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13983250545
微信:ycsh638
QQ:469764481邮箱:ycsh6318@163.com
陈昌福: 异育银鲫黏孢子虫病防控方法
试验是在江苏省射阳裕达水产养殖公司进行的。在水泥池中设置网箱作为本试验的饲养场地。每个2.0米×2.0米×1.5米网箱内放养平均尾重为22.5克的异育银鲫100尾,经过镜检证实体内带有黏孢子虫(未鉴定种类)的异育银鲫。经过预备试验饲养7天,待供试异育银鲫适应养殖环境后,开始进行投喂药物饵料的试验。试验期间水温变化幅度为(23±3)℃。
供试药物包括新孢虫杀[6%阿苯哒唑粉(水产用)]、驱孢灵(5%地克珠丽预混剂)、精制敌百虫(80%晶体)、晶体敌百虫(90%)、盐酸氯苯胍、左旋咪唑、槟榔粉(黄芪、槟榔、鸦胆子,经过粉碎后同比例混合,使用前经过煎煮)、百部粉(黄芪、百部、红莲、天麻,经过粉碎后同比例混合,使用前经过煎煮)和孢虫净。
根据鱼体重计算各种药物的用量后,再将药物定量添加在饲料中做成药物饵料。按照饲料计算,各种药物在其中的添加量为孢虫灭20克/千克、新孢虫杀1.2克/千克、驱孢灵2.5克/千克、精制敌百虫2.5克/千克、晶体敌百虫2.5克/千克、盐酸氯苯胍0.2克/千克、左旋咪唑0.25克/千克、槟榔粉2.5克/千克、百部粉2.5克/千克、孢虫净10克/千克。添加药物后的饲料经过阴干后,备用。
按照鱼体重2%的投喂量,换算成药物在鱼体中的剂量分别为新孢虫杀0.03克/千克鱼体重、孢虫灭0.4克/千克鱼体重、精制敌百虫0.05克/千克鱼体重、驱孢灵50毫克/千克鱼体重、盐酸氯苯胍5毫克/千克鱼体重、左旋咪唑5毫克/千克鱼体重、槟榔粉50毫克/千克鱼体重、百部粉50 毫克/千克鱼体重、晶体敌百虫5克/千克鱼体重,另外设不添加药物的水族箱作为对照组。每天投喂2次,连续投喂8天为一个疗程。
从开始投喂药物饵料后,分别于第3天、第9天、第15天和第21天,从每个试验组和对照组中捞起3尾,解剖检查肠道中的黏孢子虫状况,即剖开试验鱼的肠道、除去肠道中的残留食物与粪便后,刮取肠黏膜和黏液在载玻片上压片,在10×40倍显微镜下检查孢子虫。参照《鱼病调查方法》中规定的检查标准,以一个视野下超过50个黏孢子虫判定为“+++”、一个视野下21~50个黏孢子虫判定为“++”、一个视野下看见1~20个黏孢子虫判定为“+”,没有发现就判定为“-”。通过黏孢子虫在供试鱼肠道中的感染率与感染强度,判断各种药物的杀虫效果(见表1)。
表1 投喂各种药物饵料开始后的第21天检测结果
网箱编号 |
供试药物 |
试验鱼肠道中黏孢子虫数量 |
有效率(%) |
||
1 |
2 |
3 |
|||
1 |
孢虫灭 |
++ |
++ |
+ |
未显示效果 |
2 |
新孢虫杀 |
++ |
++ |
++ |
未显示效果 |
3 |
驱孢灵 |
++ |
++ |
++ |
未显示效果 |
4 |
精制敌百虫 |
++ |
++ |
++ |
未显示效果 |
5 |
晶体敌百虫 |
+ |
++ |
++ |
未显示效果 |
6 |
盐酸氯苯胍 |
++ |
++ |
++ |
未显示效果 |
7 |
左旋咪唑 |
++ |
++ |
++ |
未显示效果 |
8 |
百部粉 |
++ |
++ |
++ |
未显示效果 |
9 |
槟榔粉 |
++ |
++ |
++ |
未显示效果 |
10 |
孢虫净 |
++ |
++ |
+ |
未显示效果 |
11 |
对照组 |
++ |
++ |
++ |
未显示效果 |
投喂药物饵料后的第3天、第9天、第15天和第21天,分别从每个试验组和对照组中各捞起3尾供试异育银鲫,解剖后检查肠道中的黏孢子虫状况,结果证明所有的药物连续投喂8天结束后,至第21天检测的结果仍未显示杀灭效果。
对于鱼类黏孢子虫病的防治,有人尝试了生物防控的方法,即通过制备疫苗、将抗性鱼种引入养殖水体、抗性中间宿主(水蚯蚓等)的引进、抗性与品系的培育以及将底栖鱼类引入养殖水体等。还有人尝试了物理防控措施,如使用水泥池养殖鱼类、利用紫外线(UV)和臭氧消毒养殖水体改变中间宿主的栖息环境等,这些防治措施都或多或少地取得了一些成效。
相比成熟的黏孢子虫而言,水源的放射孢子虫可能对于各种药物的作用更为敏感。因此,对黏孢子虫病的防控重点,似乎更应该置于针对水体中放射孢子虫阶段以及虫体感染鱼体后的前孢子阶段,可能更容易获得良好的防控效果。
声明: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上列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本站所发布文章为原创的均标注作者或来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许可转载的请注明出处。本站所载文章除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