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地址:庆市川区道(原双竹镇)
13983250545

信:ycsh638

QQ:469764481
邮箱:ycsh6318@163.com

水污染导致鱼类频发肿瘤病

发表时间:2017/12/31 00:00:00  浏览次数:2514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鱼类肿瘤与其它动物的肿瘤一样,是由于各种致癌因素引起细胞极度增生。增生细胞常形成肿块,且具异常结构与功能,代谢和生长能力非常旺盛。与整个机体极不协调而呈现肿瘤病征。此情况在受生活污水、石油化工、农药、印染等废水污染的区域更甚。

            

            (瘤)

      鱼类肿瘤病问题国外早有阐述。1950年德国学者Moclen,1957年~1980年美国学者Chelliku、Kileppers、Charlespanadi及1983年英国学者Bucke等皆认为鱼类肿瘤病属水污染恶化引起的病变。它诱发了细胞染色体异常分裂,增生形成肿瘤病,经恶化成癌病。但它是一个可逆的过程,若鱼类具有健康体质,即使存在诱癌物也能阻止或削弱肿瘤病或癌的蛋白质产物的增生。可见,加强饲养管理,为鱼类提供良好的水域条件,也是预防肿瘤病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引起鱼类肿瘤病病因很多,但其最主要原因:
    
      一是水域遭受工业废水污染,目前严重的是受石油化工、农药、印染、塑料等,未经完全处理的有害废水,其中常含有高浓度的硝基苯、苯胺、亚硝酸盐、四氯化碳、三氯甲烷、二溴烷盐、环氧氯烷、聚氯联苯、甘氨酰醛、三氯乙烯、乙烯氨基盐、硫脲、溴化乙烯、苏铁素、二甲氨醛偶氮苯、甲基胆蒽、氧化偶氮甲烷等致癌物质。
    
      二是由于饲料中带入致癌物质,目前有的养殖者采用劣质的玉米、米糠、花生仁、豆菜饼等一些高淀粉含脂物质。由于这些物质易发生变质产生黄曲霉素、亚硝酸基等致癌物,招致鱼类肿瘤病。据实验表明,在饲料中含有微量黄曲霉素M1、B1即能致鱼产生癌病。如每千克饲料中含有4微克的黄曲霉素,仅喂养12天,其诱发肝癌率为10%;每千克饲料中黄曲霉素增至40微克时,诱发肝癌率达75%。
    
      三是使用带有致癌物质的渔药,例如使用孔雀石绿、煌绿、铬盐、呋喃类、硝基类、次溴盐以及投喂不新鲜的青饲料和沤肥等,均能致鱼产生癌病。
    
      材料与方法试验分两个步骤进行:一是野外调查,主要调查水环境污染对重要经济鱼类影响,以选择长江下游某污染江段为重点,结合采集太湖、巢湖某污染点及有些池养鱼为样本检查分析比较;二是室内做组织病理学切片与生化、生理方面检测及试验。
    
      一、野外调查野外调查主要借助渔船在特定污染水域设置网具,定时检测所获中华鲟及其他鱼类。发现病鱼可疑者即蓄养或用乙醇浸泡保存。体表检查方法按D.Bucke等(1983年)观察指标,即把病变程度分为五个等级。一级:1支鳍条腐蚀或坏疽;二级:2支~5支鳍条腐蚀或坏疽;三级:5支~10支鳍条腐蚀或体表受坏疽;四级:超过10支鳍条或20%~29%体表影响;五级:全部鳍条或体表受影响。
    
      二、组织病理学检查主要切取病鱼的鳃瓣、唇、上颚、肝脏组织等部位。分别检查它的结构和发病情况,取下组织块用波恩氏液固定,保存在酒精中,石蜡切片镜捡,另还做病鱼肝体指数,血液检查及生物试验。
    
      从调查的情况表明,鱼类的肿瘤可分为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两大类,但它们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根据笔者的多年调查结果表明,在诸多污染水域中,鱼类肿瘤发病率,其均值占检查总数7%,但从十多年来病鱼发生的年绝对值来看,有增加的趋势。这不能不引起有关部门的严重关注。
    
      从患有肿瘤病鱼症状来看,通常体色加深,缺乏光泽,肝胆肿大,呈现浅黄色或浅白色,肝表面有隆起,肝窦扩张出血,水肿,脂肪肝严重,肝细胞受脂滴压挤,病鱼体弱,游动缓慢。
    
      组织病理学检查一是肝脏肿瘤。中华鲟肝脏病通常有三种类型。结节型:呈深棕色,胆囊膨大,呈深绿色。从组织病理学观察,肝细胞已分化为恶性的瘤细胞,它的细胞已较相应的正常细胞大1倍~3倍,特别是细胞核更大,其核仁的大小不等,有的相差2倍~4倍,并可见较多的病理性核分裂相,细胞核呈椭圆形、多角形等不规则形状,核膜厚薄不均,胞质色深、粗大,胞浆丰富,以及细胞之间界限不清。另外,还可见其浸润生长,癌细胞已向周围正常的肝区伸展、转移、侵犯,以至包围附近一些血管和肝细胞,使组织恶化变性,失去肝脏的功能。巨块型:在肝区呈一大肿块,开始有肝区小部分细胞癌变,然后向四周伸展成立体型块状的肿瘤区。弥漫型:肝癌细胞在肝内扩散,肝脏呈血块状,出现肝细胞萎缩、坏死而变暗灰色。但在肝癌早期,仅仅出现细胞密集与增生,有的肝区出现许多空泡,而这些空泡分布广泛,尤以肝细胞表层的肝内部多。
    
      二是肌肉瘤。
    
      此系水质污染恶化,底质含有毒淤泥较多所致。多见于鱼的腹、胸、背部体表肌肉有明显的突起,在突起表层出现质软、腐烂、坏死等病症。如在安徽巢湖、广东流花湖分别发现鲫鱼、罗非鱼腹背部肿瘤,肌肉坏死。经分析表明肿瘤含铅14.18mg/kg~16.0mg/kg,镉6.7mg/kg~8.0mg/kg。另有些草鱼、鳊鱼肠道内发生潴瘤症状。另外,江浙一带施肥养鱼的,池水中的氨氮含量较高。据测定,一般在精养池中总氨量可达2mg/L~3mg/L。由于水中氨氮高,鱼类长期受其刺激,使体内鳃及肌表动脉血管扩张,充血。往往可看到鳃尖端膨大,呈鼓状肿瘤,特别在底层鱼类肌层增生,生成肿瘤,甚至恶化成癌病。
    
      三是神经组织肿瘤。
    
      这是由神经末梢到神经纤维束组成的结缔组织肿瘤。常发生在鱼体两侧及腹部。患及此肿瘤多为底层鱼类,如鳗尾鳅、鲶、鱼危等。此外,鱼类发生肿瘤病的还有色素细胞瘤、畸胎瘤及甲状腺瘤等。
    
      生理生化测定与试验一、血液三项指标检测用患肿瘤病的中华鲟与对照组做血液红细胞、血小板及血红蛋白的三项指标测定(结果见表2)。
    
      二、鱼类肝体指数测定肝体指数(LSI)测定,按Lockwood方法看中华鲟肝癌病与正常鲟比较。测定结果表明:1号~3号病鲟LSI指数为3.5~3.6,正常鱼2.07~3.2,可见病鱼肝体指数大于正常鱼。
    
      三、活动能力测验按瑞士1~7(Bemn)规定实验装置,测定病鱼与正常鱼活动能力。试验结果表明,患病中华鲟幼鱼在水流5分钟、10分钟、15分钟冲击下,其耐力甚弱,几乎失去逆水能力,其呼吸频率平均为每分钟104次~118次,而正常的幼鲟具有很强的逆游能力,呼吸率平均为每分钟199次~216次,未见异常行为。
    
      初步讨论鱼的癌病问题已引起当今国内外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据有关报道,目前已知有致癌化学物质达千余种,经过动物试验列为致癌物质的超过三百种,其中石油化工、农药、印染等工业废水中含有的多环芳、芘、萘、蒽及苯衍生物3,4-苯并芘等,均属极强的致癌物质,由此可知此类废水若未经严格处理排入天然水域中,不但破坏水生资源,而且危害人身健康。
    
      化学物致癌机制是一个相当复杂又热门的课题。据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它是经过一系列生化理化的反应,生成一种具有强亲电性的物质,叫终末致癌物质,与脱氧核糖核酸(DNA)的碱基作用致基因受损害,从而改变了原基因的特性,导致无控制的恶性分裂,成为癌病。
    
      鱼类癌症与江河污染有密切关系,1983年英国调查泰晤士河鱼类的患癌率为8%,1984年美国调查纽约的法罗河和哈得逊河鱼的患癌率分别为25%~30%。然后他们坚持治污20余年,仅英国耗资逾20亿英镑,终使病鱼获新生。1980年笔者在长江污染区的调查中首次发现中华鲟患癌病,并经医学专家会诊为肝癌病,此后多次调查检测到鲟、鱼危、鲫、鳗尾鳅等鱼类患及肿瘤病。患病率占检查总数7%。为了保护水生生物资源,消除水环境污染,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水域环境管理与建立鱼类预测警报系统。首先必须严格“贯彻环境保护法”、“渔业法”及“渔业水质标准”等法律和法规。这是改善和保护水域生态环境,防止污染的基本措施。一是深入调查研究,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和法规,使生产实践符合自然生态的客观规律。如1989年国家颁布的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中呋喃丹、甲胺磷及甲基对硫磷等一些项目设置和指标规定已不适应当今发展形势;水产用药安全浓度如锌、铜、非离子氨、硫化物等等,指数已不符现今水域的生物生态繁育。二是建立相应的水生检测站。不仅要监测水质底质中的有害物质,还要监测鱼虾疾病及其行为反应,如美国在水域设置笼养幼鱼监测水质,德国等有网养监测法,其方法简便,灵敏度甚高,可及时作出警报和保护措施。
    
      二、建立水生资源保护模式。应在我国各大水域中因地制宜建立具有当地特点的水生资源保护模式,使水体物质、能量交换和水生物种群繁育维持生态平衡,即使在人工养殖的水域中也不必强求全国统一的使用标准和方法。由于我国南北水域的水质、底质、水文、地貌、气候等地理生态条件差异甚大,加之鱼虾类等生态群落有明显的区别,故应该依据各地特点(特色)建立模式,因地制宜推广。
    

      三、加强综合预防措施。在人工投饵养殖地区,必须建立饲料的检测系统。其中,黄曲霉素最高含量不允许大于0.1微克/千克,可保证饲料质量,提高免疫力,可适宜添加β-胡萝卜素,维生素A、C及EZOⅡ型保肝降毒剂等预防鱼类发生肿瘤疾病。

          (作者:姜礼燔;邢红平;许云萍)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订阅号头条@渔人刘文俊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头条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电脑网址: http://www.yc6318.cn 地址:重庆市永川区卫星湖街道  手机网址:http://m.yc6318.cn
重庆市永川区双竹渔业协会,重庆市永川区水花鱼养殖专业合作社,重庆吉永水产品养殖股份合作社,重庆市永川区丰祥渔业有限公司
本站微信:ycsh638,QQ:469764481,邮箱:ycsh6318@163.com

ICP备案/许可证号渝ICP备2020014487号-1

渝公网安备50011802010496号

诚信共建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