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13983250545
微信:ycsh638
QQ:469764481邮箱:ycsh6318@163.com
影响鱼类生病的内在因素
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只有外界因素的作用,或仅有病原体的存在,并不能使鱼生病,还要看机体本身对疾病的感受力(抵抗力)如何。如机体对侵入的病原体具有不感受性,就是机体对这种病原体具有免疫性,鱼体就不生病;相反,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鱼类对侵入的病原体有感受力,那病原体就可获得对自己本身繁殖的有利场所,鱼体就可能发病。
同种或不同种的鱼,它们的免疫力并不一致,这是由于它们的性别、年龄、内分泌物、食物、营养状况、机体结构、抵抗物质的数量以及环境因素的不同而形成的。如草、青鱼患肠炎病时,同池的鲢、鳙鱼却不发病;白头白嘴病一般在体长5㎝以下的草鱼种身上发生,超过这个长度的草鱼基本上不发生这种病;某种流行病的发生,在同一池塘中的同种类同年龄的鱼,有的严重患病而死去,有的患病较轻而逐渐自行痊愈,有的则丝毫没有感染。
鱼类的这种抵抗力,是机体本身的内在因素。当然,在病原体侵入鱼体产生鱼病的途径上,会遇到机体的一系列的防御障碍,阻止病原体的进一步侵入。如鱼体的粘液层、鳞片、皮肤、粘膜和各器官的分泌物等都有防御作用。
总的说来,鱼类疾病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原因和条件,在一般情况下,决定于病原体、鱼类机体的感受力(内在因素)和外界环境三个方面,缺一不可。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病原体虽然不存在,鱼类也会发生疾病,如泛池等。所以,在分析、诊断、防治鱼类某一疾病时,除了要根据实际病情外,还应全面考察后定论。
声明: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上列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本站所发布文章为原创的均标注作者或来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许可转载的请注明出处。本站所载文章除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