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地址:庆市川区道(原双竹镇)
13983250545

信:ycsh638

QQ:469764481
邮箱:ycsh6318@163.com

湟鱼洄游增长34倍 青海生态保护创下奇迹

发表时间:2019/06/24 18:11:27  浏览次数:1381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洄游湟鱼增长34倍 青海生态保护创下奇迹

6月22日,“2019两岸记者青海行”走进中国最大内陆咸水湖——青海湖。千龙网记者 刘美君摄

22日,“2019两岸记者青海行”走进中国最大内陆咸水湖——青海湖。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沙柳河,记者看到,成群结队的湟鱼摩肩接踵、逆流而上,进入到淡水河产卵,呈现“半河清水半河鱼”的奇观。

青海湖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控制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重要水体。由于水温低、贫营养化,能在如此水环境中生存的鱼类只有5种,湟鱼是其中最主要的物种,在当地有“一年长一两,十年长一斤”的说法。

湟鱼学名裸鲤,是青海湖中的特产,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每年5月底到8月中旬,它们都要沿着入湖河流逆流而上,到上游淡水河产卵。其中,沙柳河、泉吉河、布哈河是三条湟鱼洄游的主要通道。

这是一场充满艰难险阻的生命之旅。在洄游途中,湟鱼要经历拦河坝阻隔、小支流搁浅、鸟类捕食等重重困难,可谓“九死一生”。为避免人类活动对湟鱼洄游造成干扰,刚察县政府早在几年前就将沙柳河2米多高的拦河坝换成18级台阶,每级台阶高15厘米到20厘米。为防止湟鱼被急流冲下,台阶上还修建凹槽。2016年,该县又投资850万元在泉吉河修建21级台阶组成的洄游通道,由台湾设计师设计。

作为青海湖水、鸟、鱼共生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湟鱼是维护当地生态平衡的关键物种。近年来,越来越多民众意识到湟鱼种群恢复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开始投身相关生态保护。从1994年开始,青海省政府已进行3次封湖育鱼措施,2001年又第4次下令对青海湖实施封湖育鱼,为期10年。

昔日在青海湖南、北两岸,10余个村庄一度靠捕捞湟鱼为生。如今,村民们都已转型,有的还加入到保护湟鱼的队伍中。

在过去的打渔村——刚察县新泉村,该村8名村民于2015年自发组建一支海滨救援队,奔波在青海湖沿岸救助湟鱼。记者在采访期间了解到,该队队员连续多日沿河巡护,一旦发现因小支流断流而被搁浅的湟鱼,他们或用铁锨挖沟引流,或将被困湟鱼转移到邻近的主河道中。多的时候,一次能救助近千条湟鱼。“目前救援队里的不少队员以前都是捕鱼能手,如今转而投身生态保护,也算是对过去行为的一种补偿。”

当地执法人员公保加告诉记者,这些年生态改善方面最明显的就是洄游的鱼多了很多,比保护初期增加34倍。

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如今青海湖及入湖河流流域鱼跃鸟翔、生机重现。随着湟鱼数量恢复,每年来到当地的渔鸥、斑头雁、赤麻鸭、黑颈鹤等鸟类也随之增多。这一鱼鸟共生的美好图景吸引众多国内外游人。

游客张先生来自北京,他告诉记者,就像湟鱼洄游一样,人的一生也要越过无数台阶,期间虽会经历困难,但每个终点都有着无限美好和希望,或许这就是生命的意义。

洄游湟鱼增长34倍 青海生态保护创下奇迹

6月22日,“2019两岸记者青海行”走进中国最大内陆咸水湖——青海湖。千龙网记者 刘美君摄

洄游湟鱼增长34倍 青海生态保护创下奇迹

6月22日,“2019两岸记者青海行”走进中国最大内陆咸水湖——青海湖。千龙网记者 刘美君摄

(千龙网)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订阅号头条@渔人刘文俊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头条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电脑网址: http://www.yc6318.cn 地址:重庆市永川区卫星湖街道  手机网址:http://m.yc6318.cn
重庆市永川区双竹渔业协会,重庆市永川区水花鱼养殖专业合作社,重庆吉永水产品养殖股份合作社,重庆市永川区丰祥渔业有限公司
本站微信:ycsh638,QQ:469764481,邮箱:ycsh6318@163.com

ICP备案/许可证号渝ICP备2020014487号-1

渝公网安备50011802010496号

诚信共建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