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13983250545
微信:ycsh638
QQ:469764481邮箱:ycsh6318@163.com
院士桂建芳光临“永川水花”调研指导渔业产业发展
2025年2月18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桂建芳,上海海洋大学教授李家乐等一行来到“永川水花”调研指导渔业产业发展。重庆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研究员、重庆市水产科技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波,重庆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研究员李虹、重庆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资源养护科科长周春龙随同, 永川区委常委、区委组织部部长胡川、永川区农业农村委和卫星湖街道相关部门领导,重庆市水产科技创新联盟常务理事,重庆文理学院教授、“永川水花”首席专家孙翰昌陪同。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桂建芳(右二),上海海洋大学教授李家乐(右一))。
“永川水花”负责人刘文俊就“永川水花”发展历史、产销模式、科技创新研究、池塘尾水治理和延长产业链创制“星湖乳鱼”美食等情况做了详细介绍。重点对重庆市水产科技创新重点攻关项目技术应用示范鲤、鲫品种选育进展向两位专家进行了汇报。
(孙翰昌教授介绍重庆文理学院与“永川水花”合作研制鱼类杂交创制新种的情况)。
孙翰昌向桂建芳院士汇报了重庆文理学院与“永川水花”合作开展的新品种鲫鱼杂交F1形态学特征、遗传特性及肌肉营养品质研究项目成果,以及鲤鱼杂交F1代遗传及生物特性研究项目进展,展示了杂交F1代体色分化、鳞片优化等形态特征,桂院士详细了解了鱼类杂交育种的关键技术环节,并给予了细致的指导建议。
(桂建芳院士了解“永川水花”历史)。
桂建芳院士强调,一是要进一步优化育种方案,强化亲本群体选育与保种;二是要强化水产种业科技创新,挖掘杂交F1代的优势性状;三是要揭示遗传育种机理,通过基因工程、分子设计育种等现代生物育种技术,培育长势好、抗逆性强、市场前景高的优质高产良种,推动重庆渔业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
(桂建芳院士查看“永川水花”池塘尾水处理末端的水处理效果)。
桂建芳院士和李家乐教授结合中科系列鲫鱼选育和沪苏草鱼选育成果,对“永川水花”品种选育进行了指导。
人物介绍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桂建芳,2001年至2007年担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所长;201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5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同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并兼任《水生生物学报》主编,《Cell Research》、《Pakistan Journal of Zoology》、《实验生物学报》、《遗传学报》、《遗传》、《动物学研究》、《海洋与湖沼》、《中国水产科学》编委。现任中国水产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动物学会和中国海洋湖沼学会鱼类学分会理事长,国家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主任,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已主持或参与培育水产新品种4个,获授权发明专利10项,发表研究论文550多篇,出版专著和研究生教材10部。桂建芳系统研究多倍体银鲫的遗传基础和生殖机制,首次揭示银鲫独特的单性和有性双重生殖方式;原创异育银鲫“中科3号”、异育银鲫“中科5号”等,培育出有重大应用价值的银鲫养殖新品种。
上海海洋大学教授李家乐长期从事水产动物种质资源与种苗工程领域教学、科研及技术推广工作。历任上海水产大学科研处副处长、处长,上海水产大学渔业学院院长、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院长,上海海洋大学校长助理兼水产与生命学院院长、上海海洋大学副校长等职。曾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第二届全国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十二届和第十三届生命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现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水产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水产学会常务理事兼淡水养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委员、农业农村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主任,《水产学报》副主编,《中国水产科学》、《渔业科学进展》及Aquaculture and Fisheries等期刊编委。出版有《草鱼种质资源研究》、《池塘养鱼学》、《淡水珍珠高效生态养殖新技术》、《中国外来水生动植物》、《水族动物育种学》、《珍珠与珍珠文化》等教材与著作10余部。2022年入选全球顶尖前10万科学家排名63584位,2023年入选爱思唯尔2022年中国高被引学者。
声明: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上列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本站所发布文章为原创的均标注作者或来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许可转载的请注明出处。本站所载文章除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