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地址:庆市川区道(原双竹镇)
13983250545

信:ycsh638

QQ:469764481
邮箱:ycsh6318@163.com

大鲵养殖业震荡调整 暴利时代已经结束

发表时间:2018/02/04 00:00:00  浏览次数:1694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海洋与渔业》记者 黄祖健/文

广东省内的养殖户还在翘首以盼大鲵市场行情能够回暖,其价格却不断下挫。在有的交易市场上,成品大鲵每斤报价甚至低于百元。大鲵养殖销售原本是一个风生水起的行业:食用大鲵(也叫娃娃鱼)被认为是“食用价值极高的动物,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含有优质蛋白质、丰富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营养价值极高”。更有“水中人参”的美誉,尤其受到东南沿海地区高端水产品消费市场的欢迎。虽然贵为国家二类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和野生动物基因保护品种,但同时也是农业产业化和特色农业重点开发品种。其人工养殖技术的不断成熟,催生出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成品大鲵不断卖出令人咋舌的高价,吸引大量的养殖户投入其中。

但近年来,大鲵开始跌下神坛。

一纸禁令并非大鲵降价开端

去年年底,“八项规定”出台,公务接待简化。作为一种高端水产品,大鲵首当其冲,其销量因此下跌不少。“原本吃得起的人就不多,现在就算你出钱请人家吃,人家都未必敢吃了”,一位养殖户这样调侃“规定”对大鲵行业带来的影响。而大鲵并不是唯一受到影响的高端水产品,鲍鱼、海参等品种的销量和价格也应声下跌。从表面上看,对三公消费的限制使得大鲵价格下跌,“但说到跌的话应该是从前年开始跌的”,佛山的大鲵养殖户简先生这样说。

2008年大鲵苗一尾只需要100多元,并且受大地震和金融危机影响,市场增长乏力。但接下来的2009~2011年,大鲵行业高速发展,大鲵行情一路飙红。在低价位时进苗的养殖户赚得盆满钵满,成就了大批百万千万富翁。简先生就是在2010年开始养殖大鲵的。彼时刚从单位退休的简先生还专门出省调查过,发现大鲵养殖的场地要求低,人力成本也低,加上利润很高,因此决定就养大鲵。

大鲵养殖的暴利并没能持续多久。经过几年的规模化养殖,大鲵成鱼在2012年大量出塘,其后便是价格的骤然下跌。

广东省大鲵养殖协会副会长冯健乐告诉记者:“目前的价格这么低,不完全是三公消费限制的影响。应该说三公消费影响很小。如果价格还在高位,那么三公消费影响可能会很大;但是现在价格很低了,就应该是因为恐慌性抛售拉低价格而不是因为限制三公消费了。”
过低的价格也使得养殖户面临“卖不卖都亏”的窘境。“现在如果卖的是小规格的就亏,如果卖的是8~10斤规格的就还能赚一点”,简先生说。

广东大鲵行业饱受外省大鲵冲击

“跌是正常的,但是跌得太快了。” 广东省大鲵养殖协会秘书长阮世玲说。

早期具备养殖技术的养殖户很少,市场上的大鲵现货自然也很少,但市场需求强劲,因此大鲵的价格一直维持在高位。从2010年开始,人工繁殖技术不断成熟,更多养殖户看到了大鲵市场潜在的消费能力,于是纷纷开始投入。大鲵的养殖周期一般是3~5年,经过一开始的囤货不出,以及这几年的繁育和饲养,大鲵逐渐成熟,并在近几年达到成品鲵出货高峰。大量的成品鲵投入到市场中,价格下跌是市场正常的规律。

以广东市场为例,养殖户一开始认为大鲵的价格还会继续上扬,因此将大量的苗种囤积下来,一部分成品鲵也推迟上市,希望卖出更高的价格。“因为价格一高,养殖户就压货,市场有需求但是没货”,冯健乐这样形容前几年的大鲵市场。在省内本地养殖户囤货的同时,省外的大鲵货源也不断涌入。广东省的大鲵消费量位居全国首位,省外的养殖户自然也看上了这个巨大的市场。据阮世玲介绍,广东目前的大鲵成鱼存量大概是130万尾,而每年进入广东省的大鲵成鱼数量就在50~60万尾的水平。这个数量占据了整个广东省大鲵消费量的90%以上。

“问题在于,这些货源都是违规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广东,从事水生野生动物经营需要具备三证:《水生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水生野生动物特许运输证》以及《水生野生动物经营利用许可证》,因此省外的产品进入广东市场也需要具备这三证。而记者从广东海洋与渔业局了解到的情况是,目前广东省暂未审批与大鲵相关的企业进入广东经营的申请。也就是说,每年有大量的大鲵成鱼违规进入广东省进行销售。谈到违规销售的大鲵,冯健乐副会长显得有些无奈:“以前广东本地的鱼(大鲵)可以占到20%。一直以来都有外省的鱼偷偷进来。几个比较知名的大养殖户,几乎每天可以运进来1吨。”省外违规进入的大鲵成鱼数量之大,已经完全扰乱了大鲵的价格体系。目前市场上本地出产的大鲵成鱼价格已经下降到130元~140元/斤,而省外违规进入的大鲵价格大约是100元/斤,在鱼贩子压价之后还可以低至80元/斤的水平。

除了违规,省外进入的大鲵成鱼质量也普遍不高。“外省的鱼有个问题,因为养殖不规范,所以带着病毒多。听说有位养殖户向外省进货1万多条鱼苗全部死光了的,就是因为有病。”冯建乐告诉记者。省内大鲵市场虽然需求增长了,但是大鲵成鱼的数量增长得更快,供大于求,加之省外大鲵不断涌入,整个市场变得萎靡。因此大鲵价格才会在短短几年内下跌超过80%,“甚至比当年鳗鱼价格下跌的速度还快”。

大鲵养殖暴利时代结束

广东省内大鲵养殖的成本账目可以这样概括:有足够财力的养殖户基本上都是规模化养殖,成本上来看,虽然能耗成本较高(保持大鲵生活环境需要较低温度,而华南地区温度较高,需要用空调保持低温),但饲料更便宜,规模化养殖后成本可以进一步压缩。“每条成鱼的养殖成本大概是150元~160元,往高了算也只是170元~180元左右。考虑到前几年进的鱼苗价格在800元~1200元/条,如果市场价格回升到250~300/斤,就还是可以盈利。所以有的养殖户现在干脆也不卖了,先等着。”冯建乐说。

据了解,大鲵的养殖成本一直以来没有太大变化,而价格不断下跌。在目前价格已经低于平均养殖成本的情况下,即使市场足够大,如果养殖户抛售,必然会血本无归。但市场却已经回不到每斤单价四位数价格的时期。大鲵行业的暴利、野蛮增长时代已经结束。

大鲵一直以来都是作为典型的高档水产品和一种珍贵的食材出现在市场上。在价格猛然下跌之后,大鲵有没有可能增加其它的资源利用形式呢?广州华宝珍稀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的养殖户何新梁认为,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尽管价格已经不高,大鲵依然不属于常规的消费品种:“普通人还不接受这种鱼作为普通消费品,不认可这种消费。毕竟这个品种比较小众。如果不卖给饭店,把娃娃鱼做成精加工的产品,成本投入又会很高,目前省内也还没有这样的案例。”据何新梁介绍,大鲵的食用消费下降以后,观赏和科教用鱼量有所上升。但比起华宝公司几十万尾的大鲵存量,这点增量实在少得可怜。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订阅号头条@渔人刘文俊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头条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电脑网址: http://www.yc6318.cn 地址:重庆市永川区卫星湖街道  手机网址:http://m.yc6318.cn
重庆市永川区双竹渔业协会,重庆市永川区水花鱼养殖专业合作社,重庆吉永水产品养殖股份合作社,重庆市永川区丰祥渔业有限公司
本站微信:ycsh638,QQ:469764481,邮箱:ycsh6318@163.com

ICP备案/许可证号渝ICP备2020014487号-1

渝公网安备50011802010496号

诚信共建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