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13983250545
微信:ycsh638
QQ:469764481邮箱:ycsh6318@163.com
“云彩水”和“清瘦水”两种转水的预防与调节
所谓“转水”,简而言之,就是水体发生转变,指池塘的水体产氧能力、水体自净能力严重不足,导致水体中溶氧的含量极低,有害气体和物质大量积聚,引起水质发生质的变化(从"好"变"坏"),进而引起池鱼长时间浮头甚至病变的现象。有两种“转水”的状况最为常见:
一、云斑水(又称“云彩水”)
“云斑水”在春末及秋初容易出现,特别是晴天尤为明显。早上、晚上,池边混浊而中间水色一致,而白天全池都混浊呈云斑状。这种水极易转变,一旦遇到天气变化或施用消毒剂,立即就会转为“臭清水”。这是因为水中的枝角类等大型浮游动物过多,新老浮游植物的比例极不平衡,使水生态失去平衡而“老化”。遇到条件变化,“老化”的浮游植物就会死亡,水变混浊、缺氧,再进一步恶化水质使之成为“臭清水”。
预防“云斑水”转变
(1)首先用杀虫等药,可以在清早沿池边连续喷洒2至3次(因为清早要杀的浮游动物大多在池边上),也可在上午9至10时全池泼洒一次,然后全池泼洒0.7ppm硫酸铜一次,以调节水体中的浮游植物种群,最后加注适量的新水。
(2)放入部分“滤食性鱼”(鳙鱼等),以捕食浮游动物,从而达到生态自然调节。
(3)“云斑水”转水后,要及时加“老水”或河水,注意不要过多地加注井水,然后用药物杀死多余的浮游动物,在有阳光的天气里施用磷酸二氢钾等肥水剂把水肥起来即可。
(4)若遇连阴雨天气,增氧机不停,清早沿池边泼洒上述杀虫剂,天晴后肥水即可。
二、清瘦水
“清瘦水”水呈绿色或灰黑色或是上绿下清(即有一层蓝、绿藻占主体种群的藻类),透明度很高,有别于黄色或黄绿色的嫩水。水中浮游植物种群单一,含量很低,而原虫类等小型浮游动物却很多,动植物的比例极不平衡;水中溶氧很低,鱼很容易浮头;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氮的含量很高,而能被浮游植物利用的硝酸氮及光合作用必须的镁、钾等离子成份却很低。
由于光合作用不能很好的进行,再加上鲢鱼和浮游动物的摄食,使水中浮游植物量很少而显得水清瘦、缺氧,水化学反应也不能顺利进行,以致使有害成份含量越来越高。这种恶性循环使水质也很容易转变,尤其阴雨天气,水体极度缺氧使池中鱼浮头“沉”不下去,尤其鲢鱼因营养不足及对氨氮的受力差而表现尤为严重。
预防“清瘦水”转变
(1)用0.7pmm的硫酸铜配合杀虫药全池泼洒,随后泼洒磷肥(磷酸二氢钾等)或含有矿物离子镁、钾等成份的肥水剂。
(2)对于因微囊藻占主体的“清瘦水”,可先泼洒硫酸铜,一天后再泼洒草木灰10-20㎏/亩·米,隔一天再用一次硫酸铜效果更佳。或用硫酸铜每天清早在藻集中的地方(微囊藻清早和傍晚会聚集在池塘的一个角上或下风头)泼洒,连续几天也可。
(3)“清瘦水”转水后,要先降氨、降亚硝酸盐。可全池泼洒沸石粉(或麦饭石)30-50㎏/亩,随后加注肥水剂或泼洒肥粪水,同时全池施用磷酸二氢钾等肥水物质,3-5天即可。若遇阴雨天气,只有先泼洒沸石粉,再泼洒光合细菌,再不断地加注“有机水”(含有浮游植物的水),天晴后再施肥。
造成“转水”的根本原因就是生态失去平衡。所以合理地生态预防,除去过多的、有害的成份和种群、勤换水,培养有益的、不足的种群,保证水中充足的溶解氧是预防“转水”的最有效的方法。
附文:
认识了水体的“透明度”才是真正的调水---水体透明度与水质调节
水中溶氧与水中有害物质的关系---溶氧不足时施用水质调节药物绝大多数是没效的!
关注鱼的健康,从鱼的呼吸开始!可以通过鱼呼吸这个角度来分析和调节水质
让鱼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生长,在"溶氧"和"水质"两个方面下足功夫就行了!
更多信息请登录点击网站http://www.yc6318.cn/,了解更多哦~~~
声明: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上列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本站所发布文章为原创的均标注作者或来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许可转载的请注明出处。本站所载文章除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