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13983250545
微信:ycsh638
QQ:469764481邮箱:ycsh6318@163.com
内服药、外用药的用量计算
在养殖过程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实际问题,诊断也正确,用药方案也有了,药物的质量也是可靠的,但是因为药物的剂量没有确切的把握,导致药物的使用效果不佳,甚至是无效果。
今天与大家分享水产用药的计算方法。
一、水产内服药计算方法
在内服药的使用中,面临一个准确估计发病池塘的水生动物存塘量的问题。因为是水产动物的给药方式不同于陆生动物,都是群体给药,以抗菌素为例,内服抗菌药的时候,需要发病的水生动物摄食药饵后,血液中的血药浓度达到抗菌或者抑菌浓度,才能起到效果,否则不仅不能治疗疾病,还会培养细菌的耐药性。因此,在给内服药时,多数情况下需要准确估计鱼的存塘量。
用药量的计算
以抗菌素为例,国标药物的说明书上面往往是“用药的剂量为多少毫克每千克鱼体”或者“以5%的投饵量计算,每千克饲料中添加多少克本品”。但在实际生产中,我们养殖的大多数成鱼的主要养殖阶段的投饵率在2%-3%在发病的阶段,鱼的食欲下降,药饵的投喂量一般为正常投喂量的50%左右,则药饵的投饵率一般建议为体重的1%-1.5%
内服药的总用药量的计算方法为:
在养殖过程中,为了方便药饵的制作,通常会换算为每千克饲料拌料多少药。
总投饵量(千克)=吃食鱼的存塘量(千克)×投饵率(发病时的投饵率一般1%-1.5%)。
则每千克饲料中的用药量=1kg鱼x每千克鱼体重用药量(毫克)÷1000(用药量换算成克)÷投饵率÷药物的有效成分含量比例
以10%的国标氟苯尼考(水产用)举例,国标说明书的用法用量为:以氟苯尼考计。拌饵投喂:每1kg体重,鱼、虾、蟹10~15mg,一日1次,连用3~5日。
发病时以1%的投饵率计算,每千克药饵中的用药量=1×(10~15)÷1000÷1%÷10%=10-15g
二、外用药计算方法
对于外用泼洒药物而言,必须首先估算出水体的体积,才能去配制药物。避免药害事故和无效用药的发生。
养殖水体的体积的计算
外用药物,为了便于计算用药的浓度,必须首先计算养殖水体的体积。
① 面积的计算
我国主要的养殖池塘的形状主要为方形(长方形或者正方形)或者梯形,方形池塘面积计算机的公式为:池塘的水面面积=水面长(m)×水面宽(m)
梯形池塘面积的测量,丈量上、下底边和它们之间的垂直高度,梯形面积(m2)=梯形池塘的面积计算公式为:池塘面积= [上底长(m)+下底长(m)]÷2×高(m)
② 深度的测量
选取池塘内具有代表性的点,一般是池塘对角线上选取若干个点,计算水体的平均水深。
③ 池水深度的变动
可以在量池塘水深之后,在池塘周边的标记物(一般为料台,比较固定,不容易变动)贴近水面的地方做好标记,同时将此时池塘的水深记为h0 ,当池塘排换水,降雨等原因导致水体的深度变化时,只需要量取此时的水面与之前标记之间的距离,记为h1 ,如果水面在标记的下方,则此时池塘的水深= h0—h1 ,如果水面在之间标记的上方,则此时池塘的水深= h0+h1
避免重复多次量水深带来的工作。
④ 养殖水体的体积=水体的面积×水深
药物的使用量的计算
① 常见的一些单位的换算
② 给药的剂量
将所求得的水体积乘以施用的药物浓度(g/m3水体)即等于总的用药量(g),计算公式为:用药总量(g)=药物施用浓度(g/m3)×池水体积(m3)
(来源:渔科技)
声明: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上列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本站所发布文章为原创的均标注作者或来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许可转载的请注明出处。本站所载文章除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