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13983250545
微信:ycsh638
QQ:469764481邮箱:ycsh6318@163.com
原生土著小杂鱼——棒花鱼
棒花鱼(拉丁学名:Abbottina rivularis),别名爬虎鱼、沙锤、花里棒子、肉麻嫩等别称,它是鲤科棒花鱼属的小型鱼类,也是小杂鱼之列,体长为2.4~10.7厘米,体重0.5~32克。棒花鱼原产于中国,广泛分布于中国除青藏高原以外的各个水系,在日本与朝鲜也有分布。棒花鱼,顾名思义,就是像一根有花的木棍,鱼在水中伪装时,颜色就像掉入水中的一小截木棒。棒花鱼是小型野杂鱼类,经济养殖价值不大,但棒花鱼是原生观赏鱼,还可作为食用美食鱼类。
棒花鱼的形态
棒花鱼体稍长,粗壮,鱼的体前部呈现圆柱形,体后部呈现扁圆形,鱼体腹部平直,背部隆起状。头大,头长大于体高。吻长,吻端稍圆向前突出。唇厚,发达,其上不具显著乳突,上唇通常具有极不明显的褶皱,下唇中央1对卵圆形紧靠在一起的肉质突起为中叶,侧叶光滑,特别宽厚,在中叶前端相连,与中叶间有浅沟相隔,在口角处与上唇相连。鼻孔前方下陷,口下位,近马蹄形。上位眼,眼间距较宽,眼径较小。鱼体鳞片呈圆形,侧线鳞平直状,胸鳍下方无鳞片覆盖。
棒花鱼的鳃耙不发达,仅有少数瘤状突起。肠管粗短,其长度约与体长相等,为体长的0.9~1.1倍。鳔大,2室,较发达,前室近圆形,后室长圆形,后端略细,末端圆,后室长为前室的1.5~2.0倍。腹膜银白色。
棒花鱼头背部稍黑,体侧具一不明显的纵纹,其上有9-11个黑点斑块,背部也具8-11个黑色斑块。胸鳍、背鳍、臀鳍、尾鳍呈现浅黄色且均有黑色条纹分布。嘴部和胸鳍生有小刺,摸起来很粗糙扎手。
棒花鱼的食性
棒花鱼食性为杂食性,主食无脊椎动物,也食植物残渣。以水体中的枝角类、桡足类、端足类等浮游动物、水生昆虫、水蚯蚓水生植物碎屑等为食。
棒花鱼的习性
棒花鱼生活在淡水底层水域当中,主要栖息在静水水域底部砂石处,有时也能垂直“粘贴”在水里的石头或石壁上,广泛分布在江河、湖泊、水库、沟渠塘坝内。钻沙堆是它的最大特点。棒花鱼主要生活在有沙底的水底里,并不生存于泥底的水域中。
棒花鱼的繁殖
棒花鱼在沙底掘坑为巢,产卵其中,雄鱼有筑巢和护巢的习性。1龄鱼性成熟,4-6月份是棒花鱼的繁殖季节,棒花鱼纷纷游到岸边浅滩的水草丛中追逐产卵。在沙底掘坑为巢,产卵其中,雄鱼有筑巢和护巢的习性。
棒花鱼雌鱼的体色及花纹相较于雄鱼暗淡。雄性棒花鱼的个体体色鲜艳,雌体的色较深暗。雄体鱼体的背部、体侧上半部为棕黄色,腹部为银白。头背部略呈乌黑,喉部紫红,头侧自吻端至眼前缘有1黑色条纹。雄性棒花鱼个体的体重、鼻间距、背鳍基长度、头高、眼间距、胸鳍长、头长、头宽、尾柄长和尾鳍长等体型指标数值显著小于雌性个体。
棒花鱼的营养
棒花鱼肉质细嫩,蛋白质及其它营养物质含量丰富,具有一定的食用价值。棒花鱼有"肉麻嫩"称呼的,主要是因为其肉多,口感好,没有什么内脏要处理。肌肉粗蛋白含量为16.82%,水分含量为79.46%;棒花鱼肌肉中测出18种氨基酸,总量为14.05%,必需氨基酸总量为5.87%,占氨基酸总量的41.48%,必需氨基酸构成符合FAO/WHO对于膳食蛋白质营养评价理想模式。4种风味氨基酸总量为4.91%,占氨基酸总量的34.66%。
棒花鱼与棒花鮈的区别
棒花鱼和棒花鮈,它们除了名字有点相似外,外观外貌完全不同。无论从头型、身上的黑点斑块等区别非常大。
1.棒花鱼只能生活在沙底的水域里,对水质要求高一些,稍有不慎就会死亡;棒花鮈生存在沙泥质的水底,也可在泥质水底生存,对水质要求不高。
2.棒花鱼属于棒花鱼属,棒花鮈属于鮈属。
3.棒花鱼背鳍发达,比较大;棒花鮈背鳍较短,不发达。
4.棒花鱼背部棕黄,头部乌黑,腹部银白;棒花鮈背部棕黄,腹部银白。
(备注:本网易号"养鱼第一线"欢迎您的光临!本文原创仅供参考和交流!内容和图片大多来源于网络资料,如有异见请告知,侵权可删,欢迎指正和留言讨论,如有不同见解或者内容补充请私信或留言或评论分享!)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