创伤。寄生数量较多时,刺激宿主分泌大量黏液,严重时鳃丝呈斑点状出血,病鱼焦躁不安,游动异常,鱼体消瘦,在草丛中挤擦,最后因呼吸困难而死亡。该病常与水霉病并发感染。
原因
由于越冬期长时间不摄食,鱼体体质弱,抵抗力差,放养密度过大,极易被病原侵袭,造成流行。当水温在20℃时病原体快速发育,大量繁殖,使水体中病原数量迅速增加,加大了鱼体与病原接触染病的机会。
流行及危害
三代虫寄生于鱼的体表及鳃上,分布很广,每年春夏危害鱼苗鱼种。鲩三代虫寄生在草鱼的皮肤上;鲢三代虫寄生虫在鲢、鳙的皮肤、鳍、鳃、口腔;秀丽三代虫寄生在鲤、鲫、金鱼的皮肤和鳃上。
该病在我国各养鱼地区都有发生。主要危害鲢、鳙、草鱼、青鱼、鲫、鲤、团头鲂和鲇等多种淡水鱼,其中尤其是对鱼苗、鱼种的危害较大。大量寄生时,常引起病鱼大批死亡。三代虫的繁殖适温为20℃左右,所以该病主要发生在春秋季及初夏;感染途径主要是宿主间的直接接触感染。
诊断
需要镜检确诊,因三代虫没有特殊症状,它寄生在鳃上时,一般需制作鳃丝水浸片,借助显微镜进行检查。在低倍显微镜下,每个视野内有5只~10只三代虫,或每片鳃上有50个以上三代虫寄生,即可确诊为三代虫病。
预防
用漂白粉、生石灰彻底清塘。加强饲养管理,保持优良水质,提高鱼体抵抗力。鱼种下塘前药浴。
治疗
1,初次治疗可以选用敌百虫等,耐药性强的可以选用专杀三代虫、指环虫的药物。
2,鱼种放养前,每立方米水用含20克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鱼种15-30分钟,以杀死鱼种体上寄生的三代虫。或用5%食盐水浸洗病鱼5分钟。
3,用敌百虫粉化水全池泼洒。用药量为每立方米水体0.5克~1.0克。因敌百虫不能杀死虫卵,如疾病严重,池中虫卵较多,需隔1周左右再全池泼药1次。
注意:虾、蟹混养池及对敌百虫敏感的虹鳟、白鲳、鳜鱼、加州鲈鱼等鱼池不能用敌百虫治疗。
4,全池泼洒10%甲苯咪唑溶液。每立方米水体用10%甲苯咪唑溶液0.10克~0.15克,加入2000倍水稀释均匀后泼洒。
注意:斑点叉尾、大口鲶禁用。
5,全池遍洒4.5%的氯氰菊酯。每立方米水体用4.5%的氯氰菊酯为0.02毫升~0.03毫升,用2000倍水稀释均匀后全池泼洒。因该药杀不死虫卵,所以当疾病严重,池中虫卵较多时,需隔1周左右再全池泼药1次。
注意:虾、蟹混养池及对该药敏感的白鲳等鱼池不能用本药治疗。如病情严重,当疾病治愈后,最好再全池泼一次杀菌药,以防细菌感染。
声明: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上列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本站所发布文章为原创的均标注作者或来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许可转载的请注明出处。本站所载文章除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