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地址:庆市川区道(原双竹镇)
13983250545

信:ycsh638

QQ:469764481
邮箱:ycsh6318@163.com

四种原生黄颡鱼的区别

发表时间:2025/02/20 09:39:46  浏览次数:1882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讲水产里的故事,用养殖人的语境,给你送来一个真材实料的匠心精品文章!

黄颡鱼,俗名黄骨鱼、黄骨丁、黄辣丁等。主要产于长江及支流,是中国淡水水体中分布较广的底层经济鱼类,在中高档名贵品种中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在我国大部份地区都有分布。常见的原生黄颡鱼有4种(黄颡鱼、瓦氏黄颡鱼、光泽黄颡鱼又名三角蜂、长须黄颡鱼),这四种鱼在动物分类学中均同属鲶形目(Siluriformes) 、鲿科(Bagridae)、黄颡鱼属(Pelteobagrus Bleeker),其体型很相似,但仔细观察完全能区分。

        

黄颡鱼

颌须达超胸鳍基,胸鳍刺长于背刺,胸鳍刺前后具齿,鼻须半白半黑,黄颡鱼吻钝,呈月牙型,上颌须刚达胸鳍基部,胸鳍的前后缘具锯齿

江黄颡鱼

颌须超过胸鳍基,胸鳍刺短于背刺,胸鳍刺后缘具齿

                

                  (江黄颡鱼)

长须黄颡鱼

颌须超过胸鳍中,胸鳍刺等于背刺,胸鳍刺前后具齿,鼻须全为黑色。

光泽黄颡鱼(三角蜂)

光泽黄颡鱼,又名三角蜂或三角峰。颌须不达胸鳍基,胸鳍刺短于背刺,胸鳍刺后缘具齿

黄颡鱼和长须黄颡鱼的胸鳍硬刺前后缘均具有明显的锯齿,两者区别是:

黄颡鱼体短粗壮,体长通常为体高的4.2倍以下,背鳍前距大于体长的1/3。

长须黄颡鱼体较长略细,体长通常为体高的4.6倍以上,背鳍前距小于体长的1 /3。


瓦氏黄颡鱼和光泽黄颡鱼胸鳍硬刺前缘光滑,后缘有强锯齿,瓦氏黄颡鱼的头顶被皮膜,须较长,上颌须末端后伸可达胸鳍起点,光泽黄颡鱼头顶大部裸露,须较短,上颌须末端稍超过眼后缘。


二、黄辣丁和"三角蜂"的区别

黄辣丁,学名黄颡鱼,其中,有一种俗称为"三角蜂"的,只是在四川及重庆(很少用此名)等地把光泽黄颡鱼叫做“三角蜂”(或“三角峰”),其实也是黄辣丁同种,只是同属的光泽黄颡鱼。两种在动物分类学上,这两种鱼同属于鲶形目、鮠科。

                           (黄辣丁,黄颡鱼)

黄辣丁,又作黄腊丁,学名黄颡鱼,俗称:黄腊丁、黄骨、央丝等。特征:须4对,上颌须长,末短达到或超过胸鳍基部。背鳍硬刺后缘具锯齿,胸鳍刺比背鳍刺长,前后缘均具锯齿。臀鳍条21~25,鼻须一半为白色,另一半为黑色。个体较大,最大可达0.75公斤左右。

                                   

                        (光泽黄颡鱼,三角蜂)

光泽黄颡鱼,属鲇形目, 鲿科。俗名三角峰,学名光泽黄颡鱼,俗称尖嘴黄颡、油黄姑、三角峰等。分布于长江水系。吻短、稍尖。须4对,上颌须稍短,末端不达胸鳍基部。背鳍刺较胸鳍刺为长,后缘锯齿细弱,胸鳍刺前缘光滑,后缘带锯齿。腹鳍末端能达到臀鳍起点。脂鳍基部短于臀鳍基部,臀鳍条22~25。尾鳍深分叉。特征:须4对,上颌须稍短,末端不达胸鳍基部。胸鳍刺较背鳍刺稍短。后缘锯齿细小。胸鳍刺前缘光滑,后缘具锯齿。个体小,常见为8~14厘米。

声明: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上列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本站所发布文章为原创的均标注作者或来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许可转载的请注明出处。本站所载文章除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电脑网址: http://www.yc6318.cn 地址:重庆市永川区卫星湖街道  手机网址:http://m.yc6318.cn
重庆市永川区双竹渔业协会,重庆市永川区水花鱼养殖专业合作社,重庆市永川区丰祥渔业有限公司

本站微信:ycsh638,QQ:469764481,邮箱:ycsh6318@163.com

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所载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ICP备案/许可证号渝ICP备2020014487号-1

渝公网安备50011802010496号

诚信共建联盟