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地址:庆市川区道(原双竹镇)
13983250545

信:ycsh638

QQ:469764481
邮箱:ycsh6318@163.com

胭脂鱼幼鱼暴发病的防治

发表时间:2017/11/14 00:00:00  浏览次数:2062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胭脂鱼俗称黄排、粉排、火烧鳊等。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水系和闽江地区,由于它在鱼类和动物地理学上占有特殊地位,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鱼类,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近年来,由于胭脂鱼池塘全人工繁殖技术的成熟,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病害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幼鱼不断发生大规模的暴发性流行病,养殖者损失惨重,已成为制约胭脂鱼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通过对病鱼用常规处理细菌性疾病的方法来治疗基本上未见到效果,镜检也未发现寄生虫,另外广东喂养的幼龟也有此病发生,因此未能准确断定其致病机理。由于该病在四川、广东等地均有暴发,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故急需找出导致该病暴发的原因,找到一种有效的防治方法,将养殖户的损失降到最低。 

一、症状 

病鱼离群独游,游动缓慢,体色发黑,食欲减退,头部、口腔、鳃盖、眼睛和鱼体两侧轻度充血。严重时,病鱼厌食或不食,静止不动或发生阵发性乱游、乱窜,最后衰竭而死。有的病鱼头部生出一个隆起的脓疮;也有的病鱼鳃丝腐烂,鳃上黏液增多;有时还发现甚至有肉眼看不出明显症状就死亡。 

二、流行规律 

胭脂鱼暴发病的发病规律是:(1)具明显季节性,该病主要发生在5~9月高温季节,尤以水温持续在28℃以上及高温季节后仍保持在25℃以上时为严重。水温降低后,该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大幅度下降;(2)该病发病急,发病率高,病情发展快,死亡率高。往往发病早期每口塘每天死亡十几尾,2~3d内迅速增加至70~80尾,1个星期内可增至每天每口塘几百尾、上千尾,甚至全军覆没,死亡率达95%以上;(3)病情反复;(4)细菌、寄生虫、水环境突变以及药物均可诱发或加剧病情。 

三、病因分析 

根据多方调查,总结,我们认为胭脂鱼幼鱼暴发病是由于养殖密度过大、饲养管理不当、水质恶化、水温过高、饲料不合理、用药不慎、近亲繁殖等因素造成,再加上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的并发,导致该病呈严重之势。目前幼鱼培育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1、养殖密度过大 

近年来养殖者为了追求产量,忽视了合理的养殖密度,养殖密度过大,已成为影响鱼类生长和致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养殖密度过大,胭脂鱼幼鱼的粪便和排泄物(主要是NH3)增多,容易造成水体缺氧、氨态氮增多,引起水质恶化,诱发鱼病;密度过大,也造成胭脂鱼幼鱼活动空间减少,活动力减弱。这些都为胭脂鱼幼鱼暴发病的暴发提供了良好的致病条件。 

2、饲养管理不当 

饲养管理不善,水质老化、恶化,溶氧低;或鱼池久未清淤,淤泥过深;或因投饲太多,残饵及排泄物大量沉积,水中有机腐殖质大量沉积,致使池中有害物质积聚过多,底质恶化;或投喂不均匀,时饱时饿。胭脂鱼幼鱼生活在这种不良环境中,鱼体抵抗力下降,极容易发病。此外,操作不细心造成鱼体受伤也是幼鱼发生疾病的重要原因。 

3、饲料不合理 

胭脂鱼幼鱼饲养到一定规格(4~6cm)时进行转食,由配合饲料取代天然饲料(水蚯蚓),投喂不合理,什么便宜就喂什么,造成营养不全面,体内脂肪蓄积过多,肝脏损伤等,导致幼鱼抵抗力下降。 

4、用药不慎 

现在各种水体都在养鱼,由于部分渔民缺乏防病意识,防病工作又跟不上,发病时,盲目用药,不仅不能治疗鱼病,反而加速了病鱼的死亡;发病后又不能妥善处理病死鱼,随便乱扔,池水随意外排内灌,致使病原体广泛传播。 

5、近亲繁殖,种质退化 

胭脂鱼原是江河野生性鱼类,抗病力较强。人工繁殖成功后,由于短期利益的驱使,进行近亲繁殖,有的亲鱼来源于同一池塘,父、母本同源,所以后代体质下降;并且忽视了亲鱼的选择和种质的提纯复壮工作,引起种质退化。因此,近亲繁殖引起种质退化,已经成为胭脂鱼抗病力减弱,发病的原因之一。 

四、防治措施及对策 

1、加强水质管理,注意环境卫生 

如果池塘水质良好,应尽量不换水或少换水,以避免引入病原体,并随时注意调节水质。水质不良时,要经常加注新水,特别在高温季节(6~9月份),水质变化较大,每5~7d加水1次,每次加水15~20cm。如多次使用药物,则需换水。天气异常也要立即加水,并保持鱼池水位的相对稳定,为幼鱼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高温、多雨季节,在注意改善池塘水质的同时,应合理利用增氧机,将池塘潜在的致病因子释放出来,并定期泼洒生石灰、氯制剂、溴制剂等消毒药物,并在消毒后使用光合细菌或微生态制剂调水。 

此外,做好池塘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以防鱼病的传播。病鱼、死鱼要及时深埋,不能乱扔,发病时使用过的工具应消毒后再使用。 

2、放养密度合理 

放养密度及搭配比例应根据池塘条件及技术水平等而定,合理的放养密度可以使水中氨氮减少,减少鱼体得病的几率。 

3、对症下药,合理用药,坚持内服药饵与外用杀菌剂相结合 

由于该病在水温高时病原菌繁殖特别快,以及病鱼的营养不良引起体质虚弱,因此必须采用内服药饵、外泼杀菌剂相结合的方法来治疗。由于该病曾多次用处理细菌性疾病的方法防治,效果都不如意,故用药时,需加大药量,但一定要计算准确,防止药量过高引发事故,或过低而达不到预期治疗效果,甚至增加致病因子的抗药性。 

内服药可选择磺胺-2,6-二甲氧嘧啶,每天2~10g/100kg做药饵投喂,连喂4~6d,每天分上、下午2次投喂,也可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C、三黄粉、保肝药等,以增强鱼体抗病力。要注意投喂药饵方法:如第1天杀虫时,投饵量应比平时减少些,以保证鱼第2天来吃药饵。药饵要撒得均匀,撒得开,保证病鱼能够吃到足够的药饵。 

外用药时,我们通过多次实践证明,此暴发病不能照常规剂量用药,需加大剂量1~2倍,全池泼洒聚维酮碘0.6~0.9mg/L,连续施用3d,其间并用杀虫药物和微生态制剂,病情逐步好转。 

在治病前,若鱼体表有寄生虫存在,必须先杀死体表的寄生虫。胭脂鱼幼鱼的体表及鳃上有寄生虫寄生时,虽然寄生虫数量不是很多,尚不会直接引起幼鱼死亡,但鱼的鳃及皮肤被寄生虫损伤后,就容易感染患病,且病情较严重,再进行治疗的效果也不理想。在治疗期间及刚治好后不要大量换水、大量加水及拉网,以免给幼鱼带来刺激,引起应激反应加重病情或引起复发。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订阅号头条@渔人刘文俊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头条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电脑网址: http://www.yc6318.cn 地址:重庆市永川区卫星湖街道  手机网址:http://m.yc6318.cn
重庆市永川区双竹渔业协会,重庆市永川区水花鱼养殖专业合作社,重庆吉永水产品养殖股份合作社,重庆市永川区丰祥渔业有限公司
本站微信:ycsh638,QQ:469764481,邮箱:ycsh6318@163.com

ICP备案/许可证号渝ICP备2020014487号-1

渝公网安备50011802010496号

诚信共建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