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13983250545
微信:ycsh638
QQ:469764481邮箱:ycsh6318@163.com
"官员吃娃娃鱼"让人误读令大鲵产业更雪上加霜
"官员吃娃娃鱼"让人误读令大鲵产业更雪上加霜
今天(
对于娃娃鱼(学名大鲵),大众绝大多数是只闻其名未见其身,在信念中坚信的是“濒危或保护动物”云云。其实,随着中国渔业科技的发展,娃娃鱼早已是可以进行人工驯化养殖的品种,并且相关主管部门(农业部门)早己下文人工养殖的大鲵可以进入百姓餐桌,但以上所云因方方面面的原因至今只在渔业行业内人士知晓。
更甚者,有媒体借《美媒:中国富人大吃“娃娃鱼”令其面临灭绝》一文夸大其词,此则新闻一出,更加让人误读!让本已低迷的娃娃鱼产业更加雪上加霜。
大鲵人工养殖,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就开始有人开始摸索养殖,犹以陕西最为宊出,随着人工养殖技术不断成熟,我国大鲵产业迅速发展,目前,全国多个地区已发展为特色产业,价格也从每斤一千多元降为现在的每斤一百元、三百元至五百元不等,从“暴利”一下子跌为“薄利”甚至亏本状况,娃娃鱼产业碰到了瓶颈,养殖的娃娃鱼价格的一落千丈,原因有二,一是曾几何时业内人士相互炒作,价格虚高,价格严重脱离价值规律,造成暴利产业,让人趋之若鹜,更上抬了“价格”,出现有价无市的严重不正常现象。二是当前大鲵“跳水”价格确与中央 “八项规定”的出台有关,大鲵、鲍鱼、鱼翅、蟹等等高端消费水产品必然首当其冲,也应属正常现象,才让“价值” 真正体现“价格”。
大鲵人工养殖的发展,其实是对濒危或保护动物的一种强有力的增殖发展促进作用,另外,依法合理利用大鲵资源,造福广大人民,增加经济收入,改善“舌尖”羙食结构,何尝不可。
当然,"官员吃娃娃鱼"的报道,分析其本意应该是"官员"而非"娃娃鱼"本身,只是湊巧让"娃娃鱼"躺着也中枪,着实令人唏噓不以!
任何事件犹如“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一样,有利有弊,业内人士何不趁此机会借机“炒作”一下,让更多的人们知道"娃娃鱼"并非高端产品了,也不是完全不能合法食用了,……,挑战往往也意味着机遇,目前所遭遇的困境,或许正是大鲵产业“另辟蹊径”的新起点!
刘文俊 二〇一五年一月二十六日星期一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