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地址:庆市川区道(原双竹镇)
13983250545

信:ycsh638

QQ:469764481
邮箱:ycsh6318@163.com

2020年水产行业七大舆情事件

发表时间:2021/02/10 20:12:15  浏览次数:1966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讲水产里的故事,用养殖人的语境,给你送来一个真材实料的匠心精品文章!

编者按

2020年对于水产行业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给水产行业带来了一定冲击,而“3·15海参事件” “甲肝流行病” “进口三文鱼案板检出新冠病毒”等舆情更是将水产行业卷入风口浪尖的漩涡中。近日,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就2020年水产行业舆情传播情况进行了梳理分析,转载如下,供各位业内同行了解学习。

一、舆情传播情况

自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共监测到水产行业舆情信息264.75万条。其中,网站与APP信息量比较大,如:网站148.72万条(占56.17%)、APP共79.48万条(占30.02%)。

从数据统计来看,网站、APP、论坛舆情发布量相对突出,但从活跃的网站来看,报道信息量排名靠前的网站主要为新浪微博、微信、搜狐新闻、百度贴吧、58本地版、看点快报、百度百家、腾讯网、网易号。

二、舆情特点与涉及的水产品品种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疫情相关的舆情信息量大。从早期“华南海鲜市场疑似发源地”到“多地在冷链水产品包装上检测到新冠核酸阳性”,再到“甲肝流行病”舆情与“华南海鲜市场供应商忏悔文” “北京新发地三文鱼案板”等舆情,均与疫情相关联。内容涉及产业面临问题、政策实施、质量安全等多个方面。

涉及的水产品品种,三文鱼、牛蛙、海参、黄鳝、黑鱼(乌鳢)、南美白对虾、带鱼等,是今年疫情引起的主要舆情水产品,包括:进口三文鱼案板核酸阳性、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规定对牛蛙养殖业的影响等;南美白对虾、带鱼等进口冷链水产品外包装新冠病毒核酸阳性;年初抖音平台造谣海参养殖不实情况和315晚会曝光海参养殖用药问题,哥老官网红店牛蛙兽药残留问题。

三、2020年水产行业主要舆情事件概述

1.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水产行业受影响情况”系列舆情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包括养殖、加工、流通、餐饮等整个水产产业链,造成价格波动,供应短缺,流通受阻等不良影响。对此,主管部门不断出台相关政策和应急措施,稳产保供、复工复产、运输畅通。包括:召开“菜篮子”稳产保供发布会、启动产销对接平台、《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等文件的发布。2月3日至3月9日,监测产业受疫情影响的实际情况及各项政策实施相关信息量达273186条。

2. “华南海鲜市场供货商忏悔”舆情——当地警方追责立案处罚

2月16日晚,华中农业大学陈昌福教授举报“华南海鲜市场供货商忏悔”一文恶意抹黑水产品,2月16~17日,“中国水产品”微信公众号编发《造谣! 惹怒华中农大教授》辟谣文章,大量水产官方媒体纷纷转发。17日下午6点11分微信平台将“华南海鲜市场供货商忏悔”一文定性为谣言,当天晚上腾讯专门发文辟谣,此条谣言传播得到了有效遏制。至2月18日,该谣言转发量为0。18日以前转发的微信微博谣言文章已全部删除。至2月19日下午2点,“华南海鲜市场供货商忏悔”谣言文章的新增转发量为0,而关于该舆情的正面辟谣宣传逐渐增多。2020年12月,经法院最终判决,该造谣团伙三名主要犯罪嫌疑人被认定为犯寻衅滋事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12、11、10个月。

3. “甲肝流行病”舆情

2月底,一则以图片形式散播的“紧急通知”称:庄河中心医院检验科就诊12人中5人确诊为现在流行甲肝,建议少吃贝类和海货,注意防范。3月7日晚间,一则加盖了“九州通(锦州)医药有限公司”公章的《通知》在微信等各大网络流传,称“近期,大连和丹东地区因食用海产品而引起甲肝流行病爆发”,造成舆情量激增。3月9~10日,辽宁省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分别发布甲型病毒性肝炎的知识普及和预防措施。3月12日,大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大连市卫生健康委表示:庄河市甲肝发病数目前已呈下降趋势。由于相关部门积极发布饮食提醒,公开发布病例特点与预防措施,及时引导公众从“恐慌”转为积极、科学的认知及预防。自2月25日至3月13日,共监测到舆情信息12911条。

4. “野生动物保护与规范蛙类保护管理”相关舆情

3月底至4月初,深圳、湖南、山西等省市陆续发布关于“禁食野生动物”的相关制度,水产行业养殖蛙类也被列入其中,引发热议。4月8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引起各行业热烈讨论。随即,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于5月29日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蛙类保护管理的通知》,明确黑斑蛙、棘胸蛙、中国林蛙,黑龙江林蛙等相关蛙类按照水生动物管理。6月19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关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明确国务院林业草原、渔业主管部门分别主管全国陆生、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工作。4月3日至6月22日,共监测舆情信息25590条。

5. “进口三文鱼案板检出新冠病毒”舆情

6月11日,北京新发地海鲜批发市场成为疫情新爆发区,再次爆发多例本土病例,同时,从切割进口三文鱼的案板中检测到了新冠病毒,导致多个批发市场关停休业,诸多市场、商超均将冰鲜和冷冻三文鱼全部下架,餐饮、外卖、线上平台也纷纷下架三文鱼产品。虽然全国多地海鲜水产市场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行业专家们纷纷科普回应,但三文鱼进口商、经销商等业者仍损失惨重。对此,北京市防控办、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多部门联合就水产品是否携带病毒、病毒传播途径等问题进行精准追踪、盘查和全面防控。还有一些别有用心之人,重炒2018年的“三文鱼”舆情事件,致使公众对于三文鱼的恐慌与焦虑,一时间达到了一个巅峰。6月12日至7月14日,共监测舆情信息280330条。

6. “3·15海参事件”舆情

7月16日晚,央视“3.15”晚会曝光山东即墨海参养殖违规投放敌敌畏等禁药事件,引发广泛关注,7月16日20:00~7月21日15:00,监测舆情信息总数143811条,通过舆情监测分析,及时将各方观点汇总,完成舆情专报1期。农业农村部、山东省委省政府随即做出部署安排。山东省农业农村厅连夜行动,会同当地有关部门第一时间对违规使用农药清理养殖池塘、无证经营兽药等行为进行现场勘查,调查取证,并印发了《关于针对“315”晚会曝光问题全面开展海参养殖排查整治的紧急通知》;农业农村部即刻派出工作组赴山东调查,及时发布了《关于加强海参养殖用药监管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对海参养殖使用农药、禁用药、停用药和假、劣兽药等进行拉网式、全覆盖的摸底清查,督导地方落实属地监管责任,严惩违法违规行为。

7. “杭州哥老官牛蛙被检出禁用兽药代谢物”舆情

12月14日下午,“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微信号”通报网红店杭州哥老官荣湖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江南天街商业中心)1批次牛蛙被检出呋喃西林代谢物不合格。此前,该公司(银泰城西店)销售的牛蛙也曾出现恩诺沙星超标的情况。由此,该网红火锅店再次出现在公众视线,引发关注。随即,“哥老官”官方回应称这批次问题牛蛙已销毁,属地市场监管部门也对哥老官滨江龙湖店启动立案查处程序。在该公司委托第三方检测公司对牛蛙的检测报告(事发最近的为11月17日送检批次)中,检测结果显示为合格。12月14日至12月28日,共监测到相关舆情16587条。

展望

2020年因各类突发事件引起的网络舆情发酵,给水产行业带来了巨大影响。因网络舆情具有不确定性和突发性,给舆情监测工作带来诸多挑战的同时,也为业界坊间日后应对类似事件带来了一定经验和启示。行业内媒体有必要进一步完善舆情监测机制,及时预警,有效遏制负面舆情的发展,维护水产行业科学、健康的舆论环境,同时,民众也理应树立责任意识,自觉抵制和反对谣言,从自我约束做起,不信谣,不传谣,做一个负责任的网络公民。


(来源: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

声明: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上列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本站所发布文章为原创的均标注作者或来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许可转载的请注明出处。本站所载文章除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电脑网址: http://www.yc6318.cn 地址:重庆市永川区卫星湖街道  手机网址:http://m.yc6318.cn
重庆市永川区双竹渔业协会,重庆市永川区水花鱼养殖专业合作社,重庆市永川区丰祥渔业有限公司

本站微信:ycsh638,QQ:469764481,邮箱:ycsh6318@163.com

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所载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ICP备案/许可证号渝ICP备2020014487号-1

渝公网安备50011802010496号

诚信共建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