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地址:庆市川区道(原双竹镇)
13983250545

信:ycsh638

QQ:469764481
邮箱:ycsh6318@163.com

浅析鮰鱼越冬综合征

发表时间:2024/04/09 12:47:06  作者:王中清,陈道军  浏览次数:684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一、发病原因

鮰鱼越冬综合征的病因目前众说纷纭,有病毒、养殖模式、种质、饲料等多种推断,至今尚无权威论断。目前主流观点认为体质是鮰鱼越冬综合征的核心因素。

鱼体代谢障碍导致大量死亡,水霉、寄生虫、用药、动网、加料、气温突变等刺激都是诱因。越冬前保健不充分,鱼体质差,代谢障碍严重,随着温度降低,心脏供血能力下降,导致体表或部分脏器的毛细血管供血跟不上而坏死,呈现体表褪色斑,进而引起水霉感染。低温时动网、分塘及人为刺激,引起鮰鱼肠道痉挛,不能快速恢复时引起套肠。温度升高后,机体的代谢增强,加上盲目加料会加重机体的代谢障碍,进而加剧鮰鱼死亡。

在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模式下,宿主携带病毒已属于普遍现象。当鱼的健康程度下降、免疫系统不足以抵抗病毒时,就会表现出发病症状。此外,水霉病频发,除与无鳞鱼易受伤感染有关外,也与鮰鱼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息息相关。

当前鮰鱼优质种愈发稀缺,多数繁殖场对亲本“饥不择食”,伤病或先天抗病力差的成熟雌性被用作母本,必然存在生殖细胞发育不良或低抗病力的遗传信息得以延续的问题,导致子代先天不足,易感染。另一方面,1龄鱼种生长环境存在强耐药性病原、营养过剩或缺乏导致发育问题,过量、多次或错误途径施用抗菌药物等养殖期间埋藏的隐患,均可导致养殖中后期或敏感期疾病的暴发。

综合分析本公司区域内鮰鱼整体发病情况及管理细节的差异,总结如下。

1.应激胁迫

(1)气温波动大。2022年3月5、20、31日,4月15、26日有5个发病上升期。每次发病塘口死亡量的增加都在剧烈天气波动后,气温温差超过10℃,水温温差3~5℃。尤其是3月31日和4月15日两个时间点温差最大,这两个时间点也是本公司发病塘口最多的时间。水温波动导致鱼体应激、水体对流、细菌繁殖加快,并且打乱了鮰鱼消化系统的节律,体质差的鱼先发病,体质好的鱼后发病。

(2)水质超标。越冬期尤其是3月,塘口水质稳定性与发病率呈负相关。水质稳定性差的塘口先发病,水质稳定、氨氮低的塘口后发病。

(3)进排水、杀虫、消毒。4月15日新发病的塘口多数有杀虫、多次消毒或进排水等对环境影响较大的外在刺激性因素影响,进而导致体质虚弱的鱼表现出疾病症状。此外,发病后期(5月中上旬)未发病塘口如有补水消毒、放养发病塘口的花鲢鱼种,也会刺激鮰鱼发病。

2.投喂不当

因为鮰鱼食欲和肠道的实际承受能力错位,在3-4月不能贸然根据鱼的采食加大投喂量。过量投喂会导致鱼的消化系统损伤,进而发展为其他脏器损伤、免疫力低下、病原侵害。当水温不断上升接近18℃时,各种条件致病菌开始变得活跃并且分泌大量的外毒素,结果是鮰鱼胃肠应激、肠道异常蠕动,进而破坏肠道的功能和内环境的稳定。因而,3月投喂量与频次高的塘口发病率相对高些,且在水温为18℃左右时死亡量最大。

2020年因为极寒天气,导致整个越冬期饲料的投喂量极少。2021年偏暖冬,整个越冬期虽然投喂量不大,但投喂频次明显高于2020年,因鱼摄食不均匀,导致发病率高于往年。此外,受持续攀升的市场行情影响,东台养殖鮰鱼的投喂量明显高于往年,且投喂早于周边地区,在地理位置相差不大的情况下表现为最早发病。

3.养殖密度与带病越冬

2021年受塘口周转、饲料投喂、水质调控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鱼的发病率较高,抗生素使用量较往年大,2龄鮰鱼种体质较差。虽然“海丰”与“上农”鱼种塘口饲料的投喂量差异不大,但“海丰”的鱼种规格大且密度多为3 000尾/亩,发病率比“上农”鱼种塘口高。2022年养殖密度普遍提升,发病率尤其是早春阶段大大高于往年。

4.拉网分塘

鱼种放养操作时损伤,气温回升后水体对流,细菌繁殖加快,进而导致各种并发症状。

本公司鱼种放养主要集中在11月底和翌年3月7日-4月4日,在3月5日和20日发病上升期并未出现明显损鱼,说明在前期水温未明显上升且外界应激频次比较少的情况下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并且在后续发病过程中也发现,年前放养的鱼种整体发病率明显低于3月放养的鱼种。

二、防控要点

在面对一定量的鱼死亡时,过激的药物处理往往招致更大的损失,甚至全军覆没,相对保守的消毒、底改操作以及及时处理病死鱼,对止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此外,停料后拉网、分塘等操作,会加剧来年春季发病的风险。针对鮰鱼越冬综合征,今后需要注重以下几点。

1.调整养殖模式,走健康养殖之路

改变追求产量和快长的养殖理念,要认识到违背自然规律、片面追求产量提升而取得经济效益是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一个品种在实现大幅度增产的同时,常会为病原的适应性变化提供便利条件。

2.对症下药,合理用药

发病后谨慎使用抗生素,基本上用得越久,鱼死亡越严重。如果4月中下旬水温升至17℃以上有继发细菌感染,可选用敏感抗生素拌饲内服5天。鮰鱼对池塘底质的敏感性高于中上水层鱼,对泥水接触面的氧化还原电位有较高要求。越冬期每月交替使用二氧化氯和复合碘进行消毒,每月用过硫酸氢钾改底1~2次。

3.养重于防,防重于治

鮰鱼养殖是系统性工作,虽然药物防控仍是当前治疗细菌性疾病的主要手段,但不是健康养殖的方向,必须开展以免疫和生态防控为主的健康养殖方式。

(1)非发病高峰期,不使用多种抗生素,且抗生素含量与拌服量要逐次增加。

(2)越冬前对鱼体开展1次检查,10月1日开始投喂保健料,水温12℃时投喂越冬料,开春后继续投喂“高免料”。

(3)水温低于8℃时停止投饲机投喂,6~8℃时每周人工抛撒2次发酵料,4~6℃时每周人工抛撒1次发酵料,水温低于4℃停止投喂。

(4)开春季节缓慢加料,水温10~15℃时每周投喂2次,投饲率不超过0.1%;水温15~18℃时每2天投喂1次,投饲率不超过0.15%;水温15℃后用乳酸菌和多维拌饲内服5天;水温18~22℃时每天投喂1次,投饲率从0.15%过渡到0.5%。

(5)鮰鱼如暴发越冬综合征,应停止外用消毒剂和内服抗生素,避免不当措施造成鱼的二次死亡。发病期间注重肥水、调水,确保每周2次用过硫酸氢钾进行改底,勤外泼多维及菌类产品以稳定水质,尽最大努力将损失降到最低。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订阅号头条@渔人刘文俊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头条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电脑网址: http://www.yc6318.cn 地址:重庆市永川区卫星湖街道  手机网址:http://m.yc6318.cn
重庆市永川区双竹渔业协会,重庆市永川区水花鱼养殖专业合作社,重庆吉永水产品养殖股份合作社,重庆市永川区丰祥渔业有限公司
本站微信:ycsh638,QQ:469764481,邮箱:ycsh6318@163.com

ICP备案/许可证号渝ICP备2020014487号-1

渝公网安备50011802010496号

诚信共建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