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13983250545
微信:ycsh638
QQ:469764481邮箱:ycsh6318@163.com
分清病毒“鳃出血”和细菌“败血症”
养鲫鱼的朋友都怕两大病:“鳃出血”和“细菌性败血症”。这俩病都让鱼出血,但病原天差地别——一个是“鲤疱疹病毒Ⅱ型”搞的鬼,一个是“嗜水气单胞菌”在作乱。认错病、用错药,鱼死得更快!今天就用大白话教你怎么区分、怎么防治,看完就能用。
一、3招快速分清两种病,别再瞎用药
1. 看症状:认准“鳃出血”的2个特有信号
- 捞鱼看鳃:活鱼刚捞上来,鳃丝就出血、鳃腔往外流血,那大概率是“鳃出血”。
- 看死鱼特征:死鱼鳃盖外侧有大块红斑,解剖后鱼鳔表面有点状出血,这是“鳃出血”的典型标志。

而细菌性败血症没有上面这两个信号,就算鱼鳔出血,也多是“刮痧式”的,更多表现是体表、鳍基部、内脏都出血,还可能出现内脏粘连。
2. 看池塘:谁发病、啥时候发病,差别大
- 感染对象不同:鳃出血只害鲫鱼,池塘里的花白鲢、草鱼等其他鱼完全没事;细菌性败血症却能让所有鱼中招,只是不同鱼发病时间有早有晚,不及时控就会接连发病。

- 发病时间不同:鳃出血在18-30℃时会发病,22-28℃是高发期,集中在每年4-6月、8-10月;细菌性败血症全年都可能发,7-9月高温(25-30℃)时最严重,属于典型的高温鱼病。
- 用药反应不同:鳃出血对抗菌药不敏感,乱用药反而会加速鱼死亡;细菌性败血症对抗菌药敏感,发病后内服抗菌药就能看到效果。
3. 记关键提醒:宁按病毒病治,别按细菌病治
如果实在拿不准鱼得的是哪种病,先按病毒性鱼病的方法处理,不会出大问题;但要是把病毒病当成细菌病来治,只会让鱼死得更快。
二、针对性防治:病毒、细菌分开治,效果才好
1. 细菌性败血症:三步走,快速控住
- 第一步:全池消毒
1. 投料前30分钟,用45%苯扎溴铵+戊二醛,或硫酸铜+辛硫磷全池泼洒,连泼2-3次。
2. 也可以用海联重碘混细沙泼洒(能帮碘沉到池底,更适合底层活动的鲫鱼),或二氧化氯缓释颗粒,连消1-2次。
- 第二步:内服给药
投喂量减到平时的一半,饲料里拌上氟苯尼考+本草五加黄+维生素K3+肝肠护卫,连喂5-7天。
- 第三步:改良底质
消毒后用氧化型底改(比如过硫酸氢钾),改善池塘底部环境,减少病菌滋生的温床。
2. 鳃出血(病毒性):稳字当头,别折腾
病毒病没有特效药,重点在“减应激、强体质、控细菌”,具体做好这5点:
1. 控投喂:把投喂量减30%-50%,病情严重时可以暂时停料,但别停太久,不然鱼的体质会变差。
2. 保溶氧:增氧机24小时开着,水体溶氧越充足,鱼的抗病能力就越强。
3. 少折腾:别大量换水、别拉网,也别乱用药、乱施肥,这些操作都会刺激鱼群,加重病情。
4. 强体质:在饲料里拌虹斑宁、领航号、多维、肝肠护卫、杜仲酵母多糖,帮鱼提升自身免疫力。
5. 防细菌:大多时候鱼是病毒、细菌混合感染,所以要用优质碘制剂调控水体细菌,同时内服恩诺沙星、氟苯尼考,防止细菌趁虚而入。
声明: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上列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本站所发布文章为原创的均标注作者或来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许可转载的请注明出处。本站所载文章除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E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一线"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