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地址:庆市川区道(原双竹镇)
13983250545

信:ycsh638

QQ:469764481
邮箱:ycsh6318@163.com

黄颡鱼三例重大病害防控思考

发表时间:2024/01/17 21:31:50  作者:杨移斌  浏览次数:2739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黄颡鱼俗称黄腊丁等,属鲶形目、鲿科、黄颡鱼属。黄颡鱼是我国特色淡水经济鱼类,其肉质鲜美,富含多种营养成分,无肌间刺,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随着消费市场扩大,养殖户的热情随之高涨,而黄颡鱼是广温性鱼类,能适应我国大部分地区养殖环境,故黄颡鱼近年来在国内养殖区域、规模及密度不断扩大,也孕育了新品种杂交黄颡鱼等。但随着黄颡鱼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养殖规模及密度不断增加,导致黄颡鱼养殖水域环境急剧变化,各种病害也不断出现。

近年来,黄颡鱼养殖过程中病害问题突出,典型代表包括腹水病、溃烂病及肠炎病等,危害较大,均可在短时间内引起黄颡鱼大规模死亡,每日以数千条计算,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本文就黄颡鱼这三种重大疾病防控做一些思考,以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供同行参考。

1 腹水病

腹水病是是水生动物养殖过程中常见及危害较大的一种疾病,主要症状为腹部膨大,根据其是否有体表出血及肛门是否红肿分为溶血性与非溶血性腹水,溶血性腹水病是由细菌性病原引起,而非溶血性腹水病多是由代谢障碍引起的。黄颡鱼溶血性腹水病主要症状表现为腹部膨大,鱼体极度消瘦,肛门红肿、溃烂,解剖发现黄颡鱼腹腔有大量腹水,而腹水离体几分钟后即形成胶体状,肝、肾、脾有充血肿大,肝发黄,肠道无食物,病原是嗜水气单胞菌,危害对象主要是达到或接近商品规格的黄颡鱼,发病与黄颡鱼经大量投喂或体质较差有很大关系;黄颡鱼溶血性腹水病主要危害对象为黄颡鱼苗种,发病多与代谢有关。

虽然现代水生动物防控新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但主要体现在预防上,目前在水生动物已经发病的情况下,治疗仍然是唯一选择,而药物治疗仍然是防控黄颡鱼溶血性腹水病主要手段。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幅员辽阔,水产养殖区域跨度大,因此养殖环境、品种及方式差异较大,病原的药敏特性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在水生动物疾病防控时,一定要开展药物敏感性试验,从而确保疾病得到有效治疗,避免无效治疗而导致药物滥用。对于代谢类疾病只能从营养需求上进行改善,对疾病加以预防。

2 溃烂病

溃烂病近年来多次导致黄颡鱼大规模死亡,出现严重的鱼类疫情。就目前已掌握的症状基本一致,均为体表大规模溃烂,甚至烂穿漏出内脏。经笔者研究发现,黄颡鱼溃烂病为真菌性疾病,主要病原包括不规则毛霉及丝囊霉等,而细菌多是继发感染,因此针对细菌进行治疗,效果都不理想。另外,这类病原跟水霉病存在一定的不同,即高温时期也可以致病,只是毒力下降,因此在生产上我们可以看到8月份黄颡鱼仍然有溃烂病。

3 肠炎病

笔者在湖北枝江市及江西南昌县均遇到一种罕见病例,即黄颡鱼肠道出现严重炎症,不能分离到细菌性病原,使用抗生素也没什么效果。经镜检发现肠道及鳃部存在大量微孢子虫,这是首次在黄颡鱼肠道发现微孢子虫。经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此病害引起鱼类暴发性死亡前一个月即出现肠道鳃部红肿,但黄颡鱼很少出现死亡,最后呈现暴发性死亡。经临床防控试验发现,五倍子可以有效治疗该病害,值得推广。

4 小结

黄颡鱼病害日益增多,防病是首选的技术手段,可投喂优质营养饲料,投喂强度合理,适时接种疫苗及投喂免疫增强剂。另外,病害暴发了还是不能绕开药物防治,药物防治仍然是目前有效手段之一。对于药物的选择首选需明确病因,否则将徒劳无功,并可能适得其反。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订阅号头条@渔人刘文俊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头条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电脑网址: http://www.yc6318.cn 地址:重庆市永川区卫星湖街道  手机网址:http://m.yc6318.cn
重庆市永川区双竹渔业协会,重庆市永川区水花鱼养殖专业合作社,重庆吉永水产品养殖股份合作社,重庆市永川区丰祥渔业有限公司
本站微信:ycsh638,QQ:469764481,邮箱:ycsh6318@163.com

ICP备案/许可证号渝ICP备2020014487号-1

渝公网安备50011802010496号

诚信共建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