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13983250545
微信:ycsh638
QQ:469764481邮箱:ycsh6318@163.com
阴雨天鱼塘最容易缺氧,犹应特别重视!
“万物生长靠阳光”,但阴雨天却让广大水产养殖户皱眉头叫苦不已,因为有经验的养殖户都知道,阴雨天在水产养殖生产中极易出现水体缺氧,鱼虾浮头的现象,严重情况下甚至引起泛池死亡。
对于精养池塘,晴天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氧,占总溶氧的90%,藻类光合作用受光照影响,正常溶氧量为4-6mg/L,当低于1mg/L时,就会出现鱼虾浮头现象,而低于0.6mg/L,则会造成鱼虾死亡即泛池。
阴雨绵绵,养殖生产中易出现水体缺氧,鱼浮头的现象,严重情况下甚至引起泛池死鱼。要加强日常管理,主动学习和了解引起水体缺氧的原因,从而做到对症下药,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安全度过阴雨季节。
一、阴雨绵绵易出现水体缺氧的三个主要原因:
1、水中溶氧量求过于供:连绵阴雨,光照条件差,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弱,水中溶氧的补给量小,而池中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和有机物的分解作用却需要消耗大量的氧,就会造成水中溶氧求大于供,引起水中溶氧缺乏。
2、浮游动物过多:阴雨天有时水清见底,浮游植物很少,水蚤很多,几乎吃光了池中的浮游植物,因缺少光合作用产氧来源而造成缺氧,各种鱼整天浮头。
3、高密度高产量:片面追求产量,本来就放养密度大,更加造成水中氧气供应不足。
二、通常在下列三种情况下也很容易引起水体缺氧:
(1)池塘上下水层对流
一般而言,水体上层由于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和空气溶解的氧气而溶氧丰富,尤其是晴天的中午前后往往达到过饱和,而下层水有机腐殖质较多,还原性物质较多,使溶氧缺乏而形成“氧债”。
如果水层对流,上层溶氧量高的水传到下层去,下层缺氧的水被送到上层,水中的溶氧很快会被用来还“氧债”和被有机腐殖质及还原性物质氧化而消耗,从而使整个池塘的含氧量迅速降低,出现缺氧。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傍晚突然下雷阵雨、傍晚刮西北风等天气,这时上层水温急剧下降,比重增大而下沉,下层水因温度高比重小上浮,从而引起上、下层水对流。
(2)水中溶氧量求过于供
夏季若遇连绵阴雨,或有大雾,光照条件差,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弱,水中溶氧的补给量小,而池中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和有机物的分解作用却需要消耗大量的氧,以致造成水中溶氧求大于供,引起水中溶氧缺乏。
(3)“氧债”大
久晴未雨,池水温度高,由于大量投饲施肥而造成水质过肥,透明度低,水中有机物多,上、下层差大,下层“氧债”大。如长期不加注新水,就会因水质过肥或败坏而会引起缺氧浮头。
三、防范措施
在平时的养殖管理过程中,除了要加强巡塘,还要注意以下几点措施:
1、科学放养,根据养殖品种,选择合适的放养密度。
2、通过施肥和加注新水,保持水质的“肥、活、新、爽”,使池水透明度维持在20-30cm。
3、合理施肥、投饵,使用有机肥时必须发酵。
4、适时开动增氧机。
5、对于浮头严重或无增氧机,可采取如下急救措施:
(1)复方增氧剂1-2kg/亩。
(2)过氧化钙5-8kg/亩。
(3)双氧水(30%工业用)0.5kg/亩。
(4)过硫酸铵5-10kg/亩。
(5)使用沸石、食盐、生石灰等。
(6)抽水机抽水循环,当然加注新水更好。
声明: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上列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本站所发布文章为原创的均标注作者或来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许可转载的请注明出处。本站所载文章除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